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子通信工程中设备抗干扰接地措施探析

2020-11-28朱晓靓

中国科技纵横 2020年21期
关键词:电子设备布线电阻

朱晓靓

(石景山区消防救援支队,北京 100043)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使得我国顺利进入信息时代,进而产生了诸多电子通信技术,并逐渐演变成通信的重要方式,与社会公众生活、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但是,电子通信技术实际使用时,也出现了设备干扰性、稳定性等问题,妨碍了其正常发展。对此,需要将电子通信工程作为基础,全面分析设备抗干扰接地措施,保证电子通信技术能够将自身作用发挥出来。

1.电子通信工程中设备抗干扰接地的必要性

对于现代电子通信工程而言,设备抗干扰能力发挥着极其关键的作用。良好的抗干扰能力除了能够确保信息通信质量与传输速度之外,还能够促进信息保密性的提高。立足于具体情况进行分析,随着我国现代信息建设发展速度的逐渐增快,各类通信设备一般会集中在某个区域,进而使得相互之间产生的干扰增强,若不提高自身具备的抗干扰性,就会妨碍通信系统以及其他系统稳定、高效的运转。所以,加强通信工程中电子设备抗干扰性十分重要。

2.电子通信工程中设备抗干扰接地原则

2.1 坚持分开接线原则

要想促进电子通信工程中各类设备抗干扰能力的提高,需要有关技术工作人员通过专业、科学的技术,保护电子设备[1]。本文将抗干扰接地措施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首先需秉承分开接线的基本原则,这样当某个电子设备出现故障之后,不会导致整体线路出现较大的问题,确保故障检测与维修工作的有序进行,夯实了后期维护管理工作的基础。

2.2 坚持接地标准原则

开展电子设备抗干扰接地相关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将接地标准原则作为基础。就现阶段的电子通信系统而言,存在着数字信号强度高的特点,但是模拟信号在强度方面较弱,基于进而干扰模拟信号。所以,推动接地标准的提高十分关键,除了可以增强信号稳定性以及强度之外,还可以确保电子设备维持在正常的运行状态中,展现出应有的作用。

2.3 坚持合理布线原则

立足于具体状况进行分析,合理布线原则也十分重要。随着电子信息技术发展速度的逐渐增快,使得各类电子设备更新速度实现了较好的加强,进而需要更高标准的安装技术。对于布线原则而言,需要通过正确、科学的方式实施线路部署,才能够让电子设备所具备的作用得到展现,降低其受到干扰的程度。

3.电子通信工程中设备抗干扰接地的有效方法

3.1 科学布线

就电子通信工程设备接地而言,存在着特殊性,工作人员需要加强自身专业素养,结合施工具体状况和设计图纸,反复进行调试,以便于明确最佳了接地位置[2]。对此,工作人员需重视以下几点:其一,电子通信工程涉及到的不同线路,在用途以及性质等相关方面会有一定差异,需要工作人员对电线予以分类,落实好绝缘处理工作,确保电子通信设备稳定、高效的运转,并便于后期维修工作的顺利进行;其二,工作人员进行布线时,应对接地点位置、数量等进行综合考虑,进而减少干扰。对于此过程而言,工作人员应分开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地线,防止产生信号相互干扰的状况。例如,对办公楼开展防雷检测工作时,使用防雷元件测试仪的过程中,需要通过联合接地的方法降低外部高压输电线路产生的干扰,散流区大小和地网形状、大小以及尺寸之间存在着紧密地联系。通过缩短布线距离的方式对接地电阻进行测量,并结合单根接地装置采取电位降法对接地电阻予以测量。在此过程中,工作人员布线应对最大角线长度予以制定,以及接地装置与电流极、电压极等的距离。接地电阻予以测试的过程中,应全面分析可能会对测量结果形成影响的因素。

3.2 减少地线阻抗

接地线阻抗由电阻和电感组成,通常情况下电阻会对低频电路造成影响,将直流电框架作为基础,再结合对地线电阻进行计算的相关公式,即RDC=δs/A,其中δ 指的是导体电阻率;s 指的是电流通过地线时的长度;A 则为地线截面积。根据此公式,如果选用的材料和接地线相同,那么就可以让地线截面积得到拓宽,顺利达到减小地线电阻的目标。通信工程实际运转的过程中,在交流电路基础上,接地线电阻会出现趋肤效应,进而使得大量电流在导体表面进行汇聚,如果只是对导体截面积进行建设,尽管能够对接地线电阻进行增加,但是此情况中电阻值为:RAC = 0.007rf×1/2RDC,其中r 指的是导线半径;f 为导线电流频率。另外,铜片地线的运用也十分关键,得益于铜在电阻方面偏小,需要注意的是应让导线之间维持一定距离,进而避免产生导线互相干扰的情况。对于低频电路而言,电阻也十分的关键,会随着电阻持续减小,阻抗也随之降低。凭借物理电学公式进行计算,能够对其横截面积、长度、材料等进行改变,进而促进地线阻抗的降低。

3.3 清除地环干扰

通过对多点接地方式的运用,能够让地线阻抗得到减少,但此种接线方式极易产生地环。

如果在分布电容方面,电路元件和接地线路涉及不同状况,则当电流进入分布电容后,就会产生接地回路[3]。在此过程中,若交变电磁场出现偏高的情况,则工程设备就会受到地环的影响,产生电磁感应。同时,在此情况中,还会出现感应电压的情况。当电磁出现超标状况后,感应电压数值会上升,影响电路安全。对此,要想降低地环干扰,有关工作人员需要对电耦合器进行科学的运用,以便于能够及时切断电路地环电流。若在低频电路中,那么可凭借平衡电路降低地环电子设备干扰能力。并且,接地点为数量等相关因素,也会对其产生一定影响。所以,有关工作人员应对接地点位位置、数量予以科学的规划,确保点位合理地进行分布,满足均衡精确的定位要求,促进抗干扰能力的提高。以上操作还能够让当地情况和信号源相连,消除地环结构形成的电位差,全面控制其产生的不良影响。

3.4 提高屏蔽线接地科学性

要想确保抗干扰接地设计质量,需要设计人员科学设计屏蔽线集结地。对于通信设备而言,包含种类较多,接地系统也较为丰富。因此,设计过程中应结合具体需求与设备运用方案确保线路实现良好连接,同时保证设备接线的科学性[4]。基于此,对屏蔽线接地进行设置的过程中,需要将保护工作做好,进而让通信工程设备中的高频设备和屏蔽线之间实现良好结合,以便于通过电缆屏蔽层接线的方式,促进设计安全性的提高。具体施工时,经常会产生接地线长度比信号波长高的情况,对此需要科学的控制接地线长度,将波长奇数倍的1/4 作为最高标准,确保接地线长度不超过最高标准。通过对接地线长度进行科学的控制,能够提高设备在运行方面的稳定性。另外,设备接地的过程中,应避免将地下水管以及暖气管作为接电线路。因为运用以上管道,极易出现干扰,妨碍设备的正常运转。设计工作人员需要增强对检测工作的重视,并开展多次检测,保证数据采集的合理性,掌握设计及规律。并且,还需及时找出设计环节存在的漏洞,制定相应解决方案,促进有关操作的规范性以及合理性。

4.结语

现阶段电子通信工程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电子通信设备在实际运转中产生了诸多问题,当设备出现故障后会妨碍电子通信工作的正常进行。所以,有关工作人员应对电子通信设备产生故障的具体原因进行全面分析,通过设备抗干扰接地措施予以处理,提高电子通信设备抗干扰能力,并让电子通信设备能够稳定、高效的运转,发挥出应有作用。

猜你喜欢

电子设备布线电阻
有机硅灌封材料对计控电子设备的保护应用
某型机载敏感电子设备电磁干扰抑制技术研究
摆脱繁琐布线,重定义家庭影院 Klipsch Reference Wireless 5.1
面向目标的主动绕障PCB布线算法
电子布线系统在工程中的应用
探析现代医用电子设备的维修
电阻焊
基于multisim13.0负电阻在电源中作用的仿真
一种考虑拥挤度的布线模型及其算法
BIT技术在星载电子设备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