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位优秀质量经理必备的7种能力

2020-11-26

中国纤检 2020年8期
关键词:审核员经理人计划

一位优秀的质量经理人需要掌握哪些能力?

1.全面的质量理论知识。质量经理人必须深入研究质量管理的科学理论,把握世界质量管理的发展趋势,了解本行业质量标准的最新成果。质量经理人对质量知识的掌握是全方位的、全面的、永无止境的。此外,对各种质量体系应有深刻的认识,并有质量体系认证、维护等方面的丰富经验。

2.质量认证知识。质量认证体系知识其实就是质量专家理论的具体化,是企业质量管理活动的总结,也是有关质量理论与实践的系统化、程序化。质量经理人必须了解ISO 9000、ISO 14000等质量认证体系和我国及欧盟的质量认证体系。

3.现代管理科学知识。质量经理人要掌握的管理方面的知识是相当广泛的,既有现代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又有现代生产管理技术,还应掌握最新的知识与成果。

现代管理理论一般有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运筹学等。

A.系统论。系统的思想古代早已有之,而科学的系统论则是由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郎菲于20世纪40年代创立的。在系统理论高度发展和成熟的基础上产生了系统方法。系统论主要有以下几个基本观点:a.相关性观点;b.有序性观点;c.整体性观点;d.动态性观点。

B.信息论。信息论于20世纪40年代由美国著名数学家首创。随后便广泛进入物理、化学、生物、医学、人工智能、社会经济和管理科学领域。信息论的产生是和人们为了解决如何能更准确、更迅速、更经济地传递信息的问题联系在一起。

C.控制论。如果说系统论侧重于对系统的结构和运行规律的研究,追求对系统的合理建构和最优地实现整体目标的话,控制论则侧重于研究施控主体对受控系统的影响及影响的方式和规律性,追求对系统的适时调控及其方案的最优实施。

D.运筹学。科学的运筹学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50年代以来,运筹学得到快速发展,并产生许多分支。如规划论、图论与网络分析、排队论、存贮论、对策论和决策论等。运筹学是决策机构在对其控制下业务活动进行决策时,提供以数量化为基础的数学方法。

4. 现代生产管理技术。以准时制生产方式、物料需求计划、制造资源计划及企业资源计划为代表的现代生产管理技术正日益成为现代企业管理技术,影响着整个企业的运作,当然最重要的影响就是生产管理与质量管理,质量总监必须掌握这些技术,以便和生产总监一起对生产过程的质量进行控制。

A.准时制生产方式(JIT)。准时制生产方式(Just In Time system)是20世纪70年代在日本首先创立,随后在欧美国家广泛应用。准时制生产方式有两个战略目标:增加盈利和提高公司的竞争地位。

B.物料需求计划(MRP)。物料需求计划(MaterialRequiring Planning,MRP)是20世纪60年代产生的存货管理方法,它是利用计算机编制材料物资需求计划的一种方法。

C.制造资源计划(MRP2)。其基本思想是要将企业的材料需求计划与所有其他与生产经营活动直接相关的工作、资源及财务计划连成一个整体,实现企业管理的系统化。

D.企业资源计划(ERP)。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一些跨国经营的制造企业开始朝着更高的管理信息系统层次——ERP(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 ERP)迈进。

5.数学及统计知识。A.数学统计知识。与质量相关的数学统计知识主要包括三个重要的分布,即正态分布、二项分布及泊松分布;两项分析即回归与相关分析、方差分析以及假设检验。B.统计工具及技术。常用的统计工具和技术:行动计划,关联图,KJ法,比较法,集思广益法,因果法,控制图,数据表,过程决策程序图,箭条图,直方图,排列图,散布图,系统图,矩阵数据解析法等。

6.卓越的创新能力。A)创新能力的构成:良好的记忆力、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严谨的抽象力等。B)质量创新的基本内容:(a)创新能力首先表现在技术创新上;(b)创新能力还必须表现在管理创新上。

7.出色的管理能力。质量经理人必须有出色的管理能力,带领整个质量部门完成质量管理的职责,实现企业的发展战略及质量管理战略。质量经理人出色的管理能力体现在其计划能力、领导能力、激励能力及控制能力上。

A.计划能力。计划能力是出色管理能力中最基本的一种能力。它实质上是对质量管理系统经由思考、策划、判断与计算,从而制定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所要达到的质量目标及所采用的程序和方法,以此作为执行的依据的能力。

B.领导能力。一般认为领导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a)完成组织目标,即完成上级和组织交给的任务;(b)尽可能地满足组织成员的需要,包括物质和精神的需要。

C.激励能力。

D.控制能力。

链接:认证人员应具备哪些能力?

审核和认证活动的实施是靠人来完成的,如审核员、认证方案和认证规则的制定人员、认证决定人员等。可以说,人在认证活动中是第一位的,认证机构要确保认证的质量,具备认证能力的人是认证机构的重要资本和财富。认证的本质属性是提供信任,而这份信任的基础是审核人员能够理解审核的特征,并能遵循审核原则开展审核活动,认证的公信力一直是政府、社会、客户组织、相关方、认证机构最为关注的问题,而影响认证有效性的因素中,人员能力又是其中最核心的问题。理解审核员的能力构成,可使认证机构培训、评价、选择审核员时做到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

审核员的个人行为应符合哪些要求?审核员应具有符合人类公德的良好的思想品质和是非观,应保持公正性、客观性、诚实正直;应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应依据证据说话,不做虚假不实的评价和结论;审核员应该珍视自己的工作身份和地位,并对自身的知识、技能以及形成的能力,有正确和清醒的认识,以便在工作中时刻保持真诚和谨慎的态度。

审核员的个人行为包含哪些期望?对管理体系认证活动参与人员行为的期望,包括有道德、思想开明、善于交往、善于观察等,即审核员应保持公正性、客观性,应思想活跃、观察敏锐,具有一定宏观性的分析、认知能力等等。

审核员应掌握哪些通用知识和技能?审核员开展审核活动时,因受审核组织的不同而显得复杂和多样,因此审核员应具备一定的通用知识和技能。通用知识包括:合格评定基础知识;认证认可法律法规知识;管理体系认证基础知识;审核技术基础知识;质量管理工具基础知识;管理学基础知识;业务管理实施的知识;客户产品和服务、过程和组织的知识;客户业务领域专业知识;科学研究与教学的知识。基本技能包括:沟通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形成完整证据链的能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审核的能力;信息收集、汇总和整理的能力;评价的能力;自我管理能力。

审核员应掌握哪些特定知识和技能?对于从事各类认证审核的审核人员,还应具有与其认证领域相关的特定的知识和技能要求,这类技能要求往往与某一认证领域所划分的“技术领域”有关。由于技术领域的复杂性和广泛性,审核员的特定知识和技能主要依靠长期工作的实践和积累获得。在开展审核前,可在审核方案中对审核员的专业能力提出细化要求,以便为审核前的专业引导和审核组的专业配伍提供信息。

猜你喜欢

审核员经理人计划
论提升收银审核员岗位职责意识的方法策略
如何提升收银审核员的岗位职责意识
暑假计划
你是否知道审核员的十条规则?
学做假期计划
学做假期计划
Learn to Make a Holiday Plan学做假期计划
经理人的六大变化
上海质量体系审核中心招聘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