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中学环境教育教师信息素养的现状及提升策略探析

2020-11-28

绿色科技 2020年19期
关键词:中学环境信息化

黄 涛

(四川省达州中学,四川 达州 635000)

1 农村中学环境教育教师信息素养涵义

对于信息素养教育,以及将其作为农村中学环境教育教师的基本教学技能的根本原因是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为能够满足未来的社会发展需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学生独立进行信息分析、处理、融合、加工、应用的综合性信息素养水平。农村中学环境教育教师通过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信息技术等综合性技术进行教学的综合性能力。以此为基础进行分析可知,农村中学环境教育教师必须储备基础的信息技术相关知识理论,能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各类信息技术工具,具有一定的信息教学能力。

2 农村中学环境教育教师信息素养存在的问题

2.1 农村中学环境教育教师受传统教育观念制约

人作为独立个体而言,即使其在接受全新的知识,处于持续的学习过程中,也受到个人独立意识的影响和驱动。因此,虽然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影响已经显而易见,但是传统教学模式和思维的影响仍旧不可忽视。中学阶段的教学没有较大的学习压力和家庭压力,但是其教学模式一直停留在“一块黑板一只粉笔”教学形态和“一本书一支笔”的学习模式之中。环境教育教师并没有正确认识中学阶段学习的价值和作用,仅仅认为中学教育属于“计算”“解题”。最终结果就是农村中学的教育表现为填鸭式教学、死记硬背式教学,根本不会考虑促成学生独立学习思维和逻辑的建立。

2.2 信息化设备不足,软硬条件不能满足需求

农村中学环境教育教师所处的教育地区为农村,其整体教学环境和条件较差,不能够给教师进行信息化教学提供良好的支持。不论是单纯的硬件设备和软件服务,还是学校本身在维护相关设备等方面,都无法真正实现信息技术在农村中学的促进作用。本文调查的过程中,发现所调查的一所学校,其两个年级的所有教师全部在同一间办公室进行办公。不仅教学环境和办公环境较差,且办公室内没有安置计算机。学校单独设立计算机教室,共计60台电脑,全部连接网络。但是,计算机教师始终没有进行有效使用,大都用于休闲娱乐和简单的教学资料搜索。

2.3 学校缺乏有效的评价标准、激励政策

学校作为一个重要的事业型单位,其不仅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政策和制度,还应当学习现代化企业管理的经验和优点,推出具有实际激励作用的政策,挖掘和激发教师的创造性和教学积极性。目前,学校大都将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教师绩效考核的主要标准,根据教师所教授的班级的考试平均分作为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标准。该种衡量标准几乎已经成为唯一标准,一直在各个地区的学校中所实行。这种现象脱离客观的评定原则,仅通过平均分来评判教师的教学手段的优劣,巨大的压力促使教师不会进行教学创新,只能坚持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手段,维持较高的班级成绩水平。因此,学校必须以客观的原则作为评定教师的教学质量的根本原则。通过评优课、公开课等多种考评方式,提升考评的综合性和客观性。同时,专门奖励具有一定信息技术式教学能力的老师,引导此类教学发展。

3 提升农村中学环境教育教师信息素养的策略

3.1 提高农村中学环境教育教师对信息化教育的认识

(1)大幅度加强农村地区的环境教育教师对于信息的敏锐感知力。如果想要从根本上进行教育模式创新和变革,必须从教师本身进行变革和改变,才能够保证教育变革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主要办法就是提升教师对于信息的敏锐性,即对于信息认知的快速反应。外部社会的快速发展,已经使得信息化程度不断加深,教育领域的发展也已经受到信息化的影响。农村中学环境教育教师为能够保证自身工作,保持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能够在纷繁的社会信息中进行准确捕捉、精准判断和反应。经过教育化的二次变化和革新,形成全新的信息,从而提供良好的教育服务,履行作为人民教师应尽的义务。

(2)勇敢面对社会教育变革和信息化发展。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国际政治地位的不断攀升,都为我国的多个领域发展提供核心助力,其中教育领域的变革和发展最为明显。教育信息化不仅是社会变革带来的趋势,更是整个教育领域的发展必然。因此,农村中学环境教育教师必须正视现实,能够清楚探知教育发展趋势的核心,明确由此所引起的教学变革部分。包括教育思维和逻辑、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充分借助时代发展的趋势和先进技术支持进行教学革新和创新,紧跟我国的教育化进程。

(3)树立正确的教育认知,将教育信息化作为未来农村教学的核心。中学的最高管理人员就是校长,其不仅决定着学校的教学氛围和教学风格,而且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学习风格。陶行知认为“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评价一个学校先评价它的校长”。由此可知,中学校长对于整个学校的教育具有决定性和直接性的作用。只要能够引导信息技术进入校园,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有效融合,便能够实现教育的信息化。将其贯彻应用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让教师和学生都能够直接感受到教育信息化的良好作用。学校的管理层也应当积极配合教师的教育信息化,结合实际教学状况和学校的实际教学环境,为其提供具体帮助。其一,通过出台具体的政策和条款,吸引农村中学环境教育教师转变其教学方式和思维,为对其进行针对性培训提供精神基础。其二,为良好的信息化教学行为进行奖励。通过职称、奖金、职位调动等多种奖励方式,对优秀的信息化教学的教师进行激励,从根本上调动积极性,奠定物质基础。

3.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作为信息化教学而言,其最大的特征就是信息化。该种信息化色彩不是一种单纯的理论形式,而是一种依托外部硬件和软件设备的完善体系。因此,信息技术教学形式中的最为大基础和依靠就是信息系统,其不仅关联影响信息技术教学质量,而且间接影响着信息素养水平。综合来看,良好的信息素养必须依靠完善且良好的信息系统。信息系统建设不仅需要重视硬件设备,还应当重视软件体系的搭建。例如教学信息信息库、资源储蓄中心等。为教师进行教学、备课、制作课件和教案,提供充足的资料。教师可以通过终端账号进行登录、下载资料、上传资料,为自身的教学提供直接辅助和帮助。其可以从教学的上游端口进行全面辅助,降低教学的时间成本和无效教学资源比例。学校必须兼顾重视硬件设备和软件,才能够建立成熟、有效、有价值的信息系统。

3.3 激发农村中学环境教育教师提高信息素养的动机

归根究底,信息素养才是根本推动信息化教学的根本,信息化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能够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因此,如果教师的信息化教育仅仅是一种形式主义行为,不能够提升其个体的信息素养,也无法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教师的重视程度、激发其情感和精神上对于信息化教育的倾向。从而使其具备提高信息素养的想法,驱动其进行提高信息素养,令整个信息素养提升具备可能性,从而使其在未来教育中具有实践价值和意义。

4 结语

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使得信息素养成为未来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部分,也是社会独立个体的重要基本素质之一。教师作为教育工作的从业者,其领域的信息化和社会的信息化,都要求教师必须预先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依据全新的教育思维,改善教学方式和手段,采用全面的教学形式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猜你喜欢

中学环境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环境清洁工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漫观环境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诸暨市学勉中学
论环境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