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游戏可乐,教育实艰

2020-11-28陈欣怡

作文新天地(高中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尊师重道道德感棱角

陈欣怡

“教育”一词时常与“孩子”“成长”“希望”或者诸如此类的词语联系在一起,被人反复咀嚼,内涵也变化万千——从“尊师重道”到“师生平等”,从“棍棒教育”到“快乐教育”。这其中是必然的上升趋势、正确的进步方向吗?我觉得不尽然。这更像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

“快乐教育”这个名词前所未见,更像是一朵人为的浪花,在教育体系中,呼吁“开放”“自由”。因为教育并非游戏。它是体系,是规范,是设计而成的一条正确道路,它是成长的必需,是通向社会的必经阶段。教育当然不可能充斥欢乐,因为它会打磨你的棱角,改正你的习惯,乃至完善甚至重塑你的道德感和人生观。这毫无疑问是痛苦的,只不过这瞑眩来得持久而渐进,不为我们所察。

但正如西蒙娜·波伏娃所言:“男人的道路都异常艰苦,但这是一条绝对可靠的路;而女人只被要求寻欢作乐,最终坠落于海市蜃楼。”尽管她谈的是男女的权利问题,但从中也不难一窥普遍的真理。教育便是那条艰苦却可靠的道路,而“快乐教育”完全颠覆了它的本质。

“快乐教育”理念盛行,但要如何实现呢?不妨假设一下,学生需要快乐,那么减负势在必行,老师的严格要求也不必遵循。一个轮回直至毕业,蓦然回首,发现自己所拥有的不过是虚无的欢笑,而其代价恐怕是后半生的艰辛。

从未有成功来源于鲜花着锦。《菜根谭》中说道:“居逆境中,周身皆针砭药石,砥节砺行而不觉;处顺境中,眼前尽兵刃戈矛,销膏靡骨而不知。”教育也是如此,从未有人才的培养是只靠掌声与快乐堆砌而成的。教也,为导,为训,为束;育也,为引,为培,为领。我们确实可以从中寻觅些乐趣,这是学习的态度,但教育却从来都不是儿戏。

法国教育家顾拜旦提出,人的成长与教育是密不可分的,与痛苦也是密不可分的。人生不也正是如此吗?每一次撼动我们人生根基的痛苦,都使我们更加强大。我们无法回避教育与成长,却可于微小处掀开它严肃的面具,找到那些更珍贵的甜。

教育是没有前缀的,因为它的本质是磨砺,而快乐应由自己去寻觅、品尝。如若一味提倡“快乐教育”,恐怕最后只能沦为“快乐游戏”!

点评

文章对教育有着清醒的认识:从“尊师重道”到“师生平等”,从“棍棒教育”到“快乐教育”,更像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常识告诉我们,教育并非游戏,而是体系,是规范,会打磨你的棱角,改正你的习惯,乃至完善甚至重塑你的道德感和人生观,这个过程不可能充斥欢乐。而“快乐教育”却完全颠覆了它的本质。如果任由这种“快乐教育”盛行,学生所拥有的不过是虚无的欢笑,其代价可能是后半生的艰辛。因为从未有人才的培养是只靠掌声与快乐堆砌而成的。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成长中的痛苦呢?作者认为,我们无法回避教育与成长,却可于微小处掀开它严肃的面具,找到那些更珍贵的甜。基于这样的认识,作者的告誡并非危言耸听,需要我们谨记:如若一味提倡“快乐教育”,恐怕最后只能沦为“快乐游戏”!

猜你喜欢

尊师重道道德感棱角
哲理漫画
曝光
处世之道
魏昭尊师重道
观山
浅谈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尊师重道意识
道德与现代性启蒙
道德感与自然权利
正义的别样寻求:古代“母杀子”叙事中的悲情与道德
道德冷漠的原因分析及其矫治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