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校办企业管理会计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0-11-28商春华

大众投资指南 2020年4期
关键词:绩效评价校企管理

商春华

(广州工商学院,广东 广州 510850)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对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大学教育也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和支持,随之而来的是学校规模不断扩大,为解决用地不足的问题,不少学校选择到市郊新建校区。这些新的校区规模大,环境美,教学条件一流,同时带来了远离市区商圈,给教学和学生的生活带来一些不便的弊端。为此,各大学兴办或引进了一批服务教学,便利学生生活,且能接受学校监管的校企。这些企业从事着不同的服务行业,有着不同的经营模式,笔者文中所指校企系特指由学校出资或参股组建的,且专为学校教务或学生服务的企业。

一、应用管理会计对校企的重要性

(一)应用管理会计有助于落实政府主管部门的要求

在中国经济步入增长速度放缓,企业微利成为“新常态”的情况下,财政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制定了《关于全面推行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2014年),并陆续制定了《管理会计基本指引》《管理会计应用指引》。财政部制定上述文件的目的在于促进企业加强管理会计工作,逐步建立起财务会计对外提供财务信息,管理会计对内提供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相关信息的财务管理体系,用以促进企业领导决策和影响决策,提升企业内部的管理水平,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因此,在校企应用管理会计不仅是政府主管部门的要求,同时也是校企参与激烈市场竞争旳需要。

(二)应用管理会计有助于强化校企经营管理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进一步深化,企业将从盲目扩大经营规模逐步转向挖掘企业内部潜力,从而不断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模式转变。

校企与社会企业有着相同的社会属性,但也有着不同的经营特点,如学生宿舍、员工和学生食堂、校巴等项目,均属服务性非营利项目。这些项目由于没有盈利能力,甚至成为校企不得不背的包袝和责任。校企要想正常运营,就必须经营和管理好其他盈利项目,提高校企的盈利水平,而这些盈利项目与社会企业同质化程度高,竞争十分激烈。因此,校企必须应用管理会计这一有效管理工具,实行精细化管理,从而达到降本增效之目的,使校企的产品和服务更具有竞争力,这样,校企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校企应用管理会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管理会计在校企内部应用环境不佳

这里所指的内部应用环境主要包括管理会计建设中的组织架构、管理模式、资源保障、信息系统等。构建良好的内部应用环境需要充沛的资金供应和充足合格的人才,这些对于组建不久,方方面面都急需资金的校企来说,的确不是一件容易解决的事情。加之,按我国现行财政法规开展财务会计日常工作,企业财务部门每一会计期间终了提供的会计信息是准确、及时的。但本会计期间的业绩是哪些经济责任人创造的,公司领导应该奖罚谁,这些信息似乎与财务报表没有多大关系。加之企业领导对管理会计这一新生事物缺乏了解,因此,产生会计工作与企业管理无关的误解也是可以理解的,故而,企业领导在校企设置管理会计机构、配备管理会计人员,尤其是在资金投入上业务需要优先其他项目靠后的情况并不少见。

(二)管理会计人员素质跟不上工作需要

目前,在校企的会计部门中,管理会计专业水平偏低的问题普遍存在。其主要原因是,校企多由小型服务性项目组成,招聘学历和职称较高的财务人员难度较大,偶尔招到了,由于项目多,工作量大,工资待遇不高,也很难留住人才。面临大数据时代,要求管理会计必须掌握管理学、经济学、财务管理、计算机等多项技能,像这样的“通才+专才”,在校企管理会计中可谓凤毛麟角。由于管理会计人才缺失,现任管理会计能力欠佳,使得部分管理会计在校企中无法受到应有的重视,阻碍了管理会计的推广和应用。

(三)管理会计应用在校企的现状欠佳

校企大多是近年来新组建的公司,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加之效益欠佳的现象在校企中并不少见,因此,没有建立管理会计机构的校企不在少数。有的校企既算设置了管理会计机构和岗位,开展的仍然是传统的会计工作,管理会计人员很难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导致管理会计工作无法得到有效开展。因此部分校企领导对管理会计的应用不够重视,甚至认为管理会计应用在校企没有多大价值,这些必然会制约管理会计在校企的有效应用。

三、校企完善管理会计应用的对策

(一)改善管理会计在校企的内部应用环境

根据校企的特点和现状,按照管理会计适应性原则,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逐步改善管理会计在校企内部的应用环境。

1、组织架构、管理模式和人员配置上必须从简

校企应用管理会计的目的是为了降低成本增加效益,如果在组建不久、盈利水平较低之时,建立科目繁多、分工明细、人员庞杂的管理会计机构,校企是难以承受和接受的。笔者认为,最佳方案是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即财务部和管理会计部合署办公:内部人员进行明确分工;在增量不加人尽量少换人的原则下,交换掉的确不适应现在工作环境的财会人员;在校企承受能力的笵围内,适当增加财会人员的工资。这一方案在满足管理会计工作正常运营的前提下,对校企的运营成本影响不大,同时有利于提高员工素质和稳定管理会计队伍。

2、信息系统的配套

前面所叙,校企经营的现状和特征决定了管理会计必定是人少工作量大,因此,要特别注重信息化的建设与配套。如财务会计的信息与管理会计共享,各项目经营信息与管理会计共享,企业还应将管理会计信息化需求纳入信息系统规划等。只有建成完备的信息系统,管理会计工作起来才会事半功倍。

(二)全面提高管理会计人员的素质

管理会计人员素质关系到管理会计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因此校企要应用好管理会计,必须注重管理会计人才建设。当然,通过招聘的方式引进专业性人才应该是既快又省事的办法,但校企项目繁多的特点决定了不熟悉本企业经营项目及特点的人员很难适应管理会计岗位;还有,校企高薪招聘管理会计人才的可能性也不大。所以,笔者认为,通过对现有财会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从而,不断提高他们的管理会计专业技能和素养为主的方案较为可取。

校企可充分利用学校教学资源,委派在职管理会计到相关院系旁听管理会计课程,也可请相关教授到企业授课,还可将校企作为管理会计专业的实习基地,将有留公司工作意愿的优秀毕业生直接招聘为校企管理会计,同时,也可鼓励现职管理会计参加财政部门举办的相关培训。这样多措并举,使校企管理会计在业务水平和专业素养上有一个较快的提升。

(三)在校企有效推行管理会计工作的应用

根据财政部的有关规定,管理会计的基本框架包括决策与计划会计和绩效评价会计,前者主要解决该做什么,后者主要解决事情做得如何。通过绩效评价,引导甚至改变经理人行为,有助于实现企业目标。笔者认为,由于校企具有必须服务于学校教务和学生生活的特性,所以在项目决策上选择性非常有限。因此校企管理会计应将工作重点放在计划会计和绩效评价会计方面。为有效降本增效,校企应全面推行和应用管理会计。除上所述外,还应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选定管理会计应用主体

与财务会计单一主体不同,管理会计强调多维主体。即管理会计应用主体可以是企业的整体,也可以是各项目的责任中心,甚至可以是全体员工。根据校企的实际情况,校企年度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可以整个企业为应用主体;而学生和教职员工食堂则可以每个食堂为应用主体,也可细化到每个售卖窗口;校巴可以每辆车为一个应用主体,也可细化到每位司机。笔者认为,为了充分发挥管理会计在校企经营管理中的效能,只要有条件碎片化的责任中心,应尽可能地使其核算细化。

2、合理确定各应用主体的各项经济指标

在实施管理会计的过程中应始终坚持融合性原则,即管理会计应嵌入校企相关领域、层次、环节,以业务流程为基础,利用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将财务和业务有机融合起来;坚持适应性原则,即管理会计就是一种个性化会计,校企所处的行业不同,规模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管理会计的应用也应不同。

学生、职工食堂属非营利项目,应设置就餐率指标鼓励各食堂创新品种,降低售价,迎合学生和老师的喜好,保证就餐率的上升;设置百元销售成本率指标,迫使食堂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想方降低釆购成本,设法提高利用率。

餐馆、酒楼、宾馆属盈利项目,则应通过科学方法测算其上座率、开房率、月度、年度利润额(由于校企正常营运每年只有10个月,所以月度、年度利润分列),从而促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准自己的定位,锁定目标群体,发挥自己在校内的优势,降本增效,确保各项经济指标的完成。

校巴可设定进出站准点率、车辆故障率、营运百公里油耗、百元营运成本维修费用率和安全事故费用率等指标,促使车队提高车辆出勤率和正点率,千方百计降低营运成本。

物业管理部门应设立物业出租率、百元营销收入费用率、月度、年度利润额等项经济指标,促进项目责任人改善物业周边环境,提高服务质量,尽量满足租户的正当需求,不断提升物业出租率;减少不必要的费用开支,降低经营成本;以确保利润指标的完成。

3、编制管理会计报告

管理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而管理会计报告则是管理会计提供信息的重要载体,也是管理会计活动成果的重要表现形式。每一会计期间终了,校企管理会计部门应准确及时地向企业负责人报送本会计期间各管理会计应用主体各项经济指标完成情况,为领导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以利企业生产经营计划的顺利推进和各项经济指标的完成。管理会计报告应按各管理会计应用主体的各项经济指标分别编制,并应做到信息详细,汇集准确,报送及时。

4、进行绩效评价,完善激励机制

绩效评价与激励机制是一个问题的两个侧面,没有绩效评价,激励机制缺乏依据,没有激励机制绩效评价形同虚设。

每一会计期间终了,校企管理会计部门应基于管理会计信息,向校企负责人提供绩效评价报告,逐一评价企业计划及各应用主体的各项经济指标完成情况,以及各项计划和经济指标的合理性,同时也应对企业应用管理会计进行评价,对今后如何完善管理会计应用提出建议。

企业实施激励机制的方式是多方面的,目前校企使用较多的有目标激励、奖罚激励和薪酬激励机制。每一会计期间终了,校企负责人依据管理会计提供的会计报告和绩效评价报告,对各应用主体进行奖罚,从而激励员工奋发向上,为实现企业的经营计划而努力工作。

笔者深信,随着各级财政部门不断加强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和政策支持,有广大校企管理会计人员的不断努力和创新,管理会计这一校企经营管理中的新生事物,将会在校企中生根开花,结出丰硕的果实。

猜你喜欢

绩效评价校企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基于BSC的KPI绩效评价体系探析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气象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初探
绩效评价及其政策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