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记忆碎片》:一场震撼人心的心理学盛宴

2020-11-25芮普昕

银幕内外 2020年5期

芮普昕

摘要:《记忆碎片(Memento Mori)》是克里斯托弗·诺兰(Christopher Nolan)导演的成名作,讲述了患有“短期记忆丧失症”的主人公莱纳根据支离破碎的记忆寻找杀妻凶手的故事,影片不论是镜头语言、叙事结构还是故事内涵都蕴含着极大的价值。同时,电影也带给了人们许多心理学启示。本文从心理学角度对其进行解读,围绕着主人公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电影特殊叙事结构下的顺行性遗忘,曼德拉效应——记忆碎片的错误组合及弗洛伊德潜意识理论在电影中的体现,结合对人物的心理分析展开讨论。最终,通过对电影内涵的深度探索,结合实际生活提出对“我们如何获得存在的意义”这一问题的思考与感悟。人活在世上,需要不断做有意义的事情来巩固自身的存在感,需要通过记忆确认自己身份从而获得活下去的意义,而对于只有十分钟记忆的莱纳,这一过程显得迷惘无望。可即便如此,他依然要不断告诉自己要相信意识之外还有一个世界存在,依然愿意探求生存的意义,这其中蕴藏的深刻内涵值得我们思考。

关键词:创伤后应激障碍;顺行性遗忘;记忆碎片的错误组合;潜意识理论;生存的意义

美国电影理论家波布克曾说:“对于成熟的导演,每一个视觉画面都有他的签名。”克里斯托弗·诺兰(Christopher Nolan)便是这样一位导演,他以其独特的电影视角和丰富的想象力,创作出了诸如《致命魔术》、《盗梦空间》、《敦刻尔克》、《星际穿越》等优秀作品,他们中的每一部都刻有其深深的个人烙印。作为诺兰导演的成名之作,《记忆碎片(Memento Mori)》问世已有二十年之久。该片自2001年在北美上映后,好评如潮。其颠覆性的叙事手法、错综复杂的剧情走向、耐人寻味的故事内涵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除此之外,电影也给人们带来了许多心理学启示,值得我们细品回味。

一、主人公的创伤后應激障碍

影片主人公莱纳是一家保险公司的理赔调查员,负责阻止骗保行为的他做事有条不紊,擅长鉴言别色。一天夜里,当熟睡的莱纳惊醒后,发现两名歹徒强奸了自己的妻子。莱纳迅速持枪击毙其中一名,但由于另一人重击了他的头部,莱纳从此患上短期失忆症。他的妻子活了下来,可看着丈夫似乎再也回不到从前,她的内心痛苦万分,于是决定冒着生命危险测试其是否真的患病。虽然莱纳不能记住事故之后发生的事,但是却可以完成事故之前学会的复杂工作,如日常为妻子注射胰岛素。一天,在莱纳为妻子注射胰岛素后,她将手表的时间往前调,随后又提醒莱纳注射时间到了。坚信莱纳深深爱着自己,莱纳妻子认为他不会做出伤害自己的事,除非他真的失忆。可当目睹莱纳平静地给自己重复注射胰岛素,希望彻底破灭的她没有阻止,最终选择离开这个世界。

妻子因自己而死让莱纳悲痛万分,他的内心遭受了极大的冲击,这便是应激源的产生。应激是个体实际上或认识到的内在环境需求与满足这些需求的资源的不平衡时,倾向于通过各种心理和生理反应表现出来的适应过程,是过强或有害刺激引起的一种机体防御反应。而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是应激的心理和行为反应的综合体现,是指个体经历或目睹涉及自身或他人的实际死亡,或受到死亡威胁、严重受伤后,所导致的个体延迟出现和持续存在的精神障碍。其表现有①对创伤伴有的刺激做持久的回避②反复发生闯入性的创伤性体验重现③持续的警觉性增高等。正如主人公莱纳目睹妻子因自己而死,接受不了这一事实的他开始选择性遗忘,将自己的故事转移到萨米身上,并通过重复式记忆(刺在手上,不断向他人诉说的方式),最终使他相信了自己编造的谎言,以此持久地回避埋藏于内心深处的负罪感。同时,自己在深夜醒来发现妻子被歹徒强奸的场景萦绕在莱纳脑海中,挥散不去。指尖感受到的身旁枕头的冰冷,一如那个不同寻常的夜晚,时刻提醒着他妻子已经离开人世。除此之外,莱纳在生活中表现出极强的戒备心,一方面因为自己无法记住近期发生的事情,因此要时刻警惕自己被他人欺骗利用,另一方面便是由于歹徒袭击、妻子死亡给自己带来严重心理创伤,使其在内心筑造起高高的围墙来防范这个充满未知与危险的世界。

二、特殊叙事结构下的顺行性遗忘

头部遭受重击后的莱纳只能记住受伤前发生的事,而对于受伤之后的经历则无法形成新的记忆。这一病症被称为顺行性遗忘(anterogradeamnesia),此类患者不能回忆疾病发生时及以后一段时间内所经历的事件,但对疾病发生前的经历则保持着良好的记忆。这里的“一段时间内”是指疾病发生后意识有程度不同障碍的时间,意识恢复后,如大脑未蒙受严重损害,则记忆可恢复正常,但在此之前的“一段时间内”的经历仍不能回忆;如大脑已蒙受严重损害,则仍不能对发生的事件有正常的识记,表现出“一过即忘”。[1]莱纳拥有一个完好的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储存系统,但缺少了把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的能力,因此只能保留十分钟的记忆,一旦被打断便瞬间忘记。

这一疾病严重地影响了莱纳的正常生活,使得他不得不靠字条、照片和纹身勉强过活。于是,对这个充满未知的世界高度警惕的他长期处在迷茫、紧张、和愤懑之中。为了让观众更真切地体会到莱纳在患有顺行性遗忘的情况下彷徨与焦虑的心理状况,增强电影代入感,导演采用非线性倒叙结构,将黑白与彩色镜头穿插在一起。这样的叙事手法不仅使得故事情节扑朔迷离,带来普通正叙无法产生的悬疑效果,也非常符合顺行性遗忘短期记忆的特点,使得人们在观影的同时不断在脑海中拼凑这些支离破碎的记忆碎片,在与主人公思维交融的刹那间感受顺行性遗忘患者的精神状态。

三、曼德拉效应——记忆碎片的错误组合

一般而言,对一件事物的印象在我们脑海往往进行先解构,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并形成记忆,排列的顺序以空间顺序和时间顺序为主。当特定事情发生而引起回忆时,就会调动相关的记忆碎片进行组合进而形成整体记忆。然后记忆碎片的组合并非一成不变,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个人喜好、生活经验、情感倾向、类似事件的记忆存储、甚至是对某件事的趋势预判。于是,拆分再组装后的记忆往往并非事物本来的样子,我们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对记忆碎片进行了错误的组合,这就是记忆的重置。在记忆重置的过程中,我们总会将已经发生的记忆碎片混杂甚至掉包。

曼德拉效应是近年来对出现的大规模群体性记忆错误现象的代称,它的精神现象学实质是记忆重构下记忆碎片的错误组合。事件源于2013年南非总统曼德拉逝世后,世界各地部分人提出记忆中的曼德拉早在上世纪在监狱中已经死亡,并称当时在电视上看到过曼德拉的葬礼。其实,这就是瞬时形成的错误记忆,其原理是受生活经验的影响后记忆碎片的错误组合。曼德拉出现在大众视野中最显著的特点是白色头发的形象,而在狱中他已经头发花白了。很多人看到头发花白往往联想到是死亡。加上曼德拉在监狱中依然斗争不屈,且晚年又很少出现在大众视野,于是当曼德拉死亡消息传来时,很多人出现曼德拉已经死亡的错误记忆。而假如这个新闻没有被播出,在这些后来认为曼德拉早已经死亡的人心中是没有曼德拉已经死亡的印象的,仅仅就在新闻消息传来的一瞬间产生了曼德拉效应。

而电影里,在男主将自身经历转移到萨米身上的过程中起到主要作用的,也正是记忆碎片的错误组合。对一系列事情的印象在他的脑海中解构成碎片:歹徒强奸了妻子,萨米声称患有短期失忆症,自己患了短期失忆症,自己每天都给妻子按时注射胰岛素,妻子为了测试自己是否真的患病而让他给她重复注射胰岛素,妻子最后因为胰岛素注射过多而死去。而由于无法接受妻子因自己而死这一负性事实,在心理状态近乎到达崩溃边缘的情况下,莱纳内心极度的愧疚、绝望与恐慌对其记忆重组的过程产生了影响,于是精神状态和记忆能力本就异于常人的莱纳,最终将这些碎片信息错误地组合为:歹徒奸杀了妻子,萨米患有短期失忆症,萨米的妻子为了测试萨米是否真的患病而死去。就这样,莱纳从此麻痹了自己,摆脱了内心深处的罪恶感,并通过不断寻找凶手获得活下去的意义。

四、潜意识理论在电影中的体现

众所周知,回忆当中疗养院的萨米在最后一个镜头变成了莱纳。许多细心的观众也发现,电影中多次出现的娜塔莉和男友的合照并非同一张(一张照片中两人面带微笑地看向镜头,杰米留有胡子;一张中娜塔莉面无表情,杰米的胡子消失)。电影中诸如此类的细节其实就是潜意识理论的体现。

莱纳虽然患有顺行性遗忘,但其潜意识里还是能感知到回忆中萨米的故事其实是自己的亲身经历,于是在回忆他在疗养院的情景的刹那间脑海中闪过自己的影像。同样,虽然莱纳不记得近期的经历,但是潜意识告诉自己照片中的这个男人曾被自己误杀。然而,机体防御机制倾向于对创伤伴有的刺激做持久的回避,于是在他的主观视角里杰米没有了胡子,变成了另外一个人。不愿意接受事实的莱纳借此减轻负罪感,而娜塔莉脸上的冷漠或许就代表了对他自我欺骗行为的审判。

五、我们如何获得存在的意义

对于一个只有十分钟记忆的人,莱纳必须通过自我欺骗不断寻找凶手来获得活下去的意义。有人曾引用《麦克白》来评价莱纳的人生,

“Lifes but a walking shadow, a poor player,

that struts and frets his hour upon the stage,

and then is heard no more;

it is a tale told by an idiot, full of sound and fury,

signifying nothing

(人生不过是一个行走的影子,一个在舞台上高谈阔论的可怜演员,

登场片刻,就在无声无息中悄然退下,

它是一个愚人所讲的故事,充满了喧哗和愤怒,

卻是全无意义的。)”

诚然,莱纳本身就是一个自我矛盾的个体,从一开始就跳入了自己设计的骗局。被自己欺骗,被他人利用,人生成了一个茫无涯际的死循环。可无论如何,他在常人难以想象的疾病状况下靠着自己的认知意识活了下来,并在如此极端与恶劣的精神状态下依然不断警醒自己要相信意识之外还有一个世界存在,依然愿意探求存在下去的意义。正如莱纳本人所说:“我必须相信在我的意识之外有一个世界——我要相信世界不是我想象出来的,我必须相信我所做的事仍然有意义,即使我不记得做了什么,我必须相信,即使闭上眼睛世界依然存在。”

那我们呢 我们该如何构建自己存在的意义 人活在世上,需要通过记忆不断确认自己的身份才能活下去。换而言之,人这一生,需要做有意义的事情来巩固自己的存在感,获得生命的意义。我们每个人,都不例外。“心之所向,素履以往。生如逆旅,一苇以航。”将所有的沉迷不前留在过去,在此后的每一天里,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永远不要放弃探索世界的热情和寻找生命意义的决心。

六、结语

不论是镜头语言、叙事结构还是故事内涵、真理哲思,电影中所蕴含的价值都值得人们细细探索。我对《记忆碎片》的解析到这里就结束了,可它带给我的感悟远不止于此。纵观我整个观影和论文构思的过程,仿佛经历了一场染神刻骨的心灵之旅,亦或是一场震撼人心的心理学盛宴,心情久久不能平复。真诚希望越来越多的人看到这部电影,也希望其中的价值能被更多的人发现。

参考文献:

[1] 葛跃辉.记忆的解构重置与记忆碎片组合——精神现象学视角下曼德拉效应的实质[J].新经济,2019(08).

[2] 乔名.《记忆碎片》线索中的能指与真理[ J].戏剧之家,201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