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养老机构PPP项目风险分担与收益分配研究

2020-11-27周春艳

大众投资指南 2020年1期
关键词:养老机构

周春艳

(红河学院商学院,云南 蒙自 661199)

就我国目前人口情况而言,老年人口已经过亿,养老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矛盾的主要因素,而养老机构的数量不足、公立机构住不进、私立机构住不起的供需不平衡也成为了影响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最主要问题。为鼓励社会养老服务业的积极发展,《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指出,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加大财政投入和社会筹资力度,推进养老机构建设[1]。与此同时,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养老机构,各地要根据城乡规划布局要求,统筹考虑建设各类养老机构,鼓励民间资本对可利用的社会资源进行整合和改造,用于养老服务[2]。

一、PPP模式简介

PPP是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为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而构建的双方收益共享、风险共担。它既可以解决政府为建设公共产品服务资金的缺口,为社会资本创造投资收益,也可以将先进的技术与管理引入相关项目建设[3]。

在我国养老服务业引入PPP模式管理运营,既能减轻政府投资压力,降低投资风险,完成养老机构社会融资需求,又能使养老机构完善功能,创新体制,提升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和水平。由此,对于加强公私合营、完善设置特定养老项目体系、推动社会养老产业发展的方面,PPP模式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PPP模式项目的可行性探究

就我国目前的养老形势而言,养老产业的发展情况并不成熟。养老人口与机构设置数量的不对等、机构设置成本过低或不足、机构体制不健全、服务人员数量不足、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等影响因素限制的养老机构的发展和运营。PPP模式的引入较温和地解决了养老机构中出现以上问题,实现了政府投资为主、社会融资为辅的成本运营模式。而PPP模式中带入的国外先进管理理念和经验也让社会资本参与到养老机构设置及运营的每一个步骤中,做到权责明晰和规范化管理。同时,由于社会竞争压力和利益驱使,养老机构会在提升服务质量和优化服务结构等方面加大力度,努力创新管理模式,通过PPP模式导向进行养老服务多元化改进,保证不同层次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得到满足,从而推动养老产业的整体发展。

三、PPP模式的潜在风险因素与风险合理分担

(一)PPP模式的潜在风险因素

PPP项目的风险识别是风险评估与分担的基础工作[4]。养老机构应用PPP模式进行运营,主要存在的风险因素有:

政府干预风险:在项目运营过程中,由于企业自身原因或是社会形势因素,会使国家或当地政府产生不合理的强制性干预或优惠政策实施的滞后,如此一来,势必会影响项目的进程和机构发展,还有民间资本参与的积极性。

行业风险:PPP项目运营过程中遇到的行业风险主要指来自金融机构的信任危机。由于养老产业的公益性较强,加之老年群体的特殊性,让多数社会保险、银行信贷等机构持观望态度,裹足不前。

文化背景风险:在我国,虽然文化多元化发展进程较快,人们受教育程度普遍提升,但大多数老年人受传统文化影响较深,养老理念还停留在“养儿防老”阶段,仍旧希望能够在家享受儿孙满堂,颐养天年。

运营风险:PPP项目的运营风险主要包括资金回笼期加长、收益水平不均衡、服务质量参差不齐、从业人员不专业等。

(二)PPP项目的风险合理分担方式

由于PPP项目是政府与社会资本的合作运营,所以在分摊利益的同时必定要“有难同当”,即合理地分担项目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风险。鉴于项目运营中的出现的政府干预、行业观望、传统观念顽固等风险因素,可适当采取以下分担方式来应对:

政府扮演好管理角色,杜绝不合理干预,解决好由政策原因产生的各种不公平待遇。

共同协商。在项目运营的一开始就确定好双方对于汇、利率的变动问题,解决好通货膨胀的风险,充分发挥政府管理职能,建立健全关于养老机构管理的体制体系,利用好相关法律法规,让社会保险和银行信贷机构参与到运营中来,使社会资本更好地流转,保障PPP项目的顺利运行。

文化背景风险需要双方共同分担。政府和养老机构做好宣传工作,要深入到基层组织和社区中去,尤其是到广大农村地区的独居老人和空巢老人家里去,详细分析新型养老模式所带来的好处,重点建设并完善农村养老服务设施,统筹城乡发展,不断扩大PPP项目的养老服务惠及范围。

在运营风险方面,政府主要把控好社会服务的公共品价格,设置合理收费区间,并与控股人沟通协商,在保证成本的前提下做好价格意外浮动的应对措施。而机构方则应加强对服务品质的要求,定期开展宣教和培训学习,提升行业服务人员素质,以保证满足多类型老年群体的不同需求。

据以上对策来看,在PPP模式的运营中,主要还是公私双方要做好管理协商,发挥各自的优势,取长补短,互相托底,才能够让项目 平稳运行,健康发展。

四、PPP模式收益的科学分配原则

(一)合作、双赢

PPP项目的运营是一项基于“双赢”的合作,既要保障项目的公众利益最大化,也要让企业的社会资本能够回笼,所以必须要做到互相尊重,做好自己分内事,实现双方利益诉求。

(二)均衡投入与收益

在项目合作的过程中,政府与社会资本双方的收益分配应当与其投入和所担风险相对称,以此达到项目收益的均衡分配,加强双方合作信心,保障项目平稳运行。

(三)互信互利,及时沟通

合作的公司双方一定要本着相互信任的基本原则,“人无信而不立”,做任何事情或进行任何合作,都是建立在双方互相信任的基础上。对于项目运行过程中的任何基本环节,双方都应该将信息透明化,多沟通交流,尤其是在收益分配方面,更应该共同协商,避免产生纠纷。

(四)全面考虑、综合考量

在商讨PPP项目运营中的收益分配方式时,公私双方还应该从项目整体性出发,综合各方面因素考量,不要囿于眼前而忽略许多实际投入和使用,在去除了这些影响因素之后再进行利益分配,以此兼顾运营成本细节。

(五)收益分配方法的综合评价

在我国的多个应用PPP模式的养老机构试点实践中,能够相比较而发现Shapley值法相对而言是一种较为有效的分配方法,它不仅综合考虑了多个贡献因素,也兼顾了效率的要求[5]。

由于Shapley值法地分配方式是基于PPP项目中的风险分担,所以对于公私双方来说非常公平合理,并且也是对双方多投入、多产出进行了变相的鼓励。毕竟养老产业属于强公益性的公共服务行业,资金回笼的长期性会让许多社会资本望而却步,此时政府职能部门就需要站出来率先承担风险,加大优惠政策的宣传力度,为社会资本托底,这就调动了社会资本的积极性,等其进入合作后,社会资本也应主动承担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和风险,加快合作进度,保障项目健康平稳运行。由此,在明确风险分担任务基础上的收益分配就可以保障双方利益最大化,实现合作共赢,最终推动养老产业的发展进步。

五、对于养老机构采用PPP模式运营的几点建议

首先,我国已经全面进入信息化时代,而养老产业的发展也应该结合信息技术,探索出新的信息运营方法。例如在养老机构内搭建医疗护理和紧急救助信息平台和终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解决老年人在其中生活时产生的突发状况,使医疗和养老紧密结合,保障老年人的健康与人身安全;再如,在独居、空巢、失独老人等群体中推广能够在家中使用的应急呼叫联网按钮,建设社区老年大学、老年文化服务中心、老年心理健康咨询中心等信息服务模块,满足多样化的老年群体需求,保护其身心健康。而建设集中化的信息处理平台也可以使项目节约成本,提升管理运营水平。间接性推动养老产业科学化发展。

其次,养老机构应用PPP模式运营仍处于试点阶段,并未全面推广,所以在研究机构方面,应该做好典型数据与信息的统计分析,建设PPP项目数据库,使其参与到云计算服务中去,即可作为公私合作的相关经验参考,也可共相关人士研究使用,是件一举两得之事。

六、结语

养老产业在我国属于一个新型的朝阳产业,而PPP模式在养老机构中的运营更是为养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探索思路。PPP项目的应用能够加强政府职能部门与社会资本之间的合作联系,还能够有效地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资源利用率、拓宽企业融资来源。PPP项目是公私双方共同协商的结果,在确定风险共担并均衡分配收益的情况下,双方共同努力,不断创新,共同保持好项目的平稳健康发展,以此来推进养老产业转变发展模式,建立健全养老机构管理体系,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带动相关经济产业的发展,推进全社会共同进步。

猜你喜欢

养老机构
养老生活
养生不是养老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房产与养老
养老之要在于“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