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实现路径的思考与探究

2020-11-28佘佼屿

绿色科技 2020年19期
关键词:英语课堂思政育人

佘佼屿

(四川艺术职业学院,四川 邻水 611131)

1 引言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各门课程的育人功能;2016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明确强调,让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在这样的前提和背景下,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课程思政孕育而生。而高职英语作为一门人文素质类公共基础课在实现其外语教学目标的同时,如何实现和课程思政元素的有效融合,是每一位高职英语教师面临的重大课题。

同时,当今国际国内形势瞬息万变,中国在国际舞台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推动下需要大量各类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这就更需要文化先行、教育先行。高职教育是我国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肩负起为国家和社会输送大量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使命,其中高职英语教学也承担了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国际化人才、满足国家战略为国家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重要工作。根据《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可以看到,学生在掌握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技能训练的同时,也需要掌握实际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而这样的能力背后是需要语言使用者内在的综合素质去支撑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行长金立群2015年曾说,语言水平依然是高层次和深层次我国软实力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而语言的学习从来都不是孤立的,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实现语言技能学习的同时,其实更多是通过语言学习来传递它所承载的文化内涵。现在的中国不再是当初让国人走出去单纯学习国外先进技术的中国,而是让更多的国家走进来,了解中国,让更多的中国元素传播出去的新时代中国。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在国际舞台掌握更多话语权的同时,语言学习不仅仅是语言技能的输入,而是让语言学习者通过语言代表中国声音和中国符号走向世界、影响世界。坚持“四个自信”,说到底就是要坚持文化自信,因为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在新时代背景下,培养学生基本语言技能,掌握语言本身规律远远不够,在学习的过程中以英语课程为载体增强学生的文化内涵,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做到以德树人才是实现英语教育最终目标。因此如何寻找到切入点贯彻课程思政,如何更好发挥英语课堂的育人职责实现外语教学目标的问题上,每一位高职英语教师都需要认真思考,并把实现课程思政和英语课堂的深度融合作为自己的努力方向。

2 高职英语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

高职英语作为一门人文素质类公共基础课是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英语课在实现其外语教学知识能力目标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实现其素质目标,实现和课程思政元素的有效融合,通过知识能力素养目标的达成更好地为专业人才培养服务。

根据《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基本要求》可以看到,学生要打好语言基础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在掌握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技能训练的同时,也需要掌握实际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目前对于大多数高职英语教学而言,语言技能练习占比较大,语法知识的学习时间较长,文化学习及育人功能是目前高职英语课堂的薄弱环节,可见,要让语言真正发挥交流沟通的作用,提升学生综合文化素养,发挥英语和文化之间天然的联系,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就应该重视对学生文化自信以及育人方面的培养和提升,这样也是顺应高职英语教学发展的要求同时更是顺应当今时代发展的需要。在“课程思政”这样的大背景下,通过结合艺术类专业学习特点,立足于高职英语学习中的文化内容,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让学生在教学活动的参与和学习中促进学生文化知识的吸收,增强学生的思政教育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同时通过增强高职英语课堂的育人以及思政教育,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文化素质,促进艺术类高职英语的更好发展,也是为实现向社会输送更有文化内涵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3 课程思政与高职英语的关系

要做好高职英语课的课程思政,首先要对“课程思政”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理解。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潜力的重要标志,是肩负起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而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着塑造青年学生灵魂、引领价值观念的重要职责。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课程思政成为必然,也就意味着各高校除了思政理论课以外,还应该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在整个教育的全过程,高职英语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也要与其他各门课程一样同向同行,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面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的这个核心点。因此,全面实现课程思政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也是时代赋予它的历史使命。

与此同时,课程思政其实也是外语教育的最终落脚点。英语学习是学生接触多元文化价值观念的重要途径,外语教育也承担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重要使命,其教学目标也是要实现学生的能力发展,这与课程思政的内涵是协同一致的。具体来讲,高职英语是一门公共基础必修课,根据《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要求在加强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实际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从该要求不难看出,这对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综合能力做出了明确的要求。英语课堂把语言学习作为媒介来达到对文化的传播和对学生思想的引领,最终实现其教学目标,所以高职英语课堂的最终育人作用本质上和课堂思政的内涵是一致的,也是必然趋势。

4 高职英语与课程思政结合的必要性

目前对大多数高职学生来讲,由于英语的工具性特点让他们的学习的重心主要集中在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上;英语教学也存在一定的重技能轻育人的情况,这成为高职英语课堂的一个短板。然而英语教学的知识和育人目标不是孤立的两个方面,而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因此把思政元素融入高职英语课堂,加强高职英语课堂的思政教育是必要的;同时当今互联网快速发展,高职英语学生在跨文化交流的文化渗透、意识形态输入、价值观等方面深受西方思想影响进一步加强,给予高职学生正确的价值引导和培养他们文化自信刻不容缓,因此,在高职英语课堂中融入思政教学也是紧迫的。

5 高职英语课堂实现课程思政的路径探索

领悟思政内涵加强自我学习。要更好地在高职英语课堂实现课程思政,首先英语教师要深刻理解课程思政的内涵和要求,领会中央精神,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自身道德修养,树立课程思政理念,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努力做好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教师,这样才能在课堂上做好思想引领,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育人职责。

结合教材内容融合思政元素。高职英语教材是结合高职学生实际情况开发的教材,设计上是具有一定的系统和逻辑性,是适合高职学生知识和认知水平的。因此要实现高职英语的课程思政,所有老师都应该立足于教材进一步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发现其所蕴含的思政元素,结合具体内容,合理组织课堂活动。笔者以本校所选取的教材为例,第一单元“Welcome to L.A.!”涉及到“making introductions”“talking about occupations”等主要方面。在开展课堂活动时,教师可以在结合自我介绍见面打招呼的同时,让学生理解中西方的差异以及原因,让学生对我国的发展变化有一个直观的体会。同时在学习人物职业环节,教师可以结合因社会发展而新兴的职业以及逐渐消失的职业的为切入点,让学生进行深入的讨论,以此达到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帮助学生树立好职业目标和职业意识。

利用第二课堂创新教学手段。高职英语教师还应该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引导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探索,结合教材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让英语课堂从教室延伸到学生的课外实践中,让思政因素深入到学生实际的生活中去,达到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笔者选用教材的第一单元内容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外对不同职业进行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以及对其现状进行调查,结合自己的理想做出对自己职业的规划,这样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让教材内容的学习更加深入和立体。

6 结语

在课程思政改革大背景下,如何科学系统地把思政元素融入到高职英语课堂中,高职英语教师还在不断地探索,所有的课程都必须以从课程本身的实际出发,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去探索有效实施路径,让学生在学习中德技并重,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猜你喜欢

英语课堂思政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摭谈初中英语课堂互动式教学策略
我的英语课堂经历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