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供一业”分离移交对绿色智慧油田企业后勤服务的影响与对策

2020-11-27常飞龙

绿色科技 2020年22期
关键词:业主大会一业物业

常飞龙

(中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基地管理中心,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

1 研究背景与意义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绿色智能的企业现代化改革取得了巨大成绩。然而,企业办社会问题依然是国有企业发展的障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企既要参与市场竞争,又承担着部分社会职能,很难与外资、合资企业公平竞争。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是加快中央企业改革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是国有企业平等参与市场竞争的必要措施;也是转变政府职能,提高社会资源利用效率的客观需要;分离有利于减少职工因待遇差异而产生的矛盾,维护了企业和社会稳定[1]。

2 油田“四供一业”分离移交基本情况

2.1 住宅小区概况

住宅小区共有5个,均地处乌鲁木齐市,总占地面积53.72万m3,建筑总面积101.26万m3,总住户数5727户。

除一个物业已市场化运作的新建小区外,其它4个小区均为老旧小区,住户共计2199户,老旧小区共有33栋楼房,楼宇建设年限1982~2012年。

2.2 “四供一业”移交业务基本情况

从2007年开始,引入社会资源着手将石油企业开办的学校、幼儿园等移交社会,同期进行“水、电、气”分别与地方水务公司、电力公司、天然气公司并网,实现市场化运行模式。2001年,住宅小区“供暖”系统开始并入热力公司集中供暖管网。

2016年开始制定资产清查、评估方案,然后分别针对供电、供水、供暖、供气、物业、医疗卫生六个方面与省市区国资委、各专业公司等进行细致的接洽、研判,最终在规定的时间内顺利完成“四供一业”的分离移交。

3 油田“四供一业”社会化改革探索与实践

3.1 “四供一业”移交的工作思想

3.1.1 健全推进机制、明确工作思路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建立了职责明确,流程清晰,统筹联动的运行机制;二是明确任务,责任到人;三是强化问题导向,畅通协作渠道,严格绩效考核。四是落实工作思路,为实现“四供一业”分离移交提供坚强保障。

3.1.2 把握政策底线、确保依法合规

一是加强政策的研读和分析,为“四供一业”推进工作提供政策依据。二是做到“一个项目一专报”,严格执行操作流程,确保实施合规有序。三是以“维修为主、改造为辅”把握好维修改造标准,整体推进依法合规。

3.1.3 整体政策滞后,积极主动推进

所属地区“四供一业”政策和维修改造标准于2017年6月底才出台,各接收企业无接收先例,给达成移交意向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为了不影响维修改造可研的确定和专项实施方案的进度,一是在供电、供水项目上执行“先改造、后移交”分离移交方式;二是在供电、供水、供暖的维修改造方面,结合滞后出台的维修改造标准,及时调整维修方案,组织联合审查,及时上报专项实施方案,全力推进,2018年全面完成所有水电暖、物业的分离移交,成为所属地区国有企业分离移交进度实施最快的企业。

3.1.4 把握整体博弈,科学解决争议

运用博弈论的理论研究“四供一业”分离移交过程中各利益主体间的博弈过程,以整体利益最大化为目标,通过合作解决移交与接收之间的矛盾。

3.2 移交过程中难点及解决方案

油田“四供一业”服务收费项目中,水、电、暖收费与市场接轨,居民供暖和物业服务费从个人完全免费过渡到支付费用。

3.2.1 供暖移交

3个小区供暖企业为私营企业,不符合接收政策。经多方努力,创新移交方式,将非盈利的3个小区供暖资产移交高新区政府国资部门,热力企业负责运行维保,突破了移交瓶颈。

3.2.2 物业移交

4个老旧小区物业管理职能和资产移交属地政府,委托区属国有物业公司提供服务,解决了移交过程中存在的瓶颈问题。

3.3 “四供一业”分离移交创效分析

3.3.1 经济效益测算

(1)节省支出:2016年供水、供电、供暖相关设施设备维修费用20.1万元;小区基础设施维修支出203.85万元。年计提折旧571.29万元。2018年减少物业费支出476.57万元/年。合计年减少费用支出:1271.81万元。

(2)移交过程中改造费用支出:四个老旧小区水、电、暖、物业五个项目共拨付6284万元,两个物业项目拨付168万元,合计6452万元。

(3)移交过程中产生的改造投入的静态回收期5.07年。

3.3.2 社会效益

“四供一业”分离移交涉及国家、企业、居民三个层面,这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减少了企业不合理支出,增强了企业专注主业做大做强核心竞争力,为供给侧改革做出应有的贡献。

4 持续推进西北油田"四供一业"分离移交改革对策

4.1 “四供一业”分离移交后制约因素

(1)职工家属区水、电、气、暖收费与市场接轨,用户按政府指导价向专业公司支付;物业服务费从完全免费过渡到自行支付。移交后本着“谁受益,谁缴费”的原则开始收取物业管理费,培养有偿服务意识。

(2)原小区维修由企业承担,由业主自治管理后,容易造成业主对物业服务的不理解。

4.2 推进“四供一业”移交后社区服务

4.2.1 完善业主自治

成立西北石油局5个物业项目的业主大会。业主大会是代表全体业主依据物业管理条例、物业服务委托合同,行使业主自治管理权的业主自治机构,是物业服务的买方。业主委员会代表业主大会履行日常管理事物,完善业主自治的《管理规约》、《议事规则》等规约,对增强业主自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不定期召开业主大会,完成物业公司的重新选聘更换,逐步实现和完善业主自主管理。

4.2.2 提升业主认知

通过邀请律师、行管办公室为业主解读物业知识并释义,帮助业主大会识别业主共有资产,增强整体业主的专业知识水平,明确由业主自行负责的维护维修管理界限,决定共有财产的管理权力和收益,有助于提升整体物业管理水平。

4.2.3 维护业主利益

建立基于博弈视角的业主大会与物业服务企业的合作机制。业主和物业公司“双输”的局面将导致陷入“囚徒困境”,即“业主不主动缴物业费导致物业公司服务不积极,服务品质下降导致业主不缴费”。如果业主和物业公司能够采取合作博弈的方式,双方则能得到最优策略均衡,也就是“及时缴纳费用,积极提供优质服务”。从整体利益出发,形成物业与业主双赢的长期良好发展态势。

4.2.4 发挥协调职能作用

通过微信平台的满意度测评、考评反馈等信息,及时发现物业服务缺陷,积极帮助物业公司提升服务质量;打通业主、物业、社区和国资委之间的信息渠道,提升服务管理的参与度和透明度。

4.2.5 拓展融合式党建

以居民需求为出发点,积极推进与社区、派出所、访惠聚融合式党建,增强联合党建服务水平。通过“一月一座谈”,楼栋管家微信“一对一”服务,稳步提升服务满意率。

4.2.6 完善小区文化建设

创造性的将油田传统文化与物业服务有效融合,畅通物业与业主间的交流桥梁,构建以油田文化为特色的小区文化体系建设。

4.3 互联网+社区物业服务智慧化平台

“四供一业”移交以后,利用智慧社区管理工具,打造社区物业服务平台智慧化,实现精细化管理,提升干部职工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提升互联网+社区物业服务的具体内容包括如下。

(1)建立信息化平台,实现远程管理和线上决策,提高工作效率。

(2)实现服务的即时动态管理,满足职工服务多样性需求。

(3)通过APP建立意见征询反馈处理平台,使管理者在终端能够及时掌握意见的收集、分析、处置、反馈的情况,提升服务质量管理能力。

(4)实现微信平台与电子杂志相结合的宣传报道模式,建立服务文化建设展示交流平台,促进服务文化趋于成熟。

4.4 根据油田员工工作性质提升物业服务

随着业主对生活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需要我们针对油田干部职工工作特性,有针对性的研究制定专项的物业服务标准和特约的物业服务要求,体现物业服务“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例如针对轮班制,家中只有老人小孩的问题,物业可提供定期上门探视、就医、代购、代审车等服务;针对前线值班期间无人居住的住户,实现水电气暖的安全监控等定制服务,额外产生的费用部分,建议企业给与适当的补助。

5 结果与结论

推进油田企业“四供一业”分离移交存在很多不确定性,要顺利实现“四供一业”的分离移交,首先,需要明确博弈双方只有合作才能使双方利益最大化。二是要解决好移交与接收之间 “囚徒困境”非合作博弈中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冲突问题。三是证明非合作博弈的无效率或低效率。四是寻找博弈各方利益的均衡点是解决非合作博弈带来双输结果的关键,通过鼓励合作来解决移交与接收之间的矛盾。油田企业“四供一业”分离移交后,如何保持职工家属区的长期和谐稳定是一个长期性的重要工作,只有培育良好的物业管理服务模式,才能为企业发展建好大后方基础。

猜你喜欢

业主大会一业物业
物业服务
华柴公司完成“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全部协议签订工作
华柴公司完成 “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全部协议签订工作
小区住宅业主自治机构的法律性质研究
三审物业条例:让群众住得舒心
财政部力促铁路等央企剥离“三供一业”
两部门部署国企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
两部门部署国企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
业主大会网络运行模式探究
商业物业经营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