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乡协同发展背景下美丽乡村建设发展的现状分析

2020-11-28吴海瑶何思学

商情 2020年17期
关键词:美丽中国美丽乡村乡村振兴

吴海瑶 何思学

【摘要】“美丽乡村”建设正在全国如火如茶地开展,“美丽乡村”政策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顺应了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符合当前的世情、国情。2012年11月8日,党的十八大召开,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上首次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的任务和目标。本文通过查找资料、实地调研、案例分析等方式,以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新塘镇沙埔塘边村为例,对城乡协调发展背景下对美丽乡村建设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美丽乡村 乡村振兴 美丽中国 可持续发展

2012年11月8日,党的十八大召开,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上首次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的任务和目标。美丽中国的建设重点和难点在于农村。在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了要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乡村。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是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需要;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永续发展的需要;是强化农业基础、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需要;是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推动城乡发展一體化的需要。统筹做好城乡协调发展、同步发展,切实提高广大农村地区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才能早日实现美丽中国的奋斗目标。

一、“美丽乡村”的定义

美丽乡村是指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时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具体要求。具体而言这十大模式分别为:产业发展型、生态保护型、城郊集约型、社会综治型、文化传承型、渔业开发型、草原牧场型、环境整治型、休闲旅游型、高效农业型。强调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明确提出了包括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五位一体”社会主义建设总布局。这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抉择,是在发展理念和发展实践上的重大创新。

二、目前“美丽乡村”的建设现状

随着近些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中共十九大报告将“美丽”写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美丽”成为了我们的共同追求,对于乡村的建设问题也逐渐的引起了重视,在追求“金山银山”的同时也在追求“绿水青山”。近些年来我国不断的加大对于城镇化建设的投入,美丽乡村的建设也取得了初步的成效。我国许多省份都开始对于本土“美丽乡村”的建设进行了积极地摸索并且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在“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仍然出现了许多问题急需解决。

三、广州市美丽乡村建设的现状

本文通过实地调研的方式,对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新塘镇沙浦塘边村“美丽乡村”建设成果进行调研。对“美丽乡村”活动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群众生活以及村风民风等方面进行了相关调查。

(一)广州市增城区新塘镇沙浦塘边村的基本情况

1、塘边村位于广州市增城区新塘镇的东面,全村总面积1.9平方公里,交通网络完善,北面是荔新公路,南面是广深铁路,石新公路横贯此村。全村有六个生产合作社,常住人口约2360人,党员有60多名,外来人口约800人。

2、村重视村容村貌建设,村内环境优美。建有5338平方米的塘边村公园,园内绿树成荫,亭台楼榭,儿童游乐设备,健康运动设施一应俱全,还配备老人娱乐中心;2009年重新改建球场,娱乐舞台,实现了农村室内灯光球场的梦想,为全村的村民提洪了文化文娱活动的好场所。

3、塘边村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本村积极建设“美丽乡村”,经一段时间的努力,建设初见成效。自中共十九大报告将”美丽”写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后,“美丽中国”独立成章,乡村振兴战略应运而生。

(二)该村美丽乡村建设开展情况

1、建立了相关机构,明确了工作任务、建设内容、具体目标及各责任部门,明确职责,使各部门能够各司其职,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能推进工作进程。部门工作同步协调机制基本形成,美丽乡村建设内容多、涉及面广,在主管部门的牵头下,相关部门协调配合,以项目为抓手,集中财力物力,同步推进,共创示范,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发展进程,共同促进美丽乡村建设落地见效。

2、组织相关人员外出学习,在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及技能的同时,也借鉴了其他地方“美丽乡村”建设的成功经验,再结合自身情况进行分析,取长补短,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治理方法。广泛宣传发动,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发放宣传单、村民会议宣传、人户宣传等方式组织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的宣传工作。

3、基础设施建设初见成效。大力推进村庄周边道路及村内道路绿化和庭院绿化建设,合理设置宣传栏、文化墙等,形成整洁有序、实用美观的景观效果,采取多种方式,实施村内主要街巷及公共场所亮化、绿化,加强对公共照明设施的管理维护,提高夜间照明效果。公园、球场等公共活动场所也得到完善,通过建设公共活动场所从而提高群众的生活幸福感,促使群众更加积极地参与到“美丽乡村”的建设中去。

4、发挥党组织的带头作用,提高村民人居环境意识,全村各类建设项目和农村建房均符合建设规划,整治村的建设规划能与当地的生态、文化、产业相结合,特出自身的特色文化,提高建设标准,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进行规划,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促进可持续发展,“美丽乡村”建设正有序进行中。

(三)目前存在的困难及问题

1、宣传力度不够,群众参与意识薄弱,群众对“美丽乡村”建设的热情度和积极性不高,存在等待、观望思想,支持和参与的热情不高,村民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存在少量“干部干、群众看”的现象,村民自觉、自愿投入“美丽乡村”建设的良好局面还没有形成。对“美丽乡村”建设认识存在偏差,没有形成高度重视的大环境、大氛围。

2、没有长效的管理机制,缺少具有自身特色的管理机制,农村环境基础较差,会出现“治理反弹再治理”的情况。长效管理机制有待健全,“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民心工程,更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下程。

3、资金渠道狭窄,“美丽乡村”的建设,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绿化建设、环境整治、还是长效管理都需要资金投入。但由于投入单薄,影响了建设进度以及美丽乡村建设,同时缺乏融资机制,使得社会基金难以进入,社会、个人捐资缺乏统一管理。

(四)进一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地位的作用,让“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深入人心,进而推动工作的进行。引导广大群众积极、主动、全面地参与到美丽乡村建设中来。全方位调动全体村民积极参与“美丽乡村”建设,把村民的积极性、主动性调动起来,“美丽乡村”建设才能有动力、有活力、有持续力。

2、建立有效的长效管理机制,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管理机制。“美丽乡村”建设要将创建与保护紧密结合,即要按照规范设计标准完成建设,又要切实加强管理和维护,进一步建立健全村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环境卫生、河道保洁的长效管理机制,巩固建设成果。

3、拓宽资金渠道,把资金落实到位,合理运用资金。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提高以奖代补额度,各部门要加大资金整合力度,捆绑使用,将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作用。

中共十九大报告将“美丽”写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美丽中国”独立成章,乡村振兴战略应运而生。建设“美丽乡村”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新时代新要求,“美丽乡村”建设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更高的新要求。通过此次调查实践,对“美丽乡村”建设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

猜你喜欢

美丽中国美丽乡村乡村振兴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美丽乡村要靠富民产业支撑
美丽乡村建设中“三农”媒体的使命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