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棉花黄萎病菌致病力分化及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2020-11-26赵曾强孙国清谢宗铭李全胜张国丽

绿洲农业科学与工程 2020年3期
关键词:小种黄萎病类群

赵曾强,孙国清,2,吕 宁,孔 新,谢宗铭,李全胜,张国丽

(1新疆农垦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作物种质创新与基因资源利用兵团重点实验室,新疆 石河子 832003;2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北京 100081)

0 引言

棉花黄萎病是由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Kleb.)引起的土传性维管束病害,该病原菌遗传多样性丰富[1],寄主范围广,存活力强,严重阻碍该病害发生和防治的研究进展,且目前并没有有效的防治措施。不同生态条件下,特别是寄主和地区不同时,V.dahliae致病性变化很大[2,3],其群体结构组成与变化直接影响着病害的发生与流行。近年来不同学者对棉花黄萎病菌的多样性进行了一些研究,但该群体结构一直处于动态变化之中,菌株变异频繁,强致病力菌株扩展迅速。因此,本文对棉花黄萎病菌遗传多样性及致病力分化进行综述,以期为棉花黄萎病菌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棉花黄萎病一般现蕾后开始发病,田间表现最多的为普通型,叶肉间出现不规则嵌状病斑,主脉仍保持绿色,呈掌状斑驳(“花西瓜皮”状)。有时夏季暴雨过后或浇水过后也会出现急性青萎型,多数或全株叶片萎蔫下垂,病叶似开水烫伤状萎蔫,并很快脱落呈光秆。秋季重病株下部叶片脱落,仅在顶端残留少量小叶或又发出新叶,蕾铃稀少,严重影响棉花的品质和产量[4,5]。

1 V.dahliae致病力及致病类型的分化

V.dahliae变异速度快、寄主范围广、品种抗性不一及生态环境的差异等,造成病原菌在形态、致病力等方面的分化。

根据培养特性,可将V.dahliae分为菌丝型、菌核型和中间型,且菌落类型与致病力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一般中间型致病力较弱或中等,菌核型致病力较强[6]。然而宋晓轩[7]在河南安阳发现严重落叶症状的菌系中存在菌丝型,其致病力是菌核型的两倍左右。韩宏伟等[8]对新疆不同地区的72个菌株进行形态学观察及致病性测定,其中菌丝型菌株共14株,弱致病力菌株5株,中等致病力6株,强致病力3株。因此菌丝型菌株也可能存在强、中、弱致病力的分化,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根据症状可分为普通型、落叶型和枯死型。Schnathorst 和Mathre[9]首次根据V.dahliae在棉花上的致病力不同,将其分为落叶型(Defoliating,D)和非落叶型(Non-Defoliating,ND)两个类群。但仅凭症状不能确定病原菌是落叶型还是非落叶型菌系,这还与感病早晚及品种抗病性有密切关系。Pérez-Artés[10]设计特异性引物D1/D2 和ND1/ND2,可以从分子上将两种致病菌类型区别开来。新疆在1999年以前没有发现落叶型菌株[11],且致病力普遍较弱;到2004年时发现有少量落叶型菌株[12];到2008年检测时发现,落叶型菌株已占到待测菌株的40%[13]。说明棉花黄萎病菌群体结构一直处于动态变化之中,菌株变异频繁,强致病力菌株扩展迅速。

2 V.dahliae生理小种的划分

Bredikhina[14]首次将苏联棉花上的V.dahliae分为0、1、2 三个生理小种(表1)。其后,попов,якутиб,касьчненко 等[15]共鉴定出V. dahliae的8 个生理小种:0号小种V1V2V3,1号小种V1+V2V3+,2号小种V1V2+V3+,3号小种V1+V2+V3+,4号小种V1V2V3+,5号小种V1+V2V3+,6号小种V1V2+V3,7号小种V1+V2+V3(V+为毒性基因,V 为无毒性基因)。我国学者根据10个菌系在海岛棉、陆地棉和中棉三大棉种9 个棉花品种上的致病力不同,可将其划分为三个生理型[6],但没有明确的生理小种划分:生理型I,致病力最强,陕西泾阳菌系为代表,对三大棉种都有严重感染;生理型II,致病力最弱,如新疆和田及车排子菌系,对三大棉种感染都很轻,但根据近年来的研究[11-13,16]和调查发现,新疆棉区强致病力菌株扩展迅速,截止2008 年时,中强以上致病力菌株已占待测菌株的80%以上;生理型III,致病力中等,如河南安阳、河北栾城和永年、辽宁辽阳、江苏丰县、四川南部和云南宾川等菌系。由于V.dahliae变异速度快、各地使用的鉴别寄主不一等原因,目前没有统一的划分标准。

另一种致病性分化(Pathogenic variation)的划分方法是将来源不同的V.dahliae群体分为两个生理小种,由效应基因Ave1的存在与否决定。Ave1对含有抗病基因Ve1的番茄或含有与Ve1同源抗病基因Vr1的莴苣是无毒的[17,18]。这些抗性基因在很多植物包括一些茄科植物中是保守的,生理小种1 侵染含有抗性基因Ve1或Ve1同源基因的植物,植物编码模式识别受体识别到小种1的毒性基因Ave1的编码产物就会触发防卫反应;相应地,缺乏Ve1抗性基因的番茄和拟南芥则对生理小种1 表现高度感病[19]。相反,生理小种2则不含效应基因Ave1,因此含有抗性基因的Ve1植物对其也表现感病[20,21]。生理小种2寄主范围广,遗传多样性丰富,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22]。研究者利用引物对Tr1/Tr2和VdR2F/VdR2R可将来源不同的V. dahliae分为两个生理小种,其中检测的100 株来源于棉花上的菌株属于生理小种2[22]。

表1 前苏联棉花黄萎病生理小种划分[14]Table1 Cotton Verticillium wilt physiological division in Soviet Union[14]

3 营养亲和群研究

营养亲和群(Vegetative Compatibility Group,VCG)是指两菌株交融合并交换细胞质的遗传能力,传统上主要利用VCG 分析V. dahliae遗传多样性。Puhalla[23]首次利用nit 突变体技术对V.dahliae进行营养亲和型研究,将其划分为16 个营养体亲和群(VCGs)。随后Joaquim等[24]采用不能以硝酸钠为唯一氮源正常生长的nit 突变体亲和技术,将Puhalla所划分的16个VCGs重新划分成4个。利用VCG技术可将不同寄主和地理来源不同的V.dahliae分为5个 营 养 亲 和 群(VCG1,VCG2,VCG3,VCG4 和VCG6),后来又根据菌株互补的活力和频率分为不同的亚群(VCG1A 和VCG1B,VCG2A 和VCG2B,VCG4A和VCG2B)[24]。落叶型和非落叶型菌株属于不同的VCGs 类群,棉花黄萎病落叶型菌株属于VCG1A,非落叶型菌株在VCG2A 和VCG4B 都有存在[25],VCG类群与致病力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我国学者也对棉花黄萎病菌营养亲和群进行了大量研究。李延军等[26]利用nit 突变体技术首次对来自我国15个省(市)的66个分离菌株进行亲和性研究,将这些菌株分为两个类群,落叶型和非落叶型分别属于不同的类群。顾本康等[27]对江苏不同年代的100 个菌株进行亲和性测定,发现有6 株能与来自美国的落叶型T9产生亲和反应,属落叶型,其余均为非落叶型。吴献忠等[28]利用VD8、T9和Pu⁃halla的标准菌系做对照,对山东的代表菌株进行营养亲和性研究,将VD8、SD13、Puhalla的标准菌系和T9划分为一个亲和群,其他为另一亲和群。王克荣等[29]将来自全国不同年代的213 个供试菌株,划分为5个营养亲和群,其中Ⅰ群为落叶型,80年代保存的45 个菌株,只有2 个属落叶型菌系,而1997 年以后采集的168 个菌株中有163 个菌株为Ⅰ群,划在落叶型菌系内,表明落叶型菌株在江苏和黄河流域普遍存在。2000年时霍向东等[11]对来自新疆主要植棉区的30 个棉花黄萎病菌株和4 个对照标准菌株进行了致病性分化和营养亲和性研究,可将测定的34 个菌株分为两个类群,在新疆没有发现落叶型菌株。

4 分子生物学技术

V.dahliae的VCG 亲和群在群体遗传结构中可以代表一个独立的遗传群体,在分子水平上,不同的VCG 具有明显的DNA 多态性,在同一VCG 亲和群中也存在遗传多样性[30]。因此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能揭示更多的V.dahliae遗传多样性。限制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随机扩增片段多态性(RAPD)、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简单重复序列(SSR)及简单重复序列区间扩增(ISSR)等分子标记技术被用于鉴定病原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研究病原种群的演变及种群基因水平转移等[31]。利用AFLP、RFLP 技术分析V. dahliae遗传多样性,聚类发现与VCG 亚群具高度的相关性[32],无关地理和寄主来源,与致病力强弱也有一定的相关性,但RAPD有时会产生相反的结果[33]。例如,朱友勇、马峙英等[34,35]利用RAPD 技术对棉花黄萎病菌菌株进行聚类分析,发现聚类类群与致病群相关性不大,与地理来源有一定的相关性。

朱荷琴等[36,37]对我国不同省市的167 个黄萎病菌菌株进行致病力测定及基于SSR 和ISSR 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SSR 聚类类群与菌株的致病力强弱没有相关性,与地理来源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而ISSR分析聚类类群与菌株的致病力存在明显的相关性,新疆菌系与内地菌系亲缘关系较远;可将菌株分为强、中、弱3 个致病类型,新疆菌株为弱致病力菌株。毛岚等[15]对我国20 个省市的棉花黄萎病病菌进行ISSR指纹图谱和营养亲和性鉴定,结果表明可将60 个供试菌株分为两个遗传群体和三个营养亲和型,遗传群体和地理来源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三个营养亲和型类群和致病力具有一定的相关性。ISSR可以揭示比RFLP,RAPD,SSR更多的多态性,操作简单,特异性强,实验稳定性较高。

5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了解病原菌遗传多样性、群体结构组成、致病类型分化及分布情况是防治该病害的关键,是病害风险评估的前提,对指导抗病育种工作及合理布局抗病品种具有重要意义。V.dahliae寄主范围广、变异速度快及生态环境的差异等,造成病原菌在形态、致病力等方面的分化。但陆地棉抗病品种缺乏,且使用的鉴定品种不一等,使得棉花黄萎病菌仍然没有统一的生理小种划分标准。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日新月异,充分利用现代生物学技术研究V.dahliae遗传多样性及致病力分化,掌握病原菌种群群内基因变异程度,对棉花黄萎病菌种类鉴定、提高统防统治水平及现代分子育种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小种黄萎病类群
棉花GhIQM1基因克隆及抗黄萎病功能分析
山西省古交市大豆胞囊线虫新小种X12分布调查
全球首个作物黄萎病菌资源和基因组数据库正式上线
科学家发现防治棉花黄萎病的新型抗菌蛋白
睡莲花开色香全
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生境土壤动物群落的组成及多样性
开心节日
薏苡种质资源ISSR分子标记筛选及亲缘关系分析
苗圃国槐林和沙棘林春季大型土壤动物群落格局差异
云南咖啡锈菌小种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