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体系研究思路分析

2020-11-26

时代经贸 2020年15期
关键词:财务预算会计核算财务

赵 青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起步相对较晚,在财务水平和管理体系上还存在严重不足。事业单位是我国特有的组织形式,依赖财政拨款生存,有全额拨款、差额拨快、自收自支等几种形式。与企业单位相比,事业单位生存压力较小,财务观念滞后,财务规则和会计准则不健全,内部管理松懈。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国际地位与日俱增,事业单位现行管理制度已无法适应时代需求。为谋求长远发展,事业单位转型在所难免,必须由原先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向现代化管理体制转变。财务管理是事业单位生存发展的根基,体制转变财务先行。各事业单位领导和财务管理人员要及时更新落后的财务观念,转换财务管理思路,构建科学完善的会计核算体系,妥善处理会计核算中的常见问题。

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现状分析

事业单位是夹杂在公务员和企业单位之间的特殊机构,既承担政府职能又兼职部分企业功能。趋向于公务员性质的事业单位主要从事管理工作,没有经营收入,完全依靠财政拨款。兼职企业功能的事业单位能依靠市场取得部分收入,不必完全依赖拨款。不同的资金来源决定了事业单位与企业单位在财务管理方面的不同。当前,我国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财务观念滞后

受特殊体制影响,事业单位没有企业单位的生存压力,单位职工可按国家政策享受各种补贴待遇。缺少了竞争压力,相关工作人员的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严重受限,依赖性强,不能正确认知市场竞争,更不愿参与其中,不会科学理财。近年来,事业单位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多数省市都在2019年年底前完成了合并转型。传统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制严重滞后,无法适应合并后新单位的管理。很多地区都已着手对财务管理体系进行改革,但多数只涉及周边,没有染指核心内容,更没有构建出科学完善的新体系。多数转型后的事业单位还以计划经济为主要管理模式,主要生产精神产品和提供公益服务,面对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时,成本费用配比相对含糊不清,费用计量和摊销难度较大。

(二)内部管理松懈

内步管理松懈是事业单位长久以来饱受诟病的主要原因。整体管理制度的不严谨直接导致财务制度漏洞百出,财务预算编制与现实严重不符,实际支出与财务预算出入巨大。人为因素干扰严重,财务数据失真,巧立名目套取财政资金,专款专用如同无物,使得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难以顺利开展,拆东墙补西墙的状况频发,是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绊脚石。从2007年至今,会计体制经历了多次变革,伴随改革的日渐深入,各种问题浮出水面。为妥善应对各种问题,必须科学预测会计未来发展的方向趋势:一是会计模式。以国家实际经济状况为基础,逐步向国际化靠拢,最终实现并轨。当遭遇重大国际突发事件时,要有强有力的自我保护能力,能有效将风险隐患对事业单位的冲击降至最低。二是工作职能,逐步用会计预算替代会计核算的主体地位。三是会计结构。将单一的二重结构转变为多元化结构。四是加强理论研究。及时更新会计理念,面对基层开展会计理论和实证研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用理论研究指导实际操作。五是会计实践。用会计规范约束会计行为。事业单位具有履行国家公益职能、提供公共服务的重大责任,是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事业单位从政府才能获取资金并将其转化为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具有公益性特征,因此必须做到专款专用。

二、强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前提条件

(一)做好摸底工作,掌握实际情况

事业单位要想做到会计核算真实有效,就必须做好摸底工作,彻底清算单位各项资产、真实了解单位财务状况。各事业单位在清算资产时要覆盖实物资产、资金资产、债权和债务。如果清算不全面、数据不真实,那会计核算将如海市蜃楼遥不可及。在实际清算过程中,各单位可将盘点后的资产重新评估按当前价格入账,账目要与实际相符,将实际净资产作为注册资本。

(二)建立完善各项财务制度

财务制度是财务行为的准则,是约束财务行为的工具。健全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是事业单位内外部有效经济联系和财务工作顺利进行的保障。财务管理内容纷繁复杂,涉及制度、条例众多,主要包括资金资本管理、流动资金管理、预算管理、投资管理、利润管理等内容。各项管理制度还应细化至全部环节,如利润管理还包括利润分配方法、分配比例、分配标准等。

(三)设立监督机制

责权不清晰、管理不作为是事业单位管理中的常见问题,有的单位甚至连上级主管部门和下级分管部门都搞不清,财务管理更加混乱不堪。管理缺失使得很多原本风光无限的事业单位逐渐落魄衰败,监管监控的空白为各种违规违纪行为滋润了土壤。因此,事业单位要想提升财务工作就必须设立独立的监管部门和监督机制,用法律法规约束财务行为,防范于未然。

三、如何提升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建立科学的会计核算体系

(一)及时更新财务理念

摒弃传统老旧的财务理念,树立科学的财务管理意识是提升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各事业单位管理者要积极转变管理理念,将粗放型计划经济管理模式转变为细致型的市场经济模式,建立理财意识,不再完全依赖于财政拨款,拓宽经济来源,逐步走向市场经济。现阶段,事业单位改革不断深入,这对单位管理队伍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管理者要有与时俱进的意识、不断学习新的财务知识,不再以财务核算为工作主导。细致分析单位实际资金成本和资金结构,用财务预算替代核算的主导地位,增添新的工作内容,将追求公益转变为同时追求公益和经济效益,不断探究市场经济可能带来的影响和风险。

(二)强化会计预算体系的发展趋势

不同的历史时期,对经济制度和财政管理的需求各不相同。为满足发展需要,预算会计制度会按时代特征调整改变。现阶段,预算组织和制度体系相对比较完善。预算会计体系是按组织结构建立的,是与预算体系相匹配的纵向会计体系。随着预算会计改革不断深化,事业单位财务核算也发生了巨大改变,之前用于购建固定资产和工资福利的预算资金由财政主管部门划拨变为国库单一账户划拨,其表现形式由原来的资金形式变为收入增加和非货币性资产增加。对非营利性事业单位而言,会计发展发现应向社会非营利组织靠拢。

(三)加强内部管理

加强事业单位内部管控是建立完善财务评价体系的前提。各事业单位通过内部控制平衡单位收支,打造集社会监督、政府监督、内部监督于一身的监督管理体系。赋予财务相关人员监督职能,强化监督部门督导力度,实现财政部门、税务部门和审计部门的同时监管。通过监管保证会计预算信息真实准确,资金统筹安排高效使用。各事业单位要严格执行国家各项财务规定,并以此为基础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内部控制制度和治理制度,建立科学有效的财务评价体系,提高单位预算执行能力。

(四)提高监督职能,实现资金效益最大化

强化财务督职能可从以下几点入手:一是严格准守部门预算,坚持执行规定流程。单位在编制财务预算时,各基层部门也要编制部门财务预算,在得到上级批准后方可实施。财务管理人员要高度重视预算总结分析,总结分析工作可按月、季度、年度进行,详细评估各部门财务预算的执行效率、判断财务预算是否合理。二是发挥监督职能。会计监督是会计职能的重要构成,会计人员要有监督意识,履行监督责任,谨慎对待票据审核工作,绝不姑息各种违法行为。三是制度公开化。财务制度流程标准公开、预算执行情况公开,欢迎民主监督检查,积极听取单位其他人员对重大收支项目的意见。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要想实现长期发展管理者就必须转变观念,意识到财务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从财务制度改革入手,建立现代化的财务管理体系,确保财务工作与时俱进,使单位管理更加规范和谐。

猜你喜欢

财务预算会计核算财务
加强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的思考
财务重述、董事长更换与审计师变更
基层医疗机构财务预算与绩效考核间的关系
新形势下建筑企业财务预算管理
制造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与完善对策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的难点与重点
大型公司财务预算与控制措施探讨
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会计核算的要求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