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四为”家国情怀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020-11-28李健睿

现代交际 2020年24期
关键词:家国立德情怀

李健睿

(长春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吉林 长春 130117)

作为高校的教育工作者,要培养出能够真正立足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这不仅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

一、“四为”家国情怀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本点

北宋张载最为著名的“横渠四句”,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激励着无数华夏儿女,充满着精神的力量与经世的哲学,道出儒家立德治学之终极追求。张载非常重视道德品质教育,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人“成德成圣”,教育的核心就是“以德育人”,认为“礼”是道德教育的核心。

“为天地立心”,即教导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高校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和重要平台,当代大学生肩负着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对其加强爱国主义的培育与引导,是高校教育的题中之义。现在,在新技术革命带来的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各种网红、流量明星等对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带来了巨大影响,甚至引起轰动的社会事件,体现出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呈现出多样化发展的态势。因此,以正确的、积极的、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大学生的发展,这既是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发展的需求,也是为社会培育积极健康的建设者的需要。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贯穿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方面面,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和家国情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为生民立命”,来源于孟子“立命”的思想。而张载所标示的“为生民立命”,实即以“民吾同胞”来“立命”。将国家的安乐与个人命运结合起来,是希望我们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有机地结合起来。这不禁让人想到日前点赞的北京大学女生宋玺。2012年,宋玺进入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学习,大三那年选择入伍,在新兵训练的实战考核中,以全优的成绩加入海军陆战队。有着“心有猛虎、细嗅蔷薇”美称的她,以自身的经历再次证明,大学生要用“青年梦”托起“中国梦”,新时代青年正以饱满的担当精神回馈国家的期许。

“为往圣继绝学”是先贤先圣一脉相传的中华文化瑰宝,教导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医药领域里,继承和学习往圣绝学是中医药人的责任和使命。长春中医药大学的校训“启古纳今,厚德精术”,生动地诠释了这一点。作为高校的教育者,我们要将中华文化里蕴含的优秀精神传达给学生,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为万世开太平”中的“太平”,是中国人根深蒂固的社会理想。张载素有济世之志,而他“为万世开太平”之说,则集中体现了他救国济世之志。对于医学生来说,为了世开太平集中体现在救死扶伤的职业使命上。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无论是身在前线,还是守护家乡,无论是防控疫情,还是复工复产,“90后”奋战的身影无处不在。这其中出现了不少金句:“我们是能担当的一代,是值得信赖的一代。”“非典那一年,我还是个孩子,是你们冲在第一线,为我们遮风挡雨。现在,该是我们去扛起重担的时候了。”“穿上防护服,我就不是个孩子了。”就连96岁的战斗英雄张富清,也为奋战在疫情一线的“90后”“战士”们点赞,笑称自己也是“90后”的老英雄。

二、培养“四为”家国情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路径

一是要坚持理论武装。青年大学生处于三观形成的关键期,对实现人生目标有着强烈渴望。思想活跃、思维敏捷,兴趣广泛、接受新生事物快,是他们的特点,也是他们的优点。青年学生的思想阵地,我们不占领,就有别人去占领。因此,作为塑造青年大学生灵魂的主渠道、主阵地,党课、思政课的首要任务就是加强理论武装,为广大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筑牢思想根基。[2]同时要主动回应学生关切。网络是青年学生的重要信息来源,也是一把双刃剑。网络信息纷繁复杂,既有主旋律,也有噪音和杂音。我们要直面噪音和杂音的干扰,主动回应青年学生的问题和困惑,辨明大是大非,真假黑白,让主旋律更响亮,正能量更强劲。定期调研青年学生的所思所想所行,要坚持问题导向,深入研究解答,把问题掰开了、揉碎了,把事实和道理讲清讲透。

二是要强化价值引领。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社会的价值取向。我们要拓展平台载体,统筹课上课下、线上线下、校内校外、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推动人人上讲台,鼓励领导干部、教学名师、优秀辅导员、优秀青年大学生走上讲台。让身边人讲述身边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

三是要突出实践养成。青年学生普遍磨砺不足、锻炼不够,我们要引导青年大学生走出校门、接触社会、了解国情,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实现知、情、意、行有机统一。同时注意培养青年学生的耐挫能力和坚强意志,形成健康心态,锤炼意志品质,增长学识才干,施展个人才华,在知行合一中主动担当作为,厚植对党、国家、人民的深厚感情。

三、立德树人教育对高校教师的要求

一是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德为先。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德是一个人成长的根基。当今我国正处于开放的国际环境和多元的文化中,青年学生又处于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德育为先,更加凸显紧迫性和必要性;德育为先,就是要把家国情怀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作为重要内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全程,把德育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3]通过丰富的内容,创新形势,提高认同,增强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效。

二是要求我们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育人不是一蹴而就的一锤子买卖,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要做到学习知识和提高思想道德水平的统一,做到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的统一,个人价值实现与报效祖国的统一,使之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是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健全学生人格。我们常说,从一名学生干部的身上往往能看到他辅导员的影子。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灵魂与灵魂的交融、人格与人格的对话,几年的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学生会不自觉地学习和模仿自己认可的辅导员。因此,我们在立德树人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和乐观向上的品格。对学业困难、经济困难、成长困难的学生要给予特殊关怀,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获得人格的滋养,把学生发展提升到生命发展的层面。

四、培养“四为”家国情怀的路径探索

一是环境营造。充分利用学校课堂理论教学,对大学生进行“四为”家国情怀教育,营造“四为”家国情怀的氛围,把家国教育内容融合于各门学科当中,让学生全方位接受教育,使教育更具针对性。比如,马克思主义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价值取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教学的全过程,通过学习,帮助大学生把握实现理想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引导并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做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不仅仅是思政课,在专业课上,也可以通过一些历史沿革讲述新中国70年的卓越成就,使大学生了解国家历史、传统文化等,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家国情怀教育。

二是文化熏陶。“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在大学的“四为”家国情怀培养过程中,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文化熏陶家国情怀体现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方方面面,比如,中华文化中的诗词歌赋、戏曲、散文小说;还有一个个生动具体的爱国英雄历史人物,屈原、岳飞、文天祥、郑成功等,激发学生爱国情怀、捍卫国家尊严,激发出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4]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人文、自然长期积淀形成传统节日,要重视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符号”的建设,学校可以利用这些节日宣传中华优秀文化、爱国主义思想,活动要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比如拍摄短视频,做直播等新媒体方式宣传展示节日文化,赋予其现代意义,强化时代气息。

中国近代史实际上就是一部中国人民爱国主义的斗争史,这是再合适不过的家国情怀学习材料了。在革命斗争年代中,涌现出了不少的英雄人物和先进事迹,通过开展主题讲座,教育引导大学生通过学习他们身上的爱国精神,认识到祖国的命运和党的命运、社会主义的命运是密不可分的,鼓励他们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

三是榜样引领。英雄是一个民族最闪亮的坐标,无数英雄模范用炽热的爱国情共同谱写了新中国“当惊世界殊”的发展成就,也将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古往今来,我们中国的爱国志士数不胜数,如屈原、关天培、杨靖宇、钱学森等,都是可以作为家国情怀教育中的榜样。

模范带头作用是教师的责任和义务。长春中医药大学邀请参与武汉抗击疫情的老师给学生们介绍他们在抗“疫”中的所感、所闻和所想,使同学们从中受到启发。

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向周围的榜样学习,开展榜样学习活动,了解榜样事迹,激发家国情怀。比起那些英雄模范,身边的活生生的人和事更具有教育意义。

四是活动带动。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家国情怀教育活动包含多个方面,需融入各个方面,要做好传统爱国情感项目,如大学生支援西部、大学生“三下乡”等,举办各种家国情怀活动,使学生参与其中,培养家国情怀。以在中国传统文化节日、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活动为契机,充分利用博物馆、文化馆、烈士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平台,利用当下流行的微博、抖音、朋友圈等社交新媒体,进行家国情怀教育。从社会方面来说,应创造良好的家国情怀环境,加大力度构建爱国主义实践基地,如开展参观烈士陵园、西柏坡老革命基地、博物馆等活动。同时扩充实践活动内容,采取多元化的实践方式,使家国教育的形式更加丰富。

五、结语

家国情怀从来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担当。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只有把小我融入大我,才会有海一样的胸怀,山一样的崇高;只有将个人命运融入国家命运,人生的价值才会得到最大彰显。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从钱学森、邓稼先、郭永怀等“两弹一星”元勋到黄大年、王继才、李保国等新时代楷模,正是无数人、无数家庭的奋斗与奉献,推动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从边防战士、基层民警到电力工人、火车司机,正是无数普通人的默默坚守,在小我与大爱中取舍,在小家与大家中成全,才让我们有现在稳定和谐的环境。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奋斗,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担当。”高校学生工作者,必须坚持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工作根本,时刻铭记人民群众对教育工作者的期待,通过营造爱国的校园环境,增强传统文化的熏陶,坚持榜样引领,开展爱国主义活动,将“四为”家国情怀作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点,培养出能够担当时代大任的有为青年。

猜你喜欢

家国立德情怀
章太炎诗中的忧国忧民情怀
谈初中化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诗人心底的家国情怀
筑梦家国的最美姿态
诗人的家国情怀
巧化课堂意外 践行立德树人
例谈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立德教育
少女情怀总是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