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目标护理措施对急诊护理质量及护患纠纷的影响

2020-11-26熊佳丽

关键词:护患急诊科纠纷

熊佳丽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江西 南昌 330006)

急诊科是收治急危重症患者的主要科室,医疗和护理工作量和工作压力都相对较大,若护理措施不合理,则会影响患者的疾病治疗效果,甚至诱发护患纠纷问题,随着人们医疗保健意识的增强,护理工作的重要性也得到了广泛关注。本研究对目标护理措施对急诊护理质量及护患纠纷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2019年1月~12月急诊科收治1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89例,女71例,年龄18~76岁,平均(48.4±24.2)岁,发病时间1 h~2 d,平均(12.6±10.2)h。依据不同护理方案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80例,且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模式护理,实验组行目标护理模式,具体措施:(1)目标的制定,依据患者实际情况和常见护患纠纷原因确定护理目标,并研讨相应的护理对策。(2)护理分层管理。明确护士长、副护士长和责任组长的工作职责,实施分层护理管理,按照APN连续排班模式对各个班次的护理人员进行均衡分配,新老护士搭配,以保证工作效率和质量。(3)护理培训。针对护理人员实施系统的强化培训,对于低年资、临床经验减少的护理人员,开展心脏除颤、留置静脉针和胸腔穿刺、心电监护、心肺复苏等操作流程的培训。(4)优化护理流程。通过分诊台的设置逐步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护理人员保证热情认真服务,提高分诊效率和准确性,保证患者抢救治疗的有效性。(5)制定临床护理方案。针对危重急诊患者制定和实施护理方案,启动绿色通道,先抢救后挂号,确定首诊责任制,准确书写护理文书,降低护患纠纷风险。(6)加强护患沟通。护理人员主动安慰和问候患者,减轻不良情绪的影响,通过语言和非语言方式与患者沟通,改善护患关系。

1.3 观察指标

通过《护理质量考核表》对两组患者护理后,应急能力、护理规范执行、风险评估、规避纠纷、基础护理、服务态度等方面护理质量评分情况进行对比,满分100分,患者评分越高,则护理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本研究所得数据加以处理分析,计数资料表示为率(%)表示,应用x2进行检验;计量资料表示为均数±,应用(±s)表示,采用t检验。若P<0.05则代表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实验组患者应急能力、护理规范执行、风险评估、规避纠纷、基础护理、服务态度等方面护理质量评分结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对比统计学意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比较[分,±s]

表1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比较[分,±s]

组别 例数(例) 应急能力 护理规范执行 风险评估 规避纠纷 基础护理 服务态度实验组 80 96.5±4.4 94.5±3.8 95.3±4.4 92.5±3.7 90.4±3.4 90.6±3.6对照组 80 80.2±4.2 79.4±3.5 76.7±5.3 78.4±4.2 76.5±4.6 79.5±5.2 t 23.968 26.143 24.151 22.531 21.735 15.698 P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3 讨 论

急诊科是护理风险相对较高的科室之一,多数患者对于自身突发疾病缺乏身心准备,因而容易出现恐惧、紧张和烦躁等不良情绪,若医护人员护理措施不得到,则会影响治疗效果,甚至诱发护患纠纷问题。目标护理措施则能够以护理结果为导向,制定和实施急诊护理服务方案,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基础技能和实践能力,从而保证护理服务目标的有效达成,并对护理服务过程中各项潜在不良因素进行有效控制,通过心理疏导措施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和应激状态问题,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安全感,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保证急诊医疗护理工作的有效推进。

猜你喜欢

护患急诊科纠纷
超声技能提升对急诊科住院医师能力提高的影响
护患沟通:妇科护理工作中具体应用探讨
精益A3管理工具在提高STEMI患者绕行急诊科直达导管室的应用与探讨
急诊科护士分层培训的实践与探索
重症监护室护理人文关怀在护患沟通中的作用
现代护士在护患纠纷中的心理应激及对策
误帮倒忙引纠纷
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纠纷
在芬兰遭遇遛狗“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