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文科背景下艺术通识课程的发展路径研究

2020-11-28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山东东营257000

流行色 2020年2期
关键词:通识文科艺术

王 稳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山东 东营 257000)

新文科建设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一种积极探索,是我国高校教育为适应新时代变革而作出的重要决定,是建设中国特色高等文科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高文科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教育部提出的建设“新文科”、做好慕课、打造“金课”的要求,为艺术通识教育的研究注入新活力、开启新方向。

一、深刻理解新文科内涵 引领艺术通识教育发展

“新文科”概念一经提出,就以燎原之势在教育领域引发热议。深刻理解新文科内涵,有助于我们把握艺术通识教育的发展方向,及时、有效地调整教学计划。

根据“新文科”人才培养要求,高校教育不仅要做精专业课,而且要广开通识课,致力于打造“学科交叉、能力交融”的课程群,同时,将“互联网+ ”“融媒体+ ”“现代教育技术+ ”等信息化手段有效融入课堂教学,积极开展新文科“课堂信息化革命”,培养和提升师生的新时代信息技术素养和能力。另外,新文科更加注重价值层面,而非停留在知识层面,是归于道、而非缠于术的,它立足于培养人的独立人格、高尚情操,增强人的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从这个意义上说,新文科的提出给艺术通识教育的改革带来新思路、新要求;是高校通识教育体系完善、提升质量、实现内涵发展所需要的精神特质;同时,对艺术通识教育的关注和引领,是新文科建设迫切需要的。

二、正视艺术通识教育现存问题 从“在线课程”寻找新突破

2011年,艺术学被正式确立为独立的学科门类,下设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以及设计学5大学科。艺术通识课程作为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但是由于我国高等教育长期实行专业化教育模式①的特殊性,通识教育的理念与实践之间,总是存在一定距离。艺术通识教育在各高校的发展很不均衡,笔者通过对部分高校的调查走访,分析总结了其现存的几点问题,主要体现在:对通识课的内涵认识不到位,观念模糊;艺术通识课程开设混乱;艺术通识课教师“不通识”等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不能不承认,正是我们大学对于艺术通识教育的不够重视,才引发了这一系列问题。

随着日前快速发展的通识教育理念和慕课大潮的到来,艺术通识在线课程应运而生,预示着高校艺术教育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通过对2017年和2018年中国大学MOOC、学堂在线、智慧树、好大学在线等20个慕课平台上我国遴选的1291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数据进行观察统计:工学类慕课占比最高,约为20.4%;理学类占比约17.1%: 而艺术类慕课仅占4.1%。与其它学科慕课建设相比,艺术学科慕课在数量上占比偏少。艺术教育的缺失和不足,已成为影响我国素质教育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瓶颈,如何结合现代教育技术、创新教学模式、深化教学改革成为我国高校艺术通识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利用新媒介 探寻艺术通识教育发展方向

艺术类课程本身是一门充满活力和艺术文化底蕴的课程,结合通识教育理念,艺术通识教育可以引导学生涉猎艺术学科领域知识,提高审美鉴赏能力,避免学科的单一结构,互相补充促进,激活创新思维,提高综合素质。但是在高校艺术通识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艺术通识教育仍显薄弱,响应教育部建设“新文科”、打造“金课堂”的号召,根据前面分析的艺术通识教育发展现状,笔者特提出以下几点措施,希望能够起到启示和借鉴意义。

首先,要在改革中突出取向:解决传统课堂艺术通识教育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实现创新。

优化教学内容:课程的核心要素是课程内容,课程内容要不断优化。艺术类学科是年轻且富有活力的,是紧密结合当代社会发展趋势的,因此教学内容应注意更新,教学案例要与时俱进,要有代表性、前沿性。备课不是一劳永逸的事,也不是一本万利的事。教师是年年讲,年年备,讲到老,备到老,常备常新。同时,通识教育是“非专业、非职业性的教育”,而不是“专业性、系统性的教育”,所以教师应该从通识教育角度重新备课,安排教学。

创新教学设计:我们常说备课前要“备人”,即“备学生”。当代大学生自出生就进入信息技术无处不在的环境,数字化是他们的生存方式,我们可以称他们是“数字土著”,而他们的教育者就是“数字移民”。我们这些教育者如果坚持用过时的语言教授全新语言的人群,交流必然有碍,也会很吃力。时代的发展无法抗拒,只能顺应。因此,我们教育者要在教学内容完整的同时,重新考虑教学设计,学会并习惯于用他们能够接受的语言和方式进行交流,以引起学生共鸣。换位思考:如果你是学生,你希望老师怎么讲?在这种换位之后,我们也许会有所启发。例如,在做课件的时候,恰到好处的表情包和网络流行语的使用、利用新教学工具——雨课堂开启弹幕等,都可以作为活跃气氛、促进交流的一种方式,教学不是老师一人的独角戏,应该是师生的二人转,它倾注了老师的所有心血。当然,过犹不及,所有的教学设计都要为教学服务,要注意使用频率和时长。教学是本,教学设计是道,教学设计为教学内容服务,也让教学内容如虎添翼。

更新教学手段:在线课程学习就是学习方式改变的一种,它有利于解决当下教学活动中与学生代际感增大的问题。将在线课程应用到高校艺术通识课程的范围内,结合以手机为代表的智能移动终端为载体,弱化了学生学习的时空限制,提高了学习的灵活性,同时也是辅助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弥补传统线下课程存在的问题。艺术教育往往强调艺术活动,通过在线课程的形式,学生便于利用空闲时间进行自主探索,直奔主题,更直观和深刻地体会到艺术知识的魅力所在。

除了以上提及的几种创新渠道,课程考核、课程评价等也亟待做出相应改变。

其次,新文科背景下的艺术通识课程首先要在融合中选择走向,打破学科边界,做到学科融合、专业融合、课程融合、媒介融合。这意味着教师和学生都需要打破并超越原有的专业局限,以其他专业或领域的视角来颠覆自我。无数事实证明,所有的颠覆都需要跨界。而过分强调专业的划分,把学生的学习限制在一个狭窄知识领域,人为地构筑专业壁垒,会造成师生共同陷入思维僵化的窘境,创新更无从谈起。再者,社会生产的发展突飞猛进,旧工作岗位不断消失,新工作岗位不断出现。一方面,会导致大规模失业和裁员;另一方面,也会带来大量新型工作岗位和服务机会,而高校专业变化无法紧跟岗位变化的脚步。因此,为应对工作岗位的变化,不同专业的学生打破专业课程界限,进行综合性的跨学科学习,培养学生的一般能力,似乎显得更为必要和重要。近年来,一些高校也做出相关调整。例如,鼓励学生跨院(系)、跨专业选修课程,拓宽本专业学生与其他专业学生交流互动的渠道。国内部分高校已经开始推行通识教育“跨界”选课,以艺术通识课程为例,非艺术类专业才能选修。其次,教师在授课时可引入与艺术专业相关的其他学科知识,或调动学生分享与艺术学科相关的跨界经历,在教学中突破学科界限,打破专业壁垒,这对通识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具备“专才”的一技之长,又要像“通才”那样博学多识。以我校开设的《美术鉴赏》为例,授课教师让学生每人制作一份简历,通过对简历的互享和点评,学生彼此有了基本了解,也对版式设计的知识有了新的认识,如色彩、字体字号、字间距、对齐等知识,更有趣的是,能够将文字转为恰当的图形图像语言,颠覆了学生对以往纯文字形式的简历的固化思维,在领略设计语言的前提下,感受知识跨界带来的美感刺激,引起学生对于艺术学习的好奇心。

第三,要在结合中明确面向:面向课程思政、面向现实生活。

要想部署新文科专业建设的战略,我们更需要文化、哲学、美学、历史等大人文学科的支撑。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共情力、历史感和价值观。以“广告创意”这门艺术通识课程为例,从商业广告内容讲授中应遵循的务实诚信引导到学生做人做事也应该以诚信为本,从公益广告内容讲授中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理应和谐共处,引导学生对待事物应该友善与平等。“影视鉴赏”也是我校开设的一门艺术通识课程,教师带领学生写剧本、拍摄、剪辑,独立完成一部公益微电影,拍摄的经历,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与电影现代艺术的一次跨界碰撞。这场跨界碰撞无疑是完美的、艺术的,同时兼具教化意义。

教育家杜威曾说“教学即生活”,艺术通识课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艺术并非高高在上,而是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接地气的,同时还是必不可少的。例如讲到色彩,可以联系日常服装中色彩的选择和搭配,学生熟悉并感兴趣。因此,案例的选取,可以尽可能选择身边学生们熟悉的事物,抽象的概念选择学生熟知的对象,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学生通过将课堂上的所学与现实生活中的所见相比对和思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还能有助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除以上提及的,发展艺术通识教育既要突破也要坚守。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坚定文化自信,最终实现“学通识、育全人”的真正目的。

结语

在线课程在高校艺术类通识课教学中的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实践和理论上的一些问题尚需探讨和解决,例如高校在建设艺术通识在线课程平台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通识课程定位,学生的学习能力,课程设计特点,知识体系重构,学校的特点或其他社会因素等。通过应用信息技术实现在线课程教学,探寻新的教学模式以更好地促进艺术通识课程教学、挖掘教学潜力是非常必要的。希望借新文科建设的东风,进一步夯实艺术教育的根基,加大课程群研发实施的力度,在艺术通识教育实践和创新方面,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注释:

① 专业化教育是培养在一个专门领域能够从事专门职业或专门岗位的专门人才教育。

猜你喜欢

通识文科艺术
求学·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
简述大学通识课教学改革
豆文科作品
纸的艺术
通识少年“种”石油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通识少年·拿破仑
孙文科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