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旅融合背景下图书馆创新发展研究
——以河北省域图书馆为例

2020-11-28魏红菊

绿色科技 2020年19期
关键词:文旅研学文创

魏红菊

(衡水学院图书馆,河北 衡水 053000)

1 引言

当今社会科技飞速发展,社会文化伴随着物质生产的发展变化不断演变进步,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更加多样,需要通过观光游览来实现感知、了解、体察中国从古至今的灿烂文化,因此,文旅融合孕育而生。图书馆文化资源丰富,服务质量与方式推陈出新,可以为文旅融合的推进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2 河北省文旅融合现状

大众旅游时代,人们对旅游的需求不仅仅是“吃、住、娱、购”等简单的活动,更注重对文化的探求。河北省地貌复杂多样,有坝上高原、燕山、太行山山地和河北平原,旅游资源丰富,自然风光秀美,文物古迹众多。厚重的文化,极具魅力的资源,为文旅融合的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近年来,河北省政府大力提升景区质量,提高景区文化内涵,深入挖掘“蔚县打树花、冀南梨花大鼓、井陉拉花”等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河北旅游的各个环节,整合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等实体场所,传播河北优秀传统文化。河北文化和旅游厅举办“河北文化和旅游大讲堂”活动,旨在加深交流,使文化为优质旅游引航,用旅游挖掘文化内涵,力使文旅融合有序推进,为河北增光添彩。

3 文旅融合对图书馆的要求

3.1 文化旅游发展的必然趋势

文化旅游在河北省的旅游区以“历史文化、现代文化、民俗文化、道德伦理文化”4个层面而体现,具有较强的地域性。人们旅游就是为了了解传统文化、追寻文化名人遗踪、参与各地举办的文化活动等,因此,要以文化资源为依托,开发相应文化产品,创建当地特色文化品牌,从而提高当地经济效益,弘扬传统文化,就需要图书馆优质的馆藏资源为支撑,对文化资源进行深度探索和挖掘。

3.2 文化和旅游相关联的必然要求

自古文人咏叹大好河山,自然美景的美文、诗歌数不胜数,均为作者有感而发。文化和旅游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现代人更是追求文旅相伴相生、“诗和远方”交相辉映的美好生活,在此基础上,旅游业迸发出了勃勃生机。河北省各大图书馆都保存着大量当地的特色地方文献,应该发挥自身优势,向大众传播当地特色文化,在不同内容和形式上展现地方文化的特殊性和地域性,从而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3.3 图书馆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

文旅融合是全民旅游背景下的产物,而全民阅读时代的开启、书香社会的构建都对图书馆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图书馆必须走好自己的创新之路,以适应文化社会不同阶段发展的需求。所以,图书馆在完成好自己的服务大众的职能基础上,更应主动出击,努力迎合大众日益增长的阅读需要,以更加贴合大众口味的方式进行文化传播,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更专业的服务。

4 图书馆为文旅融合服务的优势

近年来,河北省内各大图书馆,包括高校馆及市、县级公共馆在服务观念、服务机制、服务内容、服务对象等方面不断深化,优化人才队伍建设,根据不同读者的个性化需求,提供现代化、个性化、特色化、高水平的服务,能够为本区域内文化协调发展提供优质的文献资源保障。据统计,人们在旅游上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图书馆应借此之势,在为全省文旅融合服务的同时,充分发挥省内旅游资源、区位优势,力推文旅融合之路,共筑文旅旺省之梦。

5 图书馆文旅融合现状

5.1 开展研学旅行活动注重学游并重

河北省研学旅游资源丰厚,首先有得天独厚的研学旅行区域优势,京津冀一体化国家发展战略必然带动研学旅行发展。目前,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水平不断加快,石家庄、秦皇岛、承德三市借助自身丰厚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开展体验教育,研学旅行发展迅速。近年来,秦皇岛图书馆打破惯性思维,让阅读、生活、旅行融于一体,将优质的文化服务变得日常化、场景化。通过线上直播与线下旅行相结合的方式,将文化和旅游有效结合,进行文化旅游的创新实验,必将对研学游的推广提供有力的促进作用。研学旅行是社会经济发展新阶段下对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孩子们在研学旅行过程中,亲历大好河山、游览名胜古迹、感受红色旅游资源,拓展视野、增长知识,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很好的作用。然而,推进研学旅行工作任重道远,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不下一番功夫难成。

5.2 图书馆进景区

迁安市图书馆以馆藏资源为媒介,与旅游景区合作对接,根据景区特色和游客需求,设立“读书驿站”,同时为读者提供大量电子图书资源,使游客在游览大好河山、名胜古迹的同时,可以更加深刻地了解与景区相关的历史渊源、文化名人等,也可以博览群书,既可以游山玩水,又丰富了自己。图书馆进景区,是图书馆服务的一个创新点,也是公共文化服务路径的延伸,是“诗和远方”融合的有效实践方法,既有利于提升景区的文化内涵,又有利于推动旅游景区高质量发展和文化吸引力,开启文旅融合的新风尚。

5.3 建立特色图书馆

河北邢台首座城市书房于2019年7月份建成,环境整洁、雅致,免费向市民开放,市民可以在此畅享阅读带来的乐趣;秦皇岛三联书店海边公益图书馆被网友称作“世界上最孤独的图书馆”,它静静地伫立在岸边,优雅而睿智,引来不少游客前来参观;石家庄“公园图书馆”内,人们不仅可以享受公园美景,还可以享受静谧的阅读时光;沧州图书馆打造的“城市书吧”;秦皇岛“岛上书店等。这些特色图书馆,本身就是很好的游览场所,借助本身的文化服务功能,可以为文旅融合注入新的活力。

6 图书馆服务文旅融合创新策略

6.1 特色文件资源库构建

图书馆区别于地域性的其他文化单位的优势在于,其馆藏丰富,对具有地方特色的特殊文献也纳入其中,并且借助自身的管理模式对文献采取了有效的保护措施。地方文献承载了一定时期内当地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等丰富内容,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挖掘,定能市文化融合开辟佳境。因此,借助图书馆对当地特色文化进行挖掘,同时以文化融入景观展览给世人,不仅使景区本身赋予了文化色彩,更继承发扬了优秀传统文化。

图书馆应发挥自身优势,集中力量,成立专门机构对当地特色文献进行搜集、整理,构建特色文献库。图书馆应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多渠道搜集文献,并对其进行专业化地整理、分类、编目、上架,进行妥善保存,从而能够使文献最大程度地发挥为文旅融合服务的参考性作用。

6.2 旅游资源数据与馆藏数字资源相融合

河北省大多数省市级图书馆都设有自己的数字资源平台,除公共馆,高校馆的数字资源更加丰富多样。图书馆应利用自己技术成熟的优势,将地方文化旅游资源充实到本馆的数字资源当中去,同时将资源进行整合,免费向公众开放,提供定向、专业的宣传服务,最有效地利用数字平台。

6.3 深化文旅宣传工作方式

文旅宣传工作分为线上、线下两种模式。线上除了发布信息,以图片、视频等方式进行宣传外,可以采取一些新颖的、先进的技术来吸引游客的注意力,比如3d虚拟旅游,由于其形象逼真、细致生动,还原现实旅游场景,使游客仿佛身临其境。当地旅游部门应和图书馆通力合作,加大研学旅游活动力度,举办各种展览、讲座、会议等,实现KOL推广,建立OTA平台等,激发游客热情,激发旅游消费,使文化和旅游有机结合,加快文旅融合发展步伐。

6.4 图书馆文创产业发展创新

图书馆可以尝试建立文创发展部,实施企业化运作,开设文创展销区,开发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工作,采取自主或联合研发等模式,充分挖掘河北省旅游资源中的文化元素,开发相关纪念品、办公文具、节庆定制、居家装饰、生活用品等文创产品,传播旅游文化。在此基础上,寻求合作建立专职文创机构或文创企业,利用文创产品的研发为文旅融合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6.5 利用现代化技术提升文旅融合效果

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下,图书馆主动驾驭这场变革,依靠技术信息的力量,顺应读者的阅读需求,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在文旅融合背景之下,利用新技术互动体验,如虚拟现实体验、互动投影、智能机器人、创客空间新阅读体验等,使用户体验新技术下旅游带来的感官上的新奇,增强和读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提升图书馆旅游之魅力和文旅融合效果。

猜你喜欢

文旅研学文创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陶溪川文创街区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齐鲁大地上的文旅盛宴
中小学研学旅行课程化实践路径
乘风破浪的日照文旅
文旅融合,从无到无限大
《岁寒三友文创海报》
“不落灰”的文创
铧芯文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