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西省农业观光园景观规划设计探析

2020-11-27鹏,王

绿色科技 2020年21期
关键词:观光江西省园区

廖 鹏,王 建

(江西省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江西 南昌 330006)

1 引言

观光农业是发展现代休闲农业的重要内容,是提升农业发展层次,拓展农业发展空间,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收入的有效举措[1,2]。农业观光园作为生态景观的载体,对于区域生态休闲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3]。

江西省地处我国中部地区,地形以江南丘陵、山地为主,是中国重要粮食产区之一[4]。农业观光园作为江西省发展现代休闲农业的主要形式,是当前乡村振兴建设的重点方向。本文对江西省农业园的景观规划展开探讨,以期能对江西省农业观光园区的建设提供可参考性的意见。

2 背景研究

农业观光园景观规划的首要任务是充分读懂场地,对场地各项基础条件进行分析,为后期园区的规划提供相应的依据。

2.1 区域位置

区域位置的分析主要是对园区在全国、省内及区域内所处的一个地理位置,与周边主要城市的位置关系,及区域规划面积大小的概述,表明园区规划的地点位置,设计面积。

2.2 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作为园区内最初的景观形态,在园区建设的初始,应对其进行详细分析。园区规划前期在自然资源上主要包括对生物资源、水资源、农业资源、森林资源等的分析,分析其中需要保护的、可利用的及应重新设计的,为后期景观打造做铺垫。

2.3 气候条件

气候条件决定着园区植物种植的品种选择、景观空间的合理布局等内容。江西省由于省内各地区之间地形地貌差异大,且各地区内易形成小气候空间。省内各地区气候分析上不能一概而论,应深入场地,结合地区气象部分的数据资料,加以分析,准确定位。

2.4 地貌与土壤环境

江西省各地区之间地貌景观独特,土壤环境不尽相同。园区在规划之初应对地形地貌全面分析,初步分析各地块之间的功能布局;对土壤环境的分析上,主要分析其土壤类型与构成,初步形成园区在植物种植,水土保护等规划内容上的方向。

2.5 水电基础设施条件

江西省农村大部分地区水电基础设施落后,原始水电设备的规划上大多只考虑了其功能性,对其美学、生态学等考虑甚少。农业观光园规划之初,对产地内原有的水电基础设施进行调查,分析其可利用性与需要整改的内容,为园区基础设施的构建及景观功能区的打造,做出参考性分析。

2.6 现有交通条件

交通条件也是制约农业园区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园区周边交通条件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园区农业产业、旅游业等的经济利益。现状交通条件的分析,对农业观光园前期的选址规划、后期的发展规划尤为重要。

2.7 人口社会状况

地区内的社会人口是农业观光园的主要客源,对地区内人口社会的分析,有助于对潜在客源进行分析。分析其人口数量,人口性别,各年龄段人口组成,民族构成等。分析不同类型、不同民族人口的不同景观需求,从而对农业观光园景观规划做指导性参考价值。

2.8 建筑

农业观光园在建设之初,需对场地内原有的建筑进行分析,以再利用为设计原则,对可利用的建筑进行恢复性设计。对重点文物保护建筑,进行重点保护性设计,将其打造为园区内的重要节点景观。

2.9 文化资源

江西文化资源丰富,从古至今,包含了庐陵文化、临川文化、赣南客家文化等。地域文化是园区景观表现的重要元素之一,在当下江西省农业园区相互模仿建设的背景下,对园区场地文化的发掘、表现与创新是表现园区独特魅力的重要方式。

2.10 旅游资源

农业观光园在规划之初,应对园区周边及园区内的旅游资源进行全面分析,对于可利用的旅游资源要进行景观规划并加以利用,对于其他产业已形成的旅游资源,园区规划过程中应不予重点打造,避免行业之间的同质化,在产生竞争的同时,造成资源浪费。

2.11 经济与社会发展状况

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对农业观光园的建设具有较大的影响,地区经济发达,园区的建设资金充足;地区社会发展的水平,也决定了农业观光园服务项目水平建设的高低。

3 规划设计原则

3.1 自然生态原则

江西省现有的优势在其保存良好的自然生态,发展的优势也在其自然生态。农业观光园的建设应以自然为原型,合理造景,创造可持续性的生态结构。

3.2 景观多样性原则

园区景观的建立包含了空间多样性的建立、功能多样性的建立及时间动态多样性的建立。空间多样性主要表达的是园区内景观空间层次上的丰富,使园区空间层次丰富,景观搭配合理、美观;功能多样性主要表达的是园区内各项功能设施的完整,满足不同服务对象的功能需求,创造园区景观的整体性;时间动态多样性的建立主要表达的是园区景观随着时间的不同而表现出不一样的景观,达到不同时间、不同条件下,不同的景观风貌,使园区四季有景可赏。

3.3 相宜性原则

对于农业观光园的规划应符合当地城市的总体规划,合理选址与建设,有效的协调城乡的统筹发展,同时园区的建设过程中应统筹考虑场地原有居民及旅游者的需求,协调大众在园区中的定位,做到人性化的设计。

3.4 可持续发展原则

江西省发展观光农业中,应坚持本土农民的需求与文化、景观的保护传承,发展自身特色。在保护和开发的过程中实现动态平衡,创造体现人和自然双重美的农业景观,做到文化、生态、效益的可持续性发展。

3.5 地域性原则

地域的不同,决定了农业观光园设施与活动开发方式的不同[5],园区的发展上应深入挖掘场地的资源与文化,创造出别具特色的农业观光园区,给与游客别样的旅游体验,同时也保护与传承、发扬了场地的地域特色。

4 总体设计

4.1 定位分析

在对园区各项基础条件充分分析的基础之后,需对园区的规划做出准确的定位,确定农业观光园区的规划方向,以充分地发挥场地的价值。

4.1.1 主题定位

园区规划定位中,首先应赋予其规划方向,确定其规划主题。主题中应表达出园区的特色、文化、功能等内容,是园区向外宣传的标语性文字,是游人认识园区的最初印象。

4.1.2 目标定位

园区在进行一系列的基础分析之后,相应的园区各项内容的规划,应开始制定相关的规划目标,包括园区的建设规模、建设时间、产业内容、景观形象、旅游发展情况等,进而有序的发展农业观光园的各项内容。

4.1.3 功能定位

农业观光园的功能决定园区的发展方向,园区发展的过程中应准确定位园区的各项主要功能,确定各项功能的主次地位,配以一定的功能区块,同时组织协调好各功能之间的关系。

4.1.4 形象定位

园区的形象包含了园区的各项内容的介绍,是园区景观规划各项内容的概括。形象的定位是园区前期定位分析的总结,是对园区各项内容规划的提炼,是对总体目标做出的缩影。

4.2 设计理念

设计理念是设计师对农业观光园区进行规划设计的主导思想,是景观设计赋予场地内涵和风格的精华[6]。设计师对江西省农业观光园进行园区规划的过程中应结合各项文化资源、思想,构思出最具体现场地特色的设计理念,表达出园区的文化内涵。

4.3 总体布局规划

江西省农业观光园总体布局上是多样的布局形式,各地区的情况不尽相同,园区的总体布局应结合场地的实际情况,结合场地各项资源优势,宏观把握各项功能区的布置,对园区的景观打造进行总体构思,进而形成园区的大框架。

5 功能分区规划

5.1 功能的设置

江西省农业观光园功能分区的划分上,应依据其主导产业的不同而灵活设置。以农业产业为主导的农业观光园大体功能区设置上可分为:农业生产种植区、农产品收储贸易区、管理服务区、休闲区、文化展示区、科普教育区等,其中生产种植区的面积可设置最大,其它各功能区结合市场的需求,灵活布局;以休闲产业为主导的农业观光园功能分区上应相对丰富,大体可包含:产业农业区、观光农业区、接待区、综合休闲区、度假酒店区、服务接待区、疗养区、科普教育区、产品加工贸易区、文化展示区等多种;以休闲旅游布局为主,各分区面积的划分上根据游客的需求量而定,合理布置,形成园区的特色功能,增强自身的吸引力。

5.2 功能分区的原则

为了合理的组织游人开展各项活动,避免相互干扰,便于园区的管理,江西省农业观光园功能区的划分上应遵循以下原则:性质相似性原则,类似的活动化为一个功能区域;功能辅助性原则,相互之间有联系的区域连接布局;因地制宜性原则,针对场地各处的资源优势,合理布置功能;以人为本的原则,以服务游客为根本,实现美观、高效、便利、安全等的良好活动区域。

5.3 功能分区的要点

农业观光园功能分区的划分上应具有整体性,通过对各个功能的归纳与设置,将相关性的予以在区位上联系、结合,使整个园区似分而合。

各功能分区在整个园区中所占的面积比例应合理考虑,有主次之分,突出主要功能景观区,合理地分析与利用现状特点,结合现有的资源布局功能区,最大化的保护与利用场地原有资源。

6 结论

江西省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业省份,森林覆盖率高居全国第2,境内生态优良、环境优美。在乡村旅游蓬勃发展的今天,传统的农业应顺水而行,结合自身的资源优势、产业优势、文化特色、品牌宣传等,发展各地区特色休闲农业,走绿色发展之路,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观光江西省园区
模拟成真
《江西省志•审计志》顺利通过验收
考了个大的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园区的开放样本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我国商务观光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荡秋千
园区开发Ⅱ个股表现
坐小火车去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