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园林植物养护在动物运动场丰容中的应用探讨
——以北京动物园为例

2020-11-27郭金辉李艳辉崔雅芳

绿色科技 2020年21期
关键词:运动场圈养园林植物

郭金辉,王 争,李艳辉,崔雅芳,苏 雪,李 静

(北京动物园,北京 100044)

1 引言

北京动物园地处北京市中心城区,拥有100多年建园史,占地8.6 hm2,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前身是清农工商部农事试验场,也是中国最早开放的动物园,园内经过多年建设和完善,形成较为完善的水系网络,植物生长条件良好,园林景观多样,动物种类繁多,作为集动物展示、科研科普、保护教育于一体的功能性活动场所,提高和改善圈养野生动物福利是其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之一。目前,加强动物的丰容工作是提高动物福利最好的途径,其中动物运动场是园林植物丰容工作的重要区域,而对区域内园林植物科学的养护管理又是保障丰容工作效果的一个重要环节。

2 园林植物养护在动物运动场植物丰容中发挥的作用

2.1 “丰容”概念

环境丰容,简称丰容,是指通过改变圈养环境来刺激圈养条件下健康的野生动物表现出一系列自然行为的方法。在我国,北京动物园1995年首次提出“丰容”这一概念,并积极尝试此项工作。植物丰容作为丰容工作中一项重要组成,其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被专业人士和公众所认同。

2.2 园林植物养护在植物丰容中的作用

园林养护行业中常说“三分种,七分养”,充分体现了园林植物养护工作的重要性,同时在动物园的植物丰容中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动物运动场植物丰容中会运用到大量的园林植物,或用于模仿动物原栖息地景观,或用于丰富现状植物种类或群落层次,还有辅助丰富动物本性行为或学习行为表现的作用,如觅食花、叶及嫩芽、掩体隐蔽、供攀爬等,为保证植物丰容效果持续发挥,科学地开展植物养护工作更是在丰容工作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 北京动物园动物运动场现状存在的问题

3.1 动物对园林植物的影响

在动物园,无论是草食动物、肉食动物,还是灵长类动物、鸟类动物等,在运动场内都会表现出不同的自然行为,如践踏、抓挠、蹭痒、攀折、啃咬等,这些行为都会对运动场内丰容植物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造成植物死亡,同时还会影响环境丰容的效果,从而降低动物在运动场的生活福利。

3.2 动物运动场本身存在问题

3.2.1 空间利用率不足,动物活动范围小

运动场窄小、环境单一、植物缺少是许多建设年代较久动物园存在的主要问题,除重新对运动场加以改造扩建以外,如何提高现有运动场的空间利用率是动物园管理者、设计人员、饲养员等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如何利用园林植物来提高空间利用率,需要相关人员不断地研究和探索。

3.2.2 运动场土地裸露,园林植物种类少,层次不丰富

由于现状丰容改造困难,土地裸露面积较大,且可供应用的园林植物种类少,使得现有动物运动场的植物种类不多,也造成了高、中、低植物群落中植物种类不丰富,影响丰容效果。

3.3 动物运动场中园林植物存在的问题

3.3.1 植物生长势过强或过弱

运动场内植物生长势强弱明显,有的处于放纵疯长状态,而有的则处于衰弱的边缘。这种情况使得长势强的植物侵占大量生存空间;长势弱的植物逐渐被自然淘汰。这样的生长关系最终会造成运动场内植物多样性的缺失、植物种类的减少。

3.3.2 植物病虫害防治难度大

动物运动场内植物病虫害防治难度大的常见原因有三:其一,由于运动场空间受限,植物密度过大、郁闭度过高,使得部分植物因为不通风、湿度大、光照时间短等不良因素影响易发生各类病虫害;其二,要考虑动物自身安全因素,各类病虫害防治措施无法在运动场内进行直接操作,这也是进一步加重运动场内病虫害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三,公园游览区和动物运动场在病虫害防治时极易出现不同步的情况,使得病虫害防治效果较差。

3.3.3 植物整形修剪方法欠缺

动物运动场一般追求植物自然生长状态或模拟原生境植物层次关系,尽量减少人为干预因素,这就使得园艺化的修剪方法并不太适用这里,只能作为一般性参考,同时运动场植物修剪还要考虑环境、动物、设施及植物本身特性等诸多综合因素,在实际操作上又无太多经验可以借鉴,因而动物运动场植物的修剪方法还属于运动场养护中的空白部分,需要进一步探索。

4 动物运动场园林植物养护的重要性和差异性

4.1 重要性

无论哪一种存在于动物运动场内的野生植物亦或是人工栽植的园林植物,在圈养野生动物的生活环境中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为动物提供了不同生活环境的需要,还不同程度地促进着动物自然行为的表现,但为了保证园林植物的正常旺盛生长和发挥其不同的功能作用,仍离不开科学的人工养护,让园林植物在运动场中的丰容价值充分体现出来。

4.2 差异性

动物运动场的园林植物养护与公园内以景观观赏为目的、以人的审美为标准的园林植物养护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其关注点在圈养野生动物本身,主要是服务营造动物现有生活环境,改善和提高动物福利,同时满足动物个体生长需要。

5 动物运动场园林植物养护方法及要点

一般动物运动场的使用根据不同动物适应性和习性及其使用时间长短也是不同的,按日使用情况划分为全天候运动场和仅白天使用运动场,按年使用情况可分为全年性使用运动场和季节性使用运动场。在运动场园林植物养护时也要根据不同时间使用运动场的特点开展工作。对于全天候或全年使用运动场的植物养护,一般先采取将动物提前串场或回收室内,然后开展适当养护工作;对于白天或季节性使用运动场,可在放动物前或收动物后开展养护工作。

5.1 浇水

重点浇好3个时期的水,即返青水、旱季补水和冻水,其中返青水一般多在2月底或3月初开始至4月上旬植物完全发枝展叶结束,见干见湿,根据植物发芽时间、生长状况控制浇水时间和浇水频次;旱季补水,这里指夏、秋季节因高温引起干旱时,应及时对植物进行补水,以免造成植物脱水或萎蔫,同时也要注意7、8月份汛期出现积水的排水工作,避免造成植物涝害;冻水,主要是为植物安全越冬,在土壤封冻前对植物进行的灌溉,一般时间控制在霜降后立冬前为好。

5.2 修剪

因为动物运动场更注重自然生态,即使是人工营建景观,也是以原生自然栖息地的环境状况为参考进行设计,所以不建议采用园艺化修剪标准。由此笔者建议从3个方面考虑动物运动场园林植物修剪问题,以达到符合动物运动场植物要求:一是园林植物树形的控制,包括树冠大小、枝条疏密程度、树体与丰容设施的距离、以自然树形修剪为主,而且不同动物运动场园林植物修剪要求略有不同;二是对动物损坏植物的修复,包括啃咬、折断、倒伏等,及时剪除破坏部分的枝条培养新枝,无目标价值的及时清除;三是有选择的对目的植物以外生长的杂树进行合理修剪,调整其生长关系和功能需要。

5.2.1 乔木修剪

乔木一般在动物运动场中占据主体景观地位,主要起到提供遮阴、调节小气候、改善小环境的作用。修剪时除剪下枯枝干杈以外,还要对树的冠幅予以控制。其中,软网罩棚的运动场,乔木高度要控制到不超过罩棚,以减少枝条对罩棚的破坏。而对于硬质罩棚的运动场,一是乔木树冠在罩棚内的要控制高度不超过罩棚;二是乔木树冠在罩棚外的,要控制树冠大小以及疏密,以避免折枝断杈压坏罩棚;三是无罩棚运动场,乔木的高度以及冠幅大小的控制更为重要,尤其是对在树体间有很强穿越行为的灵长类动物更要控制树木与树木间、树木与隔障的距离,以避免动物逃逸行为发生。

5.2.2 灌木修剪

灌木是运动场植物丰容中重要的材料之一,可以有效提高运动场环境的复杂程度,促进动物行为表现,所以灌木修剪既要考虑空间利用需要,也要考虑对动物行为的影响。一是从自然角度控制灌木与乔木、灌木与地被草坪之间的比例关系;二是以疏除折枝断杈、枯枝死杈为主,同时调节树冠密度,通风透光,促进灌木生长;三是按丰容设计要求或功能需求考虑修剪方法,或独株成景、或群组成景,或作掩体、或作景观,或供采食、或供攀折等。

5.2.3 地被、草坪修剪

地被、草坪的高度控制是要点,不同地被和草种种类,应根据不同观赏效果或环境要求定期进行修剪,尤其是隔障、电草、围栏周边应控制高度,既要避免阻隔游人视线,又不会造成电路短路保证防护设施的安全使用。

5.2.4 其它园林植物修剪

其它树种指除现状目的植物以外,可以考虑保留和培养为新目的植物的树种。一类是自然生长乔木,以增加运动场遮阴面积或增加植物种类,修剪时考虑干高、冠幅以及安全性等问题;另一类是自然生长灌木,起到运动场目的植物相同的作用,修剪时注意与其它植物的关系、自身体量和丰容需求。

5.3 施肥

按照植物生长不同时期对营养的不同需求进行施肥,主要以春、秋季施肥为主,可以穴施、沟施或施用液体肥等,控制好施肥量或肥液比例,促进运动场内植物的正常生长。对于运动场有展示期限的,尽量避开展示时间段;对于常年在室外展出的运动场,除需对动物进行回收或串笼保证人员操作安全外,施用固体肥料时要深埋,及时浇水,避免动物的翻找、探究等行为,既保障植物不遭破坏,也保障好动物的自身安全。

5.4 杂草控制

指运动场植物生长期间人工去除目的植物以外杂草的措施。这里所指的杂草主要有三类:一是影响动物活动范围的(因生长过快、覆盖面积过大占据动物原有休息、行走等活动场所);二是对动物身体易产生伤害的(有毒、有刺等);三是影响阻隔或防护设施的。其中第一类杂草可进行定期清理,保证动物原有场地的正常使用;第二类杂草应当完全清除,或在有判断能力动物的运动场内适当保留,作为天然阻隔或景观观赏之用;第三类杂草要严格控制高度和数量,减少影响安全阻隔或防护设施,避免安全事故发生。

5.5 病虫害防治

由于在植物生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类病虫害,所以病虫害防治工作也是保证植物正常生长的重要环节之一,而对于动物运动场中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更是重点和难点。为了不影响动物身体健康,运动场内及周边绝对不可以使用化学药剂,避免因采食、周边环境污染对动物造成伤害。这类区域一般常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喷洒生物药剂3种防治方法,其中物理防治包括黄板诱杀、放置诱捕器、杀虫灯、性诱剂捕杀等;生物防治包括周氏啮小蜂、肿腿蜂、花绒寄甲、异色瓢虫等;生物药剂主要有苏云金杆菌、苦参碱等药剂。即使是这三类较为安全的防治手段一般也只在运动场外围区域使用,通过提前阻隔病虫害侵染通道进行预防,以有效降低运动场内植物病虫害的发生。

5.6 防寒

动物运动场内一般有两类植物需要进行冬季防寒,一类是新栽植的植物材料,因为植物根系被伤及、生长势下降、抗寒能力下降、环境未适应等原因;另一类植物本身抗寒能力弱,需要进行辅助保护越冬。根据不同植物类型采取不同的防寒措施,乔木类主要是用防寒布或草绳缠裹树干等;灌木类主要有在茎基部以下部分覆土保温、包裹整个树冠等;地被草坪类主要有防寒布或树叶、干草进行覆盖、覆盖腐殖土或草炭土保温等。对于新植植物一般要2~3年连续防寒,使其逐步适应新环境,对于本身抗寒能力较差的植物要每年进行防寒,防寒工作是否做到位,直接影响到来年这两类植物是否发芽或成活的关键。拆除时一定要清理干净各类防寒物及辅助材料,以免因进食、缠绕、扎伤、磕绊等造成对动物的伤害。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全天候或全年使用的动物运动场,养护人员应当向设计人员提出养护建议,应当考虑尽量减少或避免种植抗寒能力差的园林植物,由于因动物的存在而不能使用防寒物防寒,往往造成植物翌年的衰弱或死亡。

6 结论

随着公众对保护野生动物重要性认识逐步加深,为圈养野生动物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善提供了更多意见和建议,动物运动场作为圈养野生动物重要的生存和生活空间,良好的植物环境为动物营造出舒适且安逸的生活条件,园林植物布局是否合理、生长好坏与否都直接影响着圈养野生动物生活区域丰容效果和生存福利,而园林植物养护在这两方面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园林植物作为丰容的重要材料之一,只有在动物运动场中得到科学、专业及精细的养护,才能为动物园中动物的生活环境改善、模拟原生境生态以及生物多样性展示提供良好的基础保障。园林植物养护在动物运动场中的应用,为动物行为学、动物生态学研究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为圈养野生动物福利的提高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

猜你喜欢

运动场圈养园林植物
大美运动场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探究
圈养羊需做好三点
成功圈养羊做好三要点
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建立园林植物的遗传转化体系
浅析颐和园园林植物景观的变迁与发展
家有运动场
圈养在心中的狼
运动场上笑点多
浅谈园林植物的作用及规划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