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效应分析

2020-11-26刘慧云李延飞贾清显

时代经贸 2020年29期
关键词:股票市场货币政策调整

文/刘慧云 李延飞 贾清显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对内改革的深化,中国的金融市场也愈加复杂和难以管控。资本经济市场的不稳定影响着股票市场的发展,为了保证我国资本市场健康稳定的发展,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工具非常重要。在资本市场中股票市场复杂多变,货币政策工具是调整股票市场的主要方式之一。因此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研究就显得意义非凡。

一、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效应分析

货币政策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调控经济的政策,它通过改变市场货币供给量为手段,从而达到平稳经济运行和提高社会就业率等作用。在众多的货币政策中,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和公开市场业务共同组成了最为有效的三大政策工具。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股票成为了一种新兴的金融产品形式,从起始在上海交易所成立开始,它以一种高发展速度而更趋向于完善化。伴随着这些变化历程,股票市场在企业内容融资结构以及市场经济的调控上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调整基准利率对股市的影响效应分析

货币政策对市场利率的调整会波及到股票市场的变化。央行对利率的调整是为了帮助金融市场发展。长期来看,投融资模板的不断扩张也奠定了它们在金融机构中的地位。这表现出执行利率市场化对于企业来说降低了投融资的风险。然而,任何事物在推行期都会有双面性,短期来说,央行对利率的调整也会存在不利的影响。其中最明显的是,利率上调的基础是对于市场上应有的供求量是由买卖双方自行定义的。这代表着政府在制度上有相应的松懈,那么对于利率水平的“保质期”就有可能反弹到未调整之前的状态。

(二)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对股市的影响效应分析

通过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影响股票市场的机制是控制资金供给,从而间接影响股票市场的发展。当中央银行调高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手中用于向社会发放贷款的资金量便会减少,人们用于股市投资的钱便会缩减,这就抑制了股市的过快发展,从而避免股市泡沫的出现。当调低存款准备金率时,意味着商业银行上缴中央银行的资金量变少,此时市场上的货币供给更加充沛,从而将刺激疲软的股市发展。总的来说,存款准备金率和股指之间的变动关系呈现出相反的态势。

(三)公开市场业务对股市的影响效应分析

相比较于别的货币政策工具来说,公开市场业务在政策制定和执行效果上比其他政策效果更为突出。有价证券是公开市场业务的作用主体,展开主体活动行为的是中央银行,具体内容是中央银行通过买卖一定数量的有价证券,从而进一步控制流入市场货币供应量的活动。与一般性质的购买或售出证券实现盈利的目的不同,其主要目的是通过购买业务向市场上输送货币,通过售出证券业务减少市场上的货币供给量。相比较而言,公开市场业务的规模形式整体上都是由央行来确定的,因此它具有很强的灵活变化性。随着金融机构在经济中运行的变动,央行可以不间断的调整和操作,以便更好地使市场趋于稳定。

二、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效应存在的问题

(一)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彰显作用甚小

随着当代经济的不断发展,在相关政策和自身知识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人们分配资产方面拥有更多的选择权。在国家调控的整治下,趋于利益方面的考量,国有银行因自身发展的需要逐步靠近金融市场的具体实践过程,在某种程度上使政府经由国有银行在金融方面获得的资源有所降低。当这个问题开始显露时,政府层面便开始采取相关调整措施,从而出现了国有银行机制化改革-降低相关利率-分流消费者存款-刺激居民开支。然而,每次降低利率都被股民们当作股价发生变动的暗号,虽然居民储蓄额呈现有所降低的趋势,但商品的价格并没有上升,市场经济活动没有发生较大的变化。

(二)股票市场投机收益的存在使相关货币政策背道而驰

商业银行贷款渠道的完善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货币政策的有效落实,人们习惯在国有商业银行办理贷款。然而由于其内部建立的鼓励机制不完备,导致贷款责任担保形式过于严重,因此造成了银行“惜贷”局面的出现。从拉动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国家层面调整了相关文件,支持金融类相关机构放宽个人消费贷款额度,这在某种程度上就造成了个体户贷款额度不断上升,这使得个体户将银行贷款用于炒股的情况屡见不鲜。基于该类情况的存在,一旦企业贷款和个人贷款的资金集体涌入股票市场,那么就会造成股价的非正常变动。因此货币资金投机现象的增加,会导致大量的资金转入虚拟产业领域。

(三)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会在调整股票市场的过程中受到影响

我国货币政策最重要的目标是保持商品物价的稳定,因为股票价格的波动对保持商品物价的稳定具有巨大影响作用。由于财富效应的存在,股票价格的急剧增加在某种程度上会导致商品和服务价格的上涨。这是因为股票价格的变动会误导市场的价格信号,因而进一步导致实体产业中的资源分配不足。股票价格的来回波动存在很大风险,它的不规则波动会引起金融行业发生一定的经济动荡。以往经历表明,如果股票市场泡沫效应存在较长,那么它最后爆发的影响就越大。因此,在股票市场发展的某些紧急情况下,中央银行对控制货币总量并对经济形势做出迅速反映的能力越来越力不从心。

三、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效应提升路径研究

(一)以高效率的股票市场为支撑,增强股票市场的货币政策传导功能

货币政策与股票市场之间传导渠道的有效性至关重要。传导渠道的有效性主要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方面是股票市场上现行的制度和措施。合理科学的规章制度能大大提高股票市场的工作效率,加强对股市的监督和管理能较大程度的从根源上消减泡沫经济的出现。另一方面则是股票市场上信息传达的高效性,加强对股市信息透明化的制度建设,能让投资者能第一时间了解市场的动向,从而快速反应,做出相应的投资性行为。因此高效的传导机制是最为有效的放大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影响效果的政策之一,其意义重大。

(二)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合理统筹有限资源

利率市场化改革能有效提高资本市场的运作效率。其市场化改革变化必将导致汇率发生直接变化。汇率的变化会影响两国直接的贸易活动,从而影响国际收支平衡,这增加了币值不稳定性。对此要加大力度促进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合理利用资源,极大程度的促进经济发展。与此同时,利率的市场化改革进程有利于我国在国际交往中更加独立,能保证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三)提高货币政策广度和透明度,稳定市场预期

提高货币政策的广度和透明度意义重大。首先,应该有一套合理、公开、公平的信息共享制度,以保证信息的真实有效性。其次,提高利率管控的透明度,利率的调控行为受到市场的督促和监督,强有力地避免了误导大众的虚假信息的出现。最后,加强风险的防控意识,以保证稳定的市场状态。

猜你喜欢

股票市场货币政策调整
两次中美货币政策分化的比较及启示
全球高通胀和货币政策转向
夏季午睡越睡越困该如何调整
工位大调整
货币政策与股票市场流动性的互相关关系研究
货币政策与股票市场流动性的互相关关系研究
沪指快速回落 调整中可增持白马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基于协整的统计套利在中国股票市场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