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问题的浅析

2020-11-28王育

大众投资指南 2020年4期
关键词:国有资产管理制度资产

王育

(承德市军队离退休干部休养所,河北 承德 067000)

一、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

行政事业单位是政府履行公共职能的载体,其国有资产是所有单位资产中占比最大的资产。随着各单位国有资产数量和价值的不断增大,国有资产的管理难度也越来越大。

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是在法律和政策许可下以国家和政府的直接拨款、各类捐赠以及依据相关政策所取得的资产,其价值要超出一定标准,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同时形态在使用过程中未发生质的改变,在国计民生方面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政府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都在不断增加,因此建设节约型政府是必然的要求。这就需要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加强对国有固定资产监督和绩效评价,从而有效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

近年来,国家对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越来越重视,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也强调:要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并相继出台了相关制度政策,表明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日渐突出。

(二)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的支持

随着网络科技的大力发展,人们的空间距离缩小,信息的传递加快,运用网络信息技术使国有资产的管理从数据的采集、计划的制定、再到单位采购使用过程的管理,能够更加有效地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力度,提高资产监管水平,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逐步进入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轨道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支持。

(三)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的要求

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对国有资产的购置、登记、使用、报废、处理处置等程序不断趋于规范,通过落实监督责任,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及绩效评价,有效提高资产使用效率、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确保资产的安全完全,确保财政资金的合理使用。

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

长期以来,行政事业单位从资产的采购、审批到单位内部的管理,一直没有建立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机制,如建立时间较长的单位,由于几十年前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同时单位在资产的管理上无人重视,造成单位在资产管理中无明确责任人,资产无人管理的状况;加之当时的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致使当时许多的国有资产均存在未及时按程序办理登记、领用及使用或毁损后无核销手续,未及时办理核销和处置,导致实物已不存在但资产仍挂在账上,造成长期的账实不符。

由于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各项资产管理制度不明确,财务管理混乱,同时资产管理制度执行力度不够,监管措施不到位,也导致国有资产的管理无法有效实施。

同时历经几十年,加上中间N次的机构改革、机构变动等原因,造成当时相关的经办人员有调动、退休甚至死亡,现在又难以办理审批核销手续,造成了大量国有资产一直挂在资产账上,无法核销,同时又增加了资产盘点工作难度。

(二)国有资产预算管理平台之间相互独立,无法分享,无监管

由于原来的体制问题,在国有资产管理方面意识淡薄,没有很好地将资产管理、成本管控、科学配置与财务管理和预算管理结合起来;同时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的上级监管部门管理意识不强,对下级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仅停留在账面数字,监管执行力度不够;而且当时网络信息技术不发达,使资产信息平台模块相对独立,数据无法分享,监管流程没有建立,资产使用效率低下,对资金的管理不到位,导致重复采购,一些资产低效率运行甚至闲置的情况都很严重,从而造成单位资金紧张,又使资产浪费严重。

(三)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对国有资产的管控机制形同虚设

长期以来由于认识上的误区,很多行政事业单位认为单位的资产由财务部门管理就行了,没有意识到资产管理是资金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许多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没有设定专人专职对国有资产实物进行从采购、领用、使用、处置核销全方位管理的制度及执行措施。从而导致国有资产管理只停留在文件中,无人执行的情况。

还有一些单位在资产的更新过程中对已调出、损毁、报废的固定资产不做账务处理,使国有资产出现账实不符的现象;有的单位由于长期没有专人负责固定资产的管理,造成资产管理职责不明,从而也造成单位只有财务只有资产总账,而没有资产明细账,同时因无专人负责管理资产,使账务和实物分离,财务的账目只是数字,而无法与实物核对,造成单位资产盘点困难。

还有就是在单位管理的过程中,由于相关人员的资产管理意识淡薄,对管理资产人员培训不及时或不进行培训,使其对资产的管理流程陌生,则很难保证在资产的采购、使用、保管、处置过程中按财务制度与财务人员对接,也将会加大产生账实不符的概率。同时,在单位内部财务对资产信息和数据记录中,有时未能及时入账或存在年底集中录入的情况,还有的单位对于已报废或毁损的国有资产没有及时核销,也不利于单位对国有资产的有效管理。

三、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

要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要从采购、记账、单位内部管理几个方面制定相关制度:首先:完善行政事业单位的采购制度,规范采购程序和流程,从而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对财政资金的支出进行深入细化,将实物和货币分离,提高国有资产从采购到报废处理的监管力度。其次,加强对国有资产资金预算管理,资产在采购前要经单位资产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审核上报,上级部门进行审批。国有资产的采购和使用一定要预算在先,使资产采购和使用与预算紧密联系,使国有资产真正有效发挥其作用。再次,各单位在资产的采购使用管理中,要有专人对本单位国有资产进行管理,保证单位国有资产从采购、领用、保管、使用、处置全方位有专人负责监管,保证国有资产的完整;同时单位内部台账、明细账及时与财务部门定期核对,保证账实相符。

(二)利用信息化网络手段实施对国有资产的管理

利用信息化手段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进行管理,是提高对国有资产管理的有效途径。我国许多的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在资产的采购上实行多层审批的方式,但由于主管部门和基层单位的资产信息不对等,上级部门无法及时、有效地掌握本部门基层单位的国有资产情况,这也造成了各部门对下级单位资产的管理流于形式,致使国有资产流失情况普遍存在。

加强单位资产核算、采购管理平台,使各部分各单位的数据和信息对接加强共享,实惠信息化基础上网络资源、网络数据共享,使财政和各级部门有效掌握本级及下级单位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流向、日常管理、维护及报废情况,加大监督管理力度,使国有资产朝着资产配置科学、处置优化、运营高效的方向发展。

(三)加强各部门各单位对国有资产的内控管理

要在部门和单位内部建立国有资产管理与责任落实相结合的管理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单位内部的管理作用:建立资产问责制,一方面,计财部门严格履行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做到采购物品及时、准确登记入账。同时由专人进行明细账和资产的登记和日常的保管管理责任,既要做到资产明细账定期与资产进行核对,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资产清查盘点,保证账实相符;同时又要做到从国有资产预算、计划采购、验收入库、登记入账、领用出库到维修保养、处置等各个环节的实物管理和财务核算。另一方面,单位采购国有资产后,应由专业保管人员管理,在领用时签“领用单”,实行“谁用谁签字,谁用谁负责”做到在资产配置、资产使用各个环节都有人管理、有人负责,出现问题时能及时发现、及时解决。第三,明确领导、资产管理人员、资产使用者的职责范围,做到管人、管事、管物有机结合。这样,使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既有统一管理又层层分解落实责任到人,形成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机制。

要想加强国有资产的管理效率,使国有资产管理真正落到实处,重要的还是各级行政事业单位要提高对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视程度,加深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负责人对国有资产管理的思想意识和管理意识。使单位里的每个职工明确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意义。

同时还要加强对负责管理国有资产专门人员的培训,提高资产专业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从国有资产出入库的记录、领用到资产毁损报废的处理程序严格执行,使国有资产的管理和使用效率得到更大的提高和保证。

四、结论

国有资产的管理,首先是人的管理,就要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意识,提高相关人员对资产的重视程度;其次,建立和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制度,对单位国有资产进行科学、合理、有效地保护,再次,对采购、领用、使用、盘点、处置等各环节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从而使单位国有资产实现管理有效,配置合理,资产保值,防止资产流失的目标,使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真正有效的发挥其作用。

猜你喜欢

国有资产管理制度资产
浅析新形势下的国有资产管理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
涉军中小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探讨
关于国有资产资本化改革
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建议
把维护作为一种资产
西点军校严格的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