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农村财务会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2020-11-28王爱兄

中国集体经济 2020年31期
关键词:财务会计建议农村

王爱兄

摘要: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村各方面的改革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农村改革工作的顺利推进离不开规范的财务核算工作,财务会计核算工作的重要性日渐显现。财务会计工作改革不仅是当前农村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财务会计工作还涉及农民切身利益,事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农村新的会计制度的亟需修订、会计核算基础工作的管理不到位、会计监督机制的不到位等问题正成为农村改革事业中“绊脚石”。文章探讨农村财务会计存在的问题,就如何改善农村财务会计问题提出建议。

关键词:农村;财务会计;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中指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总方针,就是要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做到四个优先。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全面深化農村改革,激发乡村发展活力。由此可见,党和国家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农村财务会计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将面临着新情况、新挑战,农村财务会计工作的与时俱进直接关系着农村各项改革事业的有效推进。

一、农村财务会计工作改革的重要性

(一)当前执行的会计制度已不满足对新的经济业务的规范指引需要

当前指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各项财务核算工作的《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财会〔2004〕12号)于2005年1月1日施行,该制度一定时期内对规范农村财务管理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各项改革深入推进,新的会计对象越来越多,现有制度已明显无法满足核算的需要,其次该制度自推行以来,很多地方由于专业财务人员的缺乏,该制度实际并未得到执行,很多地方仍采用原有的记账模式,农村财务核算工作缺乏全国统一性。

(二)有利于促进农村各项改革工作顺利开展,更好的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在农村改革的大框架下,农村各项制度改革逐步被提上议事日程,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就明确提出修订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会计制度,农村财务会计制度的改革不仅是当前农村改革中一项重要任务,同时农村财务会计的规范化核算也有利于促进农村各项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从而有利于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化进程、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才能更好的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发挥作用。

二、当前农村财务会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原会计制度执行不到位

当前村财务会计人员中很大一部分人不熟悉当前执行的《村集体组织会计制度》,甚至不清楚有该会计制度的存在,其记账全凭请教上任会计或模仿以前的业务处理方法,在具体的制度执行上由于专业财务人员缺少,村财务人员的财务核算习惯未得到质的改变,新的制度基本没有得到执行。如制度明确村集体组织的会计核算原则上采用权责发生制,但大部分村集体组织的财务人员在记账时实际采用的是收付实现制。当前各地各村呈现出的农村财务会计报表也是“不伦不类”,随着新的经济业务不断增多,各地自行增设科目,甚至部分科目被“滥用”,成为隐藏实际收支的手段,随着村居环境整治工程的增多,村集体的大量相关支出长期挂账“一事一议资金”或“应付账款”借方科目。

(二)原会计制度规范无法为新的经济业务提供指引

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国家对农村的政策倾向越来越多,农村的新的会计核算对象越来越多。如新农村建设中政府投入资金建设的相关工程,相关的资产负债如何确认。农村环境整治工作中涉及的上级政府拨付的各项专项的扶持补助等经费(长效管护及无害化处理、化粪池补助、秸秆禁烧经费等),如何确认及规范化使用,由于无明确的经费使用财务规范要求,不同的村财务在对该经济业务进行核算时,也是“五花八门”,随意性很强。另外随着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的推进,村集体经济组织正逐步成为合法市场主体,参与市场经济活动中去,在生产经营过程不可避免产生的各项税的核算,在原有制度中无相关规定。

(三)财务会计基础核算工作不到位

1.原始票据不规范。当前农村会计业务中存在较多原始凭证不规范的现象,如采购的办公用品、村工程支出很多仅以自制的付款凭证作为支出依据,没有收集相关的发票、协议等凭据。甚至有个别村级财务人员为了应付上级要求收集相关业务发票的要求,为了发票而发票,如发放的私车补助业务用出租车发票作为原始凭证,原始凭证之间互相矛盾。

2.长期挂账的呆账死账未及时处理。当前农村财务账簿上存在很多挂账十年以上的往来款,农村会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仅根据每年的业务进行记账,无人去对这些挂账往来款进行梳理,甚至无人说得清这些长期挂账的往来原因。在财会人员的交接工作中,很多仅是交接业务凭证,对账面往来资产情况,账面实物资产实际存在情况无交接。

3.固定资产等实物资产管理不到位,部分资产游离于账外。如村集体投入的林木资产以及道路、闸站等资产未确认,特别是由上级拨款建造的资产,在财务账上只体现了资金收支情况,未确认形成的固定资产,相关上级拨款单位也未计相关固定资产。财务账内的各类实物类资产从不盘点,也不计提折旧,甚至部分村账面的固定资产数量明细表都无法提供,可以说资产基础管理工作很不到位。

4.财务会计档案管理工作不到位,缺少完善的财务档案管理制度。农村基层财务档案管理一般由财务人员担任,没有专门的财务档案管理人员,这些财务人员仅是将所有涉及记账有关的资料作为原始凭证,形成一种“在账上就行”的概念,无财务档案管理的概念,很多财务事项有关的各类经济合同、会办纪要、影像资料等未入档,也未装订成册也没有和财务账簿等资料一起保管。

(四)农村财务会计监督机制不到位

当前农村财务会计工作由乡镇经管站统领,同时又尤其对农村财务会计工作进行审计监督,这种管理和审计监督由同一单位负责,起不到实质的监督效果。此外,乡镇经管站又隶属于乡镇政府,经管站的审计结果需要向乡镇政府汇报,而乡镇政府又与村级单位有着如“父子”一般的关系,出于各种原因,即便发现什么问题,有可能也不按照相关规定去依法严格处理。另外乡镇经管站在审计时,更多的是针对村级在履行乡镇规定的财务程序方面的检查,检查质量不到位。

为体现村民自治,推进农村基层的民主化进程,当前各个村实行的民主理财制度、村民代表制度、财务公开制度很多流于形式,民主理财人员往往不认真履行职责,在很多村的财务账列支民主理财人员的劳务支出,加盖的民主理财章真正成为了一种纯粹工作“程序”;村级事务中涉及的需要村民代表决议的重大事项,非事前会议形成,由村工作人员在业务发生后为完善手续而自制的相關材料,再由村组长找相关人员签字;财务公开制度往往是选择性公开,公开内容单一简单,即便张贴在公布栏,村民也无法真正解读其含义。

三、加强农村财务会计工作的建议

(一)提升农村财会人员任职要求,提高财会人员的业务水平

当前大部分农村财务人员未经过专门的财务知识的学习,都是通过师傅带徒弟等形式从事农村财务工作,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改革进程的加快,原有的财务人员在新的形势下已很难胜任,应逐步选拔一批具备专业财务知识的人才担任农村财务会计工作。另外由于当前农村财务基础的薄弱,各地可以以乡镇为单位,和当地高校或专业的社会机构订立咨询合同,由高校专业人员或社会专业机构对各村的财务会计工作提供辅导服务,指导各村完善基础账务工作,建立各项财务会计制度,逐步完善当前村财务会计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农村改革工作的顺利进展。

(二)修订会计制度,针对新的经济业务增设会计科目

对原制定的会计制度中部分会计科目的核算内容根据新的情况进行修改或扩充,如缴纳村干部社保的核算,可以在原来的“应付工资”科目中扩充;对原定义的固定资产中涉及的“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的条款可参照新的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内容进行修改;针对上级拨款建造的资产涉及的内容在相应的资产科目中进行扩充;对应收款项参照企业会计制度扩充相关坏账准备计提的内容。对已经脱离历史舞台的业务也应及时删减,如“农业税附加及返还收入”科目。对新的经济业务增设新的会计科目,如上级政府拨付的补助专项用途经费,应增设“专项应付款”进行核算;农村新的经济业务中涉税业务,应增设应交税费科目;土地流转业务(先由农户和村委会签订土地流转合同,再由村委会和租户签订的土地流转合同的业务),应根据权责义务在原有收支科目进行扩充或根据业务实质进行重新定义。

(三)制定详细的会计核算操作制度

当前由于农村财务人员水平普遍较低,在会计核算工作中仅以会计制度作为指引无法规范财务核算工作,需要对会计制度中的会计核算要求提供更详细的操作规范指导财务工作。如针对原始票据,需要统一各项自制报销单据、对外填制的收据的格式,以及票据内容填写的规范,审核人员要加强对原始票据的审核。针对应收应付往来款项,财务人员应每月核对应收未收和应付未付的款项,形成应收应付月度核查报告,并在月度例会上汇报,由例会落实清收及付款责任人,财务人员跟踪落实情况;针对固定资产管理,首先应在财务软件上增设固定资产核算模块,对每一次新增固定资产应根据卡片要求填制完善的信息,其次根据不同类型的固定资产制定不同的盘点制度,对道路设施等资产可以一年盘点一次,对电子设备,办公桌椅等资产可以按月抽盘,按年全盘,并将每次盘点报告作为财务档案归档。针对档案管理,首先要对财务人员及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树立正确专业的档案管理理念,最后要完善档案设施设备的建设,没有相应的设施,档案管理也就无从谈起。所有上述详细的规范制度的落实,重要的是对制度规范的每一项要求落实总负责人,具体负责人,经办人以及对制度落实的考核工作要到位。

(四)加强对农村财务会计工作的审计监督

乡镇应组建独立的审计部门对农村财务进行定期的审计或不定期的专项审计,尤其针对各村的每年的重大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由审计人员对其在资金使用过程中遵守各项制度的情况进行审计,审计不仅查阅相关财务资料,更要实地走访和相关人员广大群众进行沟通了解,督促农村基层财会工作真正落实到位。地方乡镇也可以聘请第三方独立审计机构开展对村居的审计工作和内部审计形成村级财务会计的审计制度。另外农村财务会计监督制度中的民主理财人员、村民代表应该经过适当的培训,不仅是业务能力的培训,还包括思想意识、职业道德的培训。

参考文献:

[1]赵银萍,王萍,沈廷金.关于修订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会计制度的建议[J].中国农业会计,2019(06):25-27.

[2]柳新英,侯家太,井立义.从基层视角看农村会计制度修订[J].农村财务会计,2019(07):15-18.

[3]朱颖.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问题的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9(35):49-50.

【作者单位:苏亚金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盐城分所)】

猜你喜欢

财务会计建议农村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新形势下企业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发展
浅析财务会计的内部控制
关于不做“低头族”的建议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三代人的建议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医院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新农村 新一辈
F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