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

2020-11-28石爱玲

大众投资指南 2020年4期
关键词:管理制度资产事业单位

石爱玲

(河北省邯郸市赵苑公园管理处,河北 邯郸 056003)

一、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重要性

事业单位的核心工作之一就是资产管理,对于事业单位履行职能、保障政权运转以及提供公共服务至关重要。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对于保证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有着重要的意义,只有正确认识事业单位资产的构成以及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方能有助于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达到对资产管理的目标。

(一)加强资产管理必要性,履行资产管理职能

加强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是必要的,以有效履行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职能。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组织制定适应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制度和实施细则,制定管理目标并实时监督。

长期以来,资产管理均属一个管理的薄弱环节,人们往往在管理过程中重财轻物,造成在实际工作中大量资产闲置,资源浪费。因此加强资产在日常工作过程中的管理,是非常必要的,例如,各单位使用的办公器材,均属国有资产重要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国有资产的主要来源是国家财政资金来采购。国家资产的使用率,直接影响着各党政机关的办公效率,关系到党政机关的社会形象,关系到人民群众对政府部门的信任。

(二)加强事业单位资产采购预算,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就财务管理制度而言,预算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就是资产管理,编制部门预算和科学配置资产,需要及时准确地提供资产信息。同时,政府采购管理的基础也是资产管理,只有把它完善好,才能更加科学地编制政府采购预算,有效实施政府采购。

(三)加强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杜绝腐败

固定资产是事业单位比重较大的一部分,因此,做好管理是非常必要的,做好制度建设,即可直观地反映事业单位的形象。同时,可以很好地杜绝腐败现象的发生。例如,公车禁止私用的改革、车轮腐败的管理,以及办公房地建筑标准的重新设计。都是以国家拥有的资产管理为基础。机关工作人员用车严格执行公务用车改革政策。不得以任何方式换用、借用、占用基层单位或其他单位和个人的公务用车。严格执行定点加油、定点维修、统一上保险并统一结算制度。严格执行派出车统一申请、登记和调度制度,杜绝私自出车或公车私用。严格公务车有关费用审核报销手续,降低运行费用,加强办公用房统筹管理,遵照“机构定编定员、面积分配标准、集中办公使用”的原则,实行统一登记、统一调配,在这些方面加强管理,腐败问题就可以有效杜绝。

二、资产管理面临的若干问题及解析

(一)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

不少单位没有本单位特点的资产管理制度,或者虽然有内部资产管理制度,也很不完善。没有形成科学合理完善的管理制度流程,在资产购置、登记处理等各个环节都不够严谨,普遍存在账面与实物不符的现象,不进行定期盘点,处置程序不规范。具体表现:1、没有建立对计划采购的资产用途、效能的评价制度,盲目采购,有些资产本来可以用很久,却要年年换新。2、未建立或建立不执行资产配置标准制度,超标配置。3、未建立资产报废报损制度,资产私自变卖、随意处置,造成浪费。

(二)会计核算不规范

会计信息不真实,无法真实反映资产数量和增减变动情况。1、资产登记入账不规范,购置多年的或新购置的没有登记入账。资产实际使用人变更时,不按规定进行移交,财务明细账与资产管理人员明细账不相符,造成资产流失。2、个别资产已经报废却没有及时办理报废手续,仍反映在账面上。3、固定资产计提折旧随意性很强,有的已超过使用年限仍在提取,有些相反,还在使用期内,却提前报废或处置,核算很不规范。

(三)缺乏监督机制

有效的监督可以帮助有关部门采取恰当的措施,完善内部决策,促进管理制度的有效进行,如果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考核机制,就会使体系失控,制度无法落到实处,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和考核结果的运用,直接影响到资产管理的实际效果。健全监督考核机制是做好资产管理的关键,权责分明是做好资产管理的基础,若监督机制不健全,不将资产管理和个人或单位业绩考核相互结合,就会导致资产管理松懈甚至失控,资产流向无人监督,遇到问题推诿扯皮。

(四)管理水平落后

对于实物资产管理者,一旦道德品质差、业务能力和责任不符合必要的内部控制措施,资产损失和管理风险都在增加。资产管理人和会计之间缺乏沟通,财务人员负责会计工作,忽视实物资产的实际状况和缺乏问责制。实物保存人不熟悉财务会计制度,也不熟悉业务程序,而且由于缺乏责任和使用效率低,经常根据惯例登记账目。由于缺乏资产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财务人员运用电算化和信息化水平欠缺,无法对资产信息实施动态管理,对资产的使用不甚了解,使资产无法控制。

三、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健全内控制度,规范管理

单位应健全资产管理的各项制度,设立专门机构,加强资产管理,将设在办公室,由各单位的科室业务负责人组成,设立一个日常管理办公室,使主要负责人能够在资产管理方面发挥领导作用,承担起解决国家资产管理薄弱问题的责任。使国有资产的管理成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各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将确保执行国有资产的管理制度,对资产管理体制的问题,可以从制定的内部资产管理制度得到解决,将资产的管理同个人的绩效考核挂钩,谁用谁负责,强化领导对单位资产管理的理念,把资产使用效果作为职务升迁的重要考核指标,建立适合本单位特点的资产管理办法。

(二)加强会计核算,细化操作流程

事业单位应根据国家的要求,负责对资产进行日常管理,制定完善的购置、使用、处置的标准。根据制衡性的要求,会计和财产保管员必须分开。

1、将资产的购置与预算管理、政府采购结合起来。年末科学合理地预计下一年资产耗用的品种、数量,从资金使用上控制。

2、建立健全资产信息网络系统,实现资产管理的网络动态管理。

3、加强资产的领用管理,杜绝浪费,有维修价值的要维修后使用。

4、年底对资产领用流水账比较分析,根据结果与个人绩效考核挂钩,奖优罚劣。

5、单位变更的同时接财务账和实物资产,资产定期盘点。

(三)强化预算管理,健全监督机制

这些资产每天都得到使用,对库存进行检查,并对整个处置过程进行控制。完善内部决策,促进管理制度的有效进行,将资产管理和个人或单位业绩考核相互结合,避免资产管理松懈甚至失控、资产流向无人监督、遇到问题推诿扯皮的现象发生。

预算管理和资产管理不但紧密相连还相互制约,由预算管理科学合理的配置这些资源,才能更好地提高资产配置的有效性和合理性,提高预算管理和资产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避免预算管理和资产管理的盲从和随意,有效减少资金损失。

(四)做好培训工作,定期清点盘查

想要做好资产管理工作,工作人员的素质是一项关键保障。财政部门应定期评估各单位的资产管理情况,制定业绩指标,确认高质量的资产管理单位和个人,将资产管理纳入审查范围,以确保资产管理的透明度和问责制。管理方面的缺陷以及对管理不善造成的财产损失,相关人员要承担责任,提高人员整体素质,增强责任心,对相关人员进行职业道德及专业培训,让他们对工作尽职尽责。资产全面清查工作至少一年一次,对账实不符、遗留问题集中进行账务处理,保证数据真实可靠。

四、结束语

事业单位确保国家财产得到适当配置和使用,促进各单位工作,是各单位有效运作和实现国家发展的物质条件。根据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根据改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需要,以及在中国建设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需要,改善事业单位的国家财产管理制度,有助于国家财产的合理管理,有助于国家的财政管理,腐败问题就可以从根源上预防,利于政府职能的运作。国有资产管理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虽然存在很多问题,但我们正在逐步完善,通过不断深化改革和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存在的问题将会逐步得到解决,这需要所有专业人员的共同努力,使资产管理工作更上一个台阶。

猜你喜欢

管理制度资产事业单位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
涉军中小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探讨
把维护作为一种资产
西点军校严格的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