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黑臭水体的整治技术措施

2020-11-28马涛梁建博中电建生态环境集团有限公司

珠江水运 2020年9期
关键词:清淤底泥雨水

马涛 梁建博 中电建生态环境集团有限公司

作为城市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城市水体具有诸多功能,比如:涵养水质、保持水土、调节城市气候等。但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与日俱增,而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却严重滞后,黑臭水体的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严重影响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所以,深入的探讨治理城市黑臭水体的整治措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黑臭水体形成的原因

1.1 外源有机物的破坏

不合理的用水行为以及排水行为对城市水体产生一定程度的破坏,比如,工业生产产生的废水没有经过合理的处理,就排放到城市水体中,由于废水中存在大量的有机污染物,其在分解过程会消耗大量的溶解氧,导致水体溶解氧的含量不同程度地降低,进而通过厌氧菌等微生物进一步分解,产生挥发性较强的物质,使水体黑臭。当水体富氧较差时,河流中的沉积物可能会和难溶于水的气体结合在一起,随着气体的上升,这些沉积物也会进入到水相中,导致水体发黑。另外,居民的生活污水、散养的家禽粪便排放入城市水体中,也会污染水体,加剧黑臭水体的产生。

1.2 底泥释放污染物

河流底部存在大量的底泥,污染物进入到河流后,沉积到底泥中并逐渐富集,使底泥受到严重污染,河床底泥在水体中以推移和悬浮形式输送,导致与上覆水体间的物理、化学、生物交换作用,同时如果底泥吸附的污染物量达到饱和后,也会持续不间断的将污染物释放到水体中,成为影响水体水质的二次污染源。另外,当有机物被排放到水体中后,藻类的繁殖速度就会加快,而藻类的生长会消耗水体中绝大多数的氧气,在缺氧的条件下,需氧型生物无法生存,使得水下污染物不能被及时的分解,久而久之,水体黑臭的问题就会越来越严重。

2.黑臭水体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治理机制不健全

水在城市的经济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一个城市内部,如果水环境不够和谐,不仅会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也会制约城市的经济发展。目前,虽然我国环保部门已经认识到黑臭水体治理的重要性,也相继出台了相关治理方案及举措,但是部分城市重视程度不足,且治理机制不够完全完善,导致整体治理效果及质量远远达不到预期设想。

2.2 缺乏相关规范

河道监管力度不足,缺少监测断面,给黑臭水体的产生埋下了隐患。由于国家缺乏针对黑臭水体治理的相关法律法规,使得很多政府在开展治理工作时无据可依,同时也正是因为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的约束,企业对污水处理问题不够重视,影响城市黑臭水体的治理进度与质量。

2.3 污水处理技术有待更新

我国目前相当一部分污水处理厂建成的时间较早,随着城市的进一步规划和发展,反应出污水处理技术更新速度已经远远落后污水处理的复杂性,污水处理技术落后。主要表现出“自动化水平低、维修率高、效率低”。随着城乡统筹规划,出现越来越多的中小城市,污水处理厂匮乏,城市中大部分污水直接排放,加剧了城市水体的污染。

2.4 源头的治理待进一步提高

河涌的主要污染源来源于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相当数量的城市内河涌沿岸坐落着林立的居民房、工业园区、小散乱工业企业,污水口直排河涌,收集难度较大,需要花费大力气进行排水路由改造,整顿关停重污染小企业,加快企业转型和清洁生产方能解决;同时应加大老管网调查,加快修复和改造,解决老管网“跑、冒、滴、漏”问题。

2.5 水生态系统构建不完善

目前部分河涌存在旱季断流的情况,一些河涌由于长期水量不足,水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破坏,河涌内已经没有水生动植物存在,且由于水量不足导致涌内水动力不足、水质恶化。

3.黑臭水体治理技术

3.1 基础保障性措施

(1)控源截污。控源截污技术主要有两种:面源控制和截污纳管。针对合流制管网设置沿河截污干管,针对分流制雨水管网设置初期雨水收集调蓄系统。通过对非法排污口开展溯源治理,保证从源头上削减点源污染,沿着河道两岸,设置初期雨水收集管道,将其运送到雨水处理站经过处理后,当做城市的循环补水。这种技术的应用减少了点源污染,同时为后期水质的保持打好了基础。

(2)内源治理。河道底泥最为常见的内源性污染,河道底泥不仅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还包含大量的N、P污染物,这些物质的分解都会导致水体发黑发臭。清淤疏浚是最为直接的底泥处理方式,在开展清淤工作前,需要对河道最佳的疏浚深度进行研究,将清淤的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因为清淤不彻底可能会影响水体的治理效果,而清淤量过大会增加水体治理的成本。如果条件有限,不能开展实验研究,可以将清淤的深度定在0.5~0.8m之间。过氧化钙底泥修复技术也是一种常见的底泥处理技术,过氧化钙和水反应会产生氧气,提高水体的富氧程度,在Fe2+等催化剂的作用下,也会有一定数量的羟基自由基产生,可以去除底泥中的有机污染物。实践证明,过氧化钙修复底泥效果较好,但是这种技术只能当做应急措施,不能解决根本性的问题。除了以上方法,还可以利用生物方法对底泥进行治理,比如提高底泥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利用微生物对污染物进行讲解,这类生物方法的应用,不仅会促进河道生态系统不断向着平衡的方向发展,还可以从根源上治理污染问题。

3.2 阶段性措施

(1)生态净化。治理完点源、面源及内源污染后,还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恢复水体水质。构建完善的生态系统,通过土壤、微生物以及植物的作用,去除水体中的污染物。目前,人工湿地是常见的一种水质改善方法,利用植物根系的吸附以及截留作用,吸附和截留污染后,然后利用表面生物膜的分解作用,分解和去除污染物。人工湿地运行三个月后,水质就可以达到V类水标准。

(2)人工增氧。如果河流内污染物数量较大,水体中微生物分解污染物的时候会消耗大量的溶解氧,使得水体变成厌氧环境,厌氧环境的形成会加剧水体的污染,所以,采取有效的措施,增加水体内的溶解氧,对于改善水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3 长效性措施

(1)岸带修复。大多城市在建设河道的河岸带的时候会对其进行硬化处理,使得河岸到河流之间的过渡段不具备生态系统的功能,另外,经过硬化处理的河岸切断了地下水和地表水之间的循环,导致水陆交错位置的植物、动物以及微生物无法生长,严重影响了水生态平衡。基于此,应该针对硬化处理过的河岸进行生态修复,提高河岸的透水能力,利用植物根系截留和过滤初期雨水,避免污染物随着初期雨水进入到城市水体中。其他常见的岸带修复措施有:植草沟、透水铺装以及生态护岸等。

(2)活水循环、清水补给。无论是封闭型、半封闭型河道,还是缓流型、滞流型河道都十分容易发生水体黑臭问题,针对这类河道进行治理的关键在于提高河水的流动性。在水量富足的位置,应用补给清水的措施改善河流的水动力条件,让“死水”变为“活水”、让“流动慢的水”变为“流动快的水”,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另外,治理黑臭水体、改善水质可以通过与“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相结合,首先对雨水调蓄,然后在将经过处理的雨水作为城市补给水的来源。在缺水的区域,可以发挥循环泵的作用,提高河流水的流动性。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环保部门目前已经认识到城市黑臭水体治理问题的重要性,为了提高黑臭水体的治理成效,首先必须全面的、细致的对产生黑臭水体的原因进行分析,然后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治理,提高黑臭水体的治理成效,改善城市水质,促进城市和谐、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清淤底泥雨水
农事 雨水
河道底泥脱水固化处理处置技术的研究
神奇的雨水
底泥吸附水体中可转化态氮研究进展
幂律流底泥的质量输移和流场
雨水
德兴铜矿HDS底泥回用的试验研究
板集煤矿主井井筒快速清淤施工技术
城市排水系统沉积物特性及清淤方式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