APP下载

新时代中职学校创业教育实践的思考*

2020-11-29黄训贤周利珍黄秋云

福建轻纺 2020年7期
关键词:中职专业学校

黄训贤,周利珍,黄秋云

(福建建筑学校,福建 福州 350002)

习总书记多次强调,就业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李克强总理也指出,要大力弘扬创新文化,持续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当前,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处于关键的转型上升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自主创业已经成为就业的选择之一,在中职学校加强创业教育也将成为必然趋势。

1 中职学校创业教育实践的内涵与意义

创业教育实践已经成为新时代职业教育的一种补充,是面向全体中职学生并为其终身发展奠定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基础的素质教育,是对创业的认知、心理、能力等综合素养的培育,从本质上来说实现从单纯注重理论知识传授转向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目的是培养出一批具有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能力的新时代复合型人才。开展创业教育实践对深化中职教育教学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有助于完善现有的中职教育内容体系。在打破铁饭碗、自主择业、鼓励创业的号召下,中职学校毕业生初次就业难已经成为专家关注的突出问题,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中职教育的首要任务。因此,有必要把创业教育实践作为新时代中职教育的补充和完善,以使毕业生不仅仅是求职者,而首先是工作岗位的创造者。

第二,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新时代的就业观。在中职学校开展创业教育实践,可以使学生对所学专业领域的前景有更深刻的了解,有利于正确定位自己,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找到与自己能力相适应的岗位,形成“以创新促进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新时代就业观。

第三,有益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在中职学校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开拓精神,掌握创业基本知识和实用技能,使他们拥有更多可选择的创新创业实践机会,持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提高就业竞争力,这无论是对社会还是个人都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2 中职学校创业教育实践存在的问题

2.1 创业政策不落地,激励机制不健全

近年来,为了鼓励职业院校毕业生创业,国家和各级政府出台了很多扶持创业的政策,但大多数职业院校没有制定配套的创业教育实践的制度和激励机制,造成政策不能有效落地,必然导致创业条件不足,创业环境不好,深深影响了创业者的创业信心。

2.2 创业认识不到位,学生就业理念落后

中职学生作为还未进入社会的群体,就业观念与现实社会存在一定的脱轨现象,在择业上注重企业品牌、工资待遇、岗位舒适度等,而不顾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就不可避免地造成大部分毕业生手低眼高的局面。同时,受到传统就业理念的定势影响,绝大部分家长希望小孩子在学校努力读书,毕业后找一份体面的固定工作或继续升学,他们认为自己创业是因为没本事没门路找到工作,不得已而为之的无奈之举。

2.3 教育师资缺乏,创业实践条件不足

创业教育是理论与实践高度融合的教育,对师资要求比较高。目前,开展创业教育的中职学校,创业师资队伍多是临时组建的,相当多老师还身兼多职,基本上没有专门培训过,更谈不上拥有创业的体验和管理企业的经验,无法满足新时代创业教育的要求。而且,很多学校没有把创业教育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更没有开发出一套有学校专业特色的创业校本教材,加上没有专门的创业教育实践场所,大部分只是作为第二课堂活动,根本起不到创业教育的效果。

3 增强中职生创业能力的有效途径

思路决定出路,细节决定成败。每一个针对中职学生创业的方案,既要有具体的、可操作性的、适合中职学生特点的措施,也要改变一些传统的思想和观念。

3.1 重视创业意识教育,营造良好创业环境

一是开展创新创业主题教育活动,可以邀请有创业经历的优秀毕业生来校介绍他们创业的过程、体会,特别也要介绍在创业过程中失败的经历和教训,让学生受到启发。同时,注重创业意识、创业能力的培养和工匠精神灌输,有效激发学生的创业潜力。

二是利用学校的宣传阵地,如电子屏幕、宣传栏、班级板报等,分门别类、层进式科普创业知识、校友创业的成功案例等,让学生感到创业不是神秘的、高不可攀的,为学生自主创业树立信心。

三是定期开展各类专题比赛,开拓视野,营造氛围。比如,我校2019年开展的“创新创意”模型制作大赛,获奖的作品在展览的同时由电商专业的学生组织开展义卖活动,既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又结合专业开展创业活动,让学生领会到创新创业就在身边。

四是充分利用校内实训资源搭建开放式的创业实践活动平台,有意识地启发学生将专业知识融进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中去。

3.2 打造创业师资团队,加强就业创业指导

开展创业教育实践,组建一支专业的创业师资团队是关键。一是深化校企多元合作,选派优秀教师到企业挂职,在实践中丰富教师的创业体验和管理经验;二是引入资深企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来担任导师,聘请优秀企业家、创业成功的优秀毕业生为兼职教师,优化创业教育实践师资团队;三是细致做好就业创业指导工作,按照“就业→择业→创业”的思路,帮助没有工作经验的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制定合适的创业目标,提高初次创业的成功率。

3.3 优化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专业课程设置

为了保证创业教育与专业目标、技能目标、综合素质有机融合,我们要积极推行“1+X”证书制度,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教学课程体系,有效提高学生的创就业能力。比如我校在优化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注重专业技能与创业教育的融合,开设限定选修课程“古建筑的创新设计”,展示学生在创业实践活动中的优秀设计作品,并将新创意转化为可操作的方案。同时,把“厚基础、重技能、宽专业、多证书”作为调整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特点,对课程内容进行合理整合,充分挖掘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项目,提高创业教育实践效果。

3.4 深化校企产教融合,共建创业实践基地

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共建创业实践基地是新时代中职学校学生创业教育发展的需要,真实环境下的创业实践,有利于积累经验,实现创业“零对接”。一是能够实现优势资源共享,让学生及时了解社会需求动向,为创新创业提供有利信息;二是校企共建的创业实践基地一般是在原来的专业实训基地基础上升级改造来的,能够让创业活动与专业实践紧密结合,互为促进;三是可以为学生与实务型企业家交流创业管理经验提供机会,有利于学生在创业之前做好充分准备,少走弯路。

4 结语

传统的中职教育是单一的就业教育,而新时代的中职教育更注重创业教育,肩负着为社会培养具有创业意识、进取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人才的使命,开展创业教育实践势必成为新时代职业教育的一种形式和观念,把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开拓精神和职业素养作为中职教育改革的重点,对提高中职学生的学习能力、持续发展潜力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中职专业学校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课程思政视域下中职体育教学改革初探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部分专业介绍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