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孔子生命成长历程

2020-11-25温倩

银幕内外 2020年5期
关键词:天命自由孔子

摘要:在孔子晚年的生命历程自述中,我们可从"志于学"、"立"、"不惑"再到"知天命"、"耳顺"、"从心所欲不逾矩"中透析出孔子的精神成长变化。孔子论述了在几个重要的人生发展阶段,人应该如何修养自身,做到顺应天命,礼中为仁。这是孔子不断提升自我层次的过程,体现其传统信仰、人的社会性、知行合一、最终获得精神自由的境界。

关键词:孔子;礼;天命;自由

孔子在《论语·为政》中曾有著名的人生自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而他所说的“志于学”、“立”、以及“不惑”、“知天命”、再到“耳顺”、“从心所欲,不逾矩”,实际上是对不同生命成长阶段的阐述,是建立在“下学而上达”的基础上的人生境界的不断提升。

一、孔子所处历史文化背景

(一)诸侯纷争割据,礼崩乐坏

春秋时期,自西周建立的分封制已日渐式微,周王室势力被削弱,难以控制那混乱局面,诸侯在自己的领地上一方独大,兼并战争越来越多,以下犯上作乱之事经常发生,周公创立的礼乐制度遭到严重破坏。而礼乐制度所维护的封建上层阶级也有了很大的危机感。

(二)思想解放百家争鸣

礼崩乐坏造成了当时社会的混乱局面,这引起了学士们的忧患意识。他们面对社会的突变,开始思考建立怎样的社会秩序,百家争鸣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孔子学习周礼,并且创立了儒家学说,提出了仁的思想,以仁来解释礼,使礼乐从贵族普及到广罗百姓。

二、辨析人生的几个发展阶段

(一)树立对仁的信仰:志于学

孔子在十五岁时就明确并且坚定了他的学习志向,而且孔子所要学习的内容不同于讲究来世的宗教性质方面的学问,而是将关注点放在了现实层面上,即将焦点放在了伦理、道德和政治社会现实上,他将“仁”视为个体生命的终极意义所在。 “志于学”突出了“学”的重要性。对孔子来说,无论是“立己”还是“立人”都要以学为基础。孔子一生主张“有教无类”,不会区别对待甚至歧视他人,只会以“学”区分。经典所学内容包括《诗》、《书》、《易》、《乐》等典籍制度等,以及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孔子的“下学而上达”,学的是人事,达的是天命。他主张通过学习知识,领会其中的哲理,从而掌握人生的真谛。这也是孔子所贯彻的促进生命成长的方法。

(二)立足于"礼":三十而立

孔子发现夏、商两代因时隔久远而从而对礼的传承缺乏系统考证。相比之下,周礼最为完善。孔子三十岁的时候,已经掌握了礼、乐、射、御、书、数等六种技艺。“六艺”作为礼乐制的核心要求,“三十而立”就是立于"礼"。如果不学会礼乐制度的要求,就很难有立身之处。

礼规范着个体行为和集体秩序。人的行为需要“礼”的指导和约束,人应知其可为知其不可为。在礼的基础上约束自己,使每件事符合“礼”的要求,即所谓的“克己复礼”。每个人的言行举止都要以“礼”为标准。

礼是在人的行为实践中产生的智慧,学礼的目的是为了“立于礼”,这是帮助人们实现高尚品质的一个必要手段。礼虽然是用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但是它所蕴含的是一套系统完备的伦理价值观。

(三)人道的感悟:知者不惑

“知”通“智”,“不惑”应该是“知者”的境界,即“知者不惑”。一个人运用智慧对事理进行细致深入的观察,就不会感到困惑。孔子认为钻研事理不应该只停留在知识层面上,更应该关注现实人伦层面。

孔子将智慧的作用归结为“知人”,也就是识善辨恶,选用正直善良的人,管理那些迷途邪恶的人,从而让邪恶的人具备正直善良的品质。孔子认为一个人的本性就体现在他的言行上,观察他的言行就能把握其本性。这是孔子认识上的再一次提升。要达到“知者不惑”的境界,首先要对个体道德和社会人伦进行深入体察,透彻体悟“仁者”之义并且将其内化在个人精神修养上。

(四)超越的天人观念:知天命

无论是“立于礼”还是“知者不惑”,这些对于人伦事理的把握都还是外在层面,在孔子五十岁的时候,他认为自己对命运的认知已然很到位了。孔子的“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表达的就是理解认识命运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在对人道有了基本认知后,孔子又进一步开始洞察天道,将“命”这一范畴又引申出了“使命”的意义,认为正是天道才赋予了人使命。天命和个人使命息息相关。

孔子的“知天命”思想,是个人内在认识的飞跃,是在修行为仁之道的历程中认识“天命”,自觉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从而对天命抱有敬畏之心,这都是因为“天命”所具有的不可超越性。“天命”的超越性并不意味着天人之间是绝对隔阂的关系,当人感悟到“天命”的时候,天也能觉察到人的存在。即为天人感应,不过这只适用于人的精神生活领域而非现实生活。

“知天命”在人伦意义上开启了“天人合一”的序幕。“知天命”是学礼知人的结果,也为之后的顺乎天命达到精神自由奠定了基础,它是孔子生命历程中的关键节点。孔子通过“下学而上达”,一步步实现了其人生目标。“下学而上达”,学的是人事,达的是天命。孔子主张通过学习知识,领会其中所蕴含的哲理,从而掌握人生的真理。这也是孔子所提倡的精神生命成长的方法。

(五)顺乎天命:耳顺

如果把“知天命”看作是“天人合一”境界的序端,那么“耳顺”就是“天人合一”的延展和实现。“耳”通“而”,“耳顺”就是要顺乎天命而非违背天命。此时,人副天数、天人相通,人的行为都要以顺应天命为基本出发点。顺乎天命而行,不仅仅是在敬畏天命,同時也是在担负自我的责任和使命。这就由对外在行为结果的价值选择转向了对内在责任感和使命感的自觉承担上,从而也就完成了自己的天命。正因如此,人们对天道就有了一定的感悟和把握,从而实现天人感应、天人感知,也就实现了自我超越。

“六十而耳顺”表明的是人在经历而立、不惑、知天命之阶段后,知晓世间万事的运行原理和道理,同时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一切顺天命而行,在知天命的基础上做到顺应天命、敬畏天命。

(六)精神自由: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将生命成长的最终境界概括为“从心所欲不逾矩”。“从心所欲”指的是生命最高境界应当是从自己的内心出发,为人做事忠于内心不做假;而“不逾矩”的含义则与之相反,“矩”就是规矩,是社会规范和行为规范,是人和人之间相处的方式。就孔子关于人道的终极理想境界而言,“矩”和“仁”融会贯通,在《论语》中孔子对如何为仁的问题进行了答疑解惑,仁而爱人的思想就揭示了自己与他人应当如何相处。“不逾矩”是一个人的言行举止都合乎礼,合乎规矩,懂得限制才会获得真正的自由。

“顺乎天命”的终极境界,就是“从心所欲,不逾矩”的道德自由和精神自由的最高理想境界,一切跟着自己的心走。这是人与道即仁的融合,或者说道德价值意义上的“天人合一”。“从心所欲”讲的是随心,“不逾矩”说的是自觉遵守规范,懂得限制。二者相结合相统一,可以说实现了真正的精神自由的理想境界。这也就是实现了“仁”之后“天人合一”的“圣”的境界,展示出了道德对自由的无限超越,从而达到了精神自由的最高境界,所以“从心所欲,不逾矩”成为后世儒家的终极理想精神境界。

三、精神世界的转变

(一)人生各阶段精神成长历程

孔子晚年自述可被理解为学礼修德的几个阶段:首先是树立学习的志向;其次是掌握礼的核心要求而有所立;再次是成为智者而不惑,世间万物纷繁复杂,即便自己志于学立于礼,但与外物的矛盾不可避免,进而心生困惑,因而要通达智慧,明辨善恶是非,知事理而不惑;然后是知天命阶段,人总会遇到不同的困境,知天命敬畏天命;知天命之后是耳顺,这告诫我们一切都要合乎天命,顺天命而行;最后是从心所欲不逾矩,在这个维度上,一切行为都是发自内心的,并且是合于天命的,个体行为符合社会规范,因为懂得限制才获得自由,所以自然就获得了真正的自由。

(二)逐步实现道德自由

从学礼、立礼、不惑、知天命、再到顺天命、从心不逾矩,这体现了孔子对于人生不同发展阶段的阐释,由一切从礼出发的有限道德行为而上升到“天人合一”的精神自由和道德自由,在人生发展过程中,孔子展现了志于学、立于礼、知者不惑、进而能感知天命且顺应天命,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的心路过程,并且让人们对"从心所欲不逾矩"的理想境界产生了向往之心。

(三)人的社会性

孔子所言的自由是仁者的一种内在属性,绝非是得取外在功利的途径。在诸侯割据、礼崩乐坏的时期,人人向往安定和平的生活,孔子将践行周礼作为恢复社会秩序的唯一方式。他长期从事古代文化研究,自觉拥有一种历史责任感,而恢复社会秩序最恰当的方法是走上从政之路。当社会条件成熟并且某种契机出现时,孔子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便清楚地表现出来。不过它不是以理性的方式,而是以宗教的方式表现出来的。“知天命”思想是孔子一生中意义深远的转折点,他从学习过往知识丰富个人精神修养转变为应用知识担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

(四)获得精神自由

孔子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以身作则推广周礼,这便将“礼”这一外在社会规范内化为个人行为准则。从十五岁开始孔子就具有了学习礼的志向,经过十几年孜孜不倦的对古籍知识的学习,每次遇到问题就虚心向人请教“礼”的知识,进而对“周礼”有了较高程度的理解和感悟,在他三十岁左右基本实现了自立。孔子并不止步于此,之后他仍然坚持不断学习实践,才有了“不惑”、“知天命”、以及“耳顺”、“从心所欲不逾矩”的生命体验和精神感悟。在这个过程中,孔子在每个人生发展阶段都会有相应的体会和感悟,因而能够不断实现着、体验着不同层次的“自由”。

(五)知行合一

道德修养应该要实现知行合一,人在生命实践过程中不断进行自我反思,明知事理获得智慧,再将人生智慧反之应用到生活实践中去。孔子志向在学习周礼上,明辨是非内心不惑,经历人生波折后却能理解感悟命运,知天命之后又顺天命,孔子在不断的实践和反思中架构了自己的理论体系,挫折和困境并不能阻挡他担负社会责任的脚步。孔子的生命成长历程就是理解和掌握生命智慧的过程,而他在寻找智慧的同时又不仅仅停留在知识层面上,还体现在他的行动上。或者可以这么说,孔子的一生就是知行合一的过程。

四、结语

从“十五志于学”到“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一个生命成长的过程,我们能够看到孔子怎样阐释着不同生命成长阶段。孔子揭示了人的立身之本,即人要立于禮。这之后他提供了个体生命成长的终极境界,即“从心所欲不逾矩”;无论是对谁来说,这几句话几乎阐明了每个人随着年龄增长都要面临的重大人生选择和希望达到的理想境界。对于每个生命个体而言,一方面,我们都要立志求学,下学而后上达,进而创造人生各阶段的成就;另一方面,每个人生发展阶段都有其亟待解决的事,在这几个阶段中,后一个阶段是在前一个阶段的基础上发展的,这是不断提升、不断深化的过程,因此我们要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提升自我,才能获得精神成长。这也是孔子对生命的终极关怀。

孔子是活生生的人,有喜怒哀乐,他怀抱理想、匡正行为,把道德修养看作是人实现价值的必由之路,而不是后世那样把道德法律化、教条化。他之前的圣人是传说而已,他之后也未见到一位,如果一定要有一位圣人,我希望是孔子。

参考文献:

[1] 傅佩荣.儒家哲学新论[M].北京:中华书局,2010.

[2] 唐明贵.论韩愈,李翱之《论语笔解》[J].孔子研究,2005(06).

[3] 杨伯峻.论语译注:附录之<试论孔子>[M].北京:中华书局,1980.

[4] 李泽厚.说儒学四期[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温倩(1996—),女,回族,新疆人,研究生,研究方向:伦理学原理与应用。

猜你喜欢

天命自由孔子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Chapter 14 Realize your personal legend 第十四回 履行天命
张山毅
不安天命,愿汝可明
新见所谓“鱼匕”铭文再考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
美国垄断不了“自由”“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