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区里的那些事儿
——基于儿童立场的音乐区环境创设与调整

2020-11-26张微微

名师在线 2020年32期
关键词:排练舞台创设

张微微

(江苏省无锡市贝尔实验幼儿园,江苏无锡 214000)

引 言

音乐区是幼儿园区域游戏的一种,是幼儿自主发展艺术能力的空间,也是音乐教学活动有效延伸和扩展的平台,其在幼儿的情感发展、认知发展、动作发展、语言发展、社会性发展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以《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为指导的艺术教育,无论目标的提出还是教育建议的细化,都对教育工作者科学创设音乐区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1]。本文将以笔者工作的幼儿园为例,分析班级音乐区创设的那些事儿。

一、结合实际,合理规划。

笔者所在班级坐落在幼儿园二楼最东面,有一次,笔者和幼儿聊天:“我们的音乐区创设在哪里最合适呢?”通过幼儿自主设计、小组讨论、投票汇总等形式,最终大家决定将音乐区设置在教室外的廊道和拐角处,这样既能与廊道其他角色类区域互动、交流,又能避免对教室内益智类、美工类等操作类区域造成干扰,可以较好地实现动静分离。

(一)一起来规划——整体规划布局

笔者班级的音乐区,幼儿取名为“梦想剧场”,一开始大家将它划分为了三个小区间:展示区、节奏区、装扮区,区间虽小,功能齐全。

在创设期间,问题接踵而来:教室外的廊道很狭长,一路纵深,想要来观看演出的小观众来回走动很不便利。笔者鼓励幼儿积极思考:怎样规划才能方便小观众来“小舞台”(展示区)观看演出呢?大家议论纷纷,各抒己见,有的说:小舞台可以放在中三班和中四班廊道的中间,这样可以方便两个班级的小观众观看演出。有的说:小舞台可以设置在中四班廊道的拐角处,这样演员可以先打扮,再排练,最后去拐角处的小舞台表演。

最后,大家一致决定将小舞台设置在“美发沙龙”的旁边,这样可以方便“顾客”就近观看演出,以免干扰在舞台后面装扮和排练的小演员。接着大家又一起商讨,把装扮区和节奏区划分到了廊道尽头的楼梯拐角处,这样可以充分利用拐角的“L 形”场地,让演员排练和换装时更具有私密性。

(二)小小区间本领大——细化区间功能

科学、合理地将音乐区的具体功能进行更细致的划分,有利于形成一种愉悦、和谐、有序的氛围,从而帮助幼儿逐步形成规则意识,并使其了解音乐区的游戏内容[2]。

1.展示区——我的舞台我做主

小舞台是幼儿绽放自我,进行表演的天地,他们动手用地垫拼成了一块平整、舒适的表演区域,并大胆地发挥想象,用废旧材料制作成一个“话筒”;由于客观原因,舞台的幕布无法在高处悬挂,这时两个晾衣架就华丽变身成了舞台的背景幕布,质地很轻巧,幼儿能自主地将幕布轻松拉开、收拢,也可以将其中一侧的晾衣架拖至最边侧,这样幕布后较大型的手卷钢琴、“净水桶鼓乐表演”就能直接展示给观众了,极大地节省了表演时间和演员的工作量。

2.节奏区——敲敲打打嗨翻天

在节奏区有丰富多样的“乐器”,如一些常见的小乐器:沙蛋、圆舞板、三角铁、铃鼓等;也有较大型的乐器,如手卷钢琴、非洲鼓;墙面上有幼儿喜欢的基本节奏型,可以给予幼儿自由敲击、感受、创造的机会。此外,教师还通过家园配合,亲自制作了各种小乐器,如架子鼓、小吉他、玻璃瓶音钟等,让家长也可以参与班级音乐区环境的创设。

3.装扮区——自主装扮乐融融

在装扮区里,家园共同收集了贴近幼儿生活的材料,有用于表演类的装饰物,如头饰、假发套、动物服装、小彩裙、墨镜、项链等,满足了幼儿自主选择、自主装扮的需求;还有大量的丝巾、羽毛、包装纸等半成品材料,给予幼儿以物代物、自主创意的空间。

二、追随幼儿,反思调整

环境创设好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兴趣、游戏情况等进行及时调整,使区域环境成为一种可变的、多变的能自然习得各种经验的游戏环境。

(一)在环境创设中进行适宜的调整,不断累积学习经验

1.真实话筒

契合生活实际的材料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所以,一开始自制的玩具话筒使用方法单一,幼儿很快就会失去兴趣。有一天,小馨将一个集蓝牙、音响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真实话筒放在了小舞台时,幼儿们开心极了,小小的话筒不仅满足了幼儿自主播放和演唱的需求,还让舞台充满了仪式感、真实感,让音乐表现更富有情境性和趣味性。

2.表演场景

原本的舞台背景是粉色的幕布,略显单调,为了丰富舞台的效果、提高情境性,幼儿们倡议:“老师,老师,我们给舞台做一些漂亮的表演背景吧!”于是,大家说干就干,一起制作了大树、小草、萝卜、小星星等小布景,这样就能根据节目需求自主更换表演场景了。

3.区间完善

(1)排练区——原本的三个区间(展示区、节奏区、装扮区)在大家的商讨下有了进一步的调整和完善:展示区(小舞台)相对固定,节奏区与装扮区两个区间的交汇处可以随机成为演员排练的小区间。这样,幼儿就能更明晰表演流程中的“排练环节”必不可少,幼儿的生活经验也变得更加丰富。

(2)制作区——为了让幼儿更多地参与自制乐器的过程中,新的小区间“制作区”应运而生,其不仅体现了“废物利用”的环保意识,还能给予幼儿自主创作的空间,锻炼了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

(3)欣赏区——《指南》中艺术领域的子领域目标中提到:引导幼儿欣赏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和作品。因此,音乐欣赏区的作用不容忽视,通过讨论、协商,教师将这个小区间创设在了相对安静又便于幼儿进出的午睡房门口的角落。在这里,幼儿通过欣赏世界名曲、中国名曲、优秀的儿童歌曲、童谣等,来丰富自己的认知和审美体验。

(二)游戏开展中表征的体现,可深度解读幼儿的需求

游戏的主体是幼儿,音乐区在不断调整反思的过程中,把主动权交给了幼儿——“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表征,是幼儿对游戏最本真的流露,以下是幼儿在音乐区游戏中的发现。

1.玩什么

音乐区中,游戏内容是丰富的,可以是温习以前学过的内容,也可以是自编自演的原创作品;游戏类型是多元的,可以是歌唱、打击乐,也可以是律动、音乐游戏等。幼儿对音乐区有自己的理解和设想,于是,他们把自己对音乐区的认知画了下来。

2.想和谁玩

游戏是幼儿们自主生发的,游戏玩伴是幼儿们自由选择的,他们彼此之间会有协商、交流、合作。瞧,游戏计划书上记录了幼儿和他们的游戏伙伴、分工、游戏主题。

3.怎么玩

有生活经验的幼儿都知道,演出前会有排练、换装、化妆等一系列准备工作,目的就是在小舞台上将最好的表演展现给观众。“表演流程”是幼儿对生活经验的迁移,“节目单”让观众对演出的内容一目了然;“好歌推荐”让游戏更有趣,更贴近生活。

一张张小小的“表征图”承载着幼儿的奇思妙想。教师通过对幼儿表征的深度解读,深入了解幼儿,从而更加科学地理解课程,更好地促进幼儿成长。

(三)一日活动中音乐的渗透,能持续激发音乐的兴趣

在幼儿一日活动的各环节中,节奏迥异、旋律多变的音乐可以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规则意识,使幼儿的在园生活自主自由、规范有序,让幼儿的艺术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

例如,入园、晨间接待时悠扬的音乐,能缓解幼儿入园时的依恋情绪;户外活动、早操时节奏鲜明的音乐,能调动幼儿参与晨间锻炼的积极性;教学活动中,教师依据教学需要,将音乐与其他领域的活动进行整合,丰富教学形式;自由活动中轻柔的音乐,能让幼儿感受过渡环节的自主和放松;区域游戏中愉悦的音乐,能够鼓励幼儿快乐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提高幼儿的自律能力;餐点时,教师播放舒缓的音乐,让幼儿心情舒畅,促进胃液的分泌,增强食欲;午睡起床时播放欢快的音乐,可以帮助幼儿提起精神;离园活动时的抒情音乐,能使幼儿情绪较为平和地等待家长。

三、继续探究,不断完善

有时教师会发现,自己花费很多精力创设出的精美环境,幼儿并不是很喜欢,保持兴趣的时间也不是很长。究其原因在于这些环境仅供欣赏,华而不实,幼儿的自主参与性不够,很难调动幼儿的主观能动性。笔者认为,只有基于幼儿的音乐区环境,才能使幼儿产生自发的音乐活动,才能使幼儿在与音乐区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获得发展。因此,在后期的创设中,教师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完善活动。

第一,在游戏中,鼓励幼儿自由支配时间、自主变换空间,同伴间进行主动协商,使音乐区的布局呈动态的过程。

第二,给予幼儿在宽松的环境里讲述自己的需求、提出问题的机会,仔细地倾听幼儿的心声,站在幼儿的视角去看、去听、去想、去反思、去调整、去优化。

结 语

音乐区的环境具有特殊性,既要考虑幼儿年龄发展的特点(儿童性),又要考虑音乐发展,需要符合音乐学科的特性(音乐性),并给予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愉悦体验(游戏性),这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因此,在幼儿园音乐区环境创设中,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开展适宜的、支持幼儿音乐区游戏的教育行为,师幼共创真正的“有准备的环境”。

猜你喜欢

排练舞台创设
舞动未来
军迷大舞台
军迷大舞台
A quieter world during the lockdown
创设未来
两个大忙人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鸟雀排练忙
我们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