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唱响新时代主旋律 凝聚新青年正能量 扎实做好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引领工作

2020-11-25彭嘉芬田文婷李凯龙

中国共青团 2020年19期
关键词:育人学院思想

彭嘉芬 田文婷 李凯龙

2020年9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湖南大学岳麓书院考察调研,寄语青年学子“希望同学们不负青春、不负韶华、不负时代,珍惜时光好好学习,掌握知识本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走好人生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聪明才智”。

帮助青年学子“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做好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引领工作是高校共青团的重要职责。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团委始终聚焦为党育人的根本任务,发挥共青团组织优势,创新思想政治引领方式,扎实做好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引领工作,引导广大青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青年学子心中。

立足政治性,聚焦为党育人根本任务

组建学习队伍,勤学苦练内功。成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学习小组,将集中学习和专题交流相结合,以团学骨干为宣传教育活动主体,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定期为团学骨干专题培训,加强队伍的理论素养和业务水平。重视对外交流,将“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有计划地组织团干部到地方和兄弟院校进行调研、考察和交流,开阔视野,增长知识。

开展理论研讨,健全学习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学习小组紧扣学习主题,紧贴青年特征,依靠青年主體,坚持政治性、先进性、实效性、主动性相结合的原则,构建涵盖学习座谈、主题研讨、青年解读等主题鲜明、形式活泼的政治理论学习常态化体系。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30余场,每月开展团日活动、班会约30次,在校级及以上媒体平台发表原创文章219篇。利用“鲜红的党旗飘扬HNUCE”微信公众平台推出“党的十九大精神”宣传专栏,设置“不忘初心”“春晖视角”“教师发声”“青年使命”等主题栏目,荣获全国党的十九大精神宣传精品专栏。

搭建宣讲平台,发挥榜样力量。成立理论宣讲团,以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班骨干为主体,坚持学以致用、以学促讲,以青年的视角说清道理、讲好故事。邀请省级百佳优秀大学生党员杨文建、陈谨林、董咨佑,党建工作先锋组负责人张国平等开展主题宣讲活动,涌现出优秀学生成长成才典型李政,公益支教之星高桥、王赞学、许栋梁、周英等一批先进典型,充分发挥优秀青年的榜样带动作用。

强化先进性,发挥共青团组织优势

规范化团的建设。建立健全《基层团组织管理及考核办法》《团日活动操作手册及评测细则》《团组织推优工作细则》《团务工作手册》等团内规章制度体系,规范开展团员教育、管理、监督。深入开展班团一体化改革,使团的基层组织更加充满活力、更加坚强有力。发挥团组织的政治优势,以 “五四评优”“星耀土木·筑梦起航”等评选活动为契机,积极创建“和谐型、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团组织,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坚定跟党走的信念。

系统化团干培养。规范团干选拔任用机制,注重选拔一批政治强、学习好、能力高、作风实、品德正的青年学生干部,不断完善理论学习、实践锻炼、对外交流、读书研讨等培养途径,特色开展土木“启航团干培训”系列活动、“先锋宣讲 红色湖大”活动、“红色理想、熔铸青春”团支部书记能力提升营等主题活动,凝聚一支更加有思想、有能力、有活力、有担当的团学骨干队伍。学院院长邓露教授在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十三届委员会全体会议上当选常务委员会委员,并担任教育界别副主任委员。学院本科生江颖在全国学联第二十七次学生代表大会上作为大会主席团成员、湖南省代表团团长,切实履行代表职责,围绕青年学生关心的问题提出建议和意见。

常态化团内学习。以重要节点、重要纪念日、重大会议为契机,开展先进思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主题团日活动,丰富青年学生思想教育内涵。充分利用湖南省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多次组织优秀团员代表、青年团学骨干等学生群体参观寻访新民学会旧址、雷锋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引导青年学生接受革命精神洗礼、坚定理想信念。

凸显创新性,不断提升思想政治引领工作实效

全力推进“三季”育人,突出全程与共鸣,打造思想政治引领工作的抓手。学院团委将“三季”育人作为思想政治引领工作的抓手,在入学适应教育、典型示范教育、毕业感恩奉献重要环节中加强意识引导和认识提升,以开学典礼、颁奖典礼、毕业典礼三大传统典礼为重要事件节点,将思想引领工作贯穿青年学生走进学校、学习实践、走出校门的全过程。坚持与青年“情感共鸣、价值共鸣、文化共鸣”,让情感的传递、价值的互通、文化的传承深入到以往零散性、碎片化的迎新、入学教育、评奖评优、典型宣传教育、毕业生教育等工作中,实现育人的整体性和系统化,提升思想政治引领工作的普遍性。学院团委通过“三季育人”活动,培养了曾玮、陈东等扎根脱贫攻坚第一线的优秀选调生;涌现出逐梦军旅、参军报国的大学生军人宋丹,服务他人、热心公益的国防生江慧天,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李俊威;培育了宿舍4人全部保研的优秀学习寝室。在疫情防控期间,本科生王朝谦动员周边同学发起爱心捐款活动,向校医院捐赠1000余个医用口罩;本科生刘博韬身处武汉,成为一名疫情防控志愿者,积极协助患者,联系医院。

深入挖掘岳麓书院文化,突出学习与传承,丰富思想政治引领工作的主题。学院团委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作为共青团思想引领工作的重点主题,大力挖掘岳麓书院“传道济民、爱国务实、经世致用、兼容并蓄”的优秀传统文化,通过组织青年学生参加国学大讲坛、书院文化进支部进班级、校史知识学习研讨等活动,开展家国情怀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通过青年学生传统文化传播与实践服务团、岳麓书院讲习团等文化实践活动,让青年学生在接受传统文化洗礼、体验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的同时,树立起对中华文明的强烈认同与自信,并将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自觉传承。持续开展“小我融入大我 青春奉献祖国”等社会实践活动,“偕老同行”“书香子弟”“向日葵计划”等志愿服务项目,荣获国家级优秀服务团队、湖南省大学生德育实践项目等荣誉。

依托“第二课堂”,突出实践和担当,拓展思想政治引领工作新舞台。学院团委积极推动、引导广大青年学生走出教室、校园,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奉献,积极响应国家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创新创业实践教育,鼓励青年学生了解国情民情,扎根中国大地,书写人生华章,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学院团委邀请42名指导老师参与开展学生科研能力提升计划,成功立项绿色先进土木工程材料及其应用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土木建筑新技术创新创业教育中心两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和基地。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并积极承办校级、省级学科竞赛活动,学院“磁阻尼”项目获第五届“互联网+”比赛主赛道金奖,项目负责人陈谨林围绕工程实际问题刻苦钻研,带领团队开发了新型磁阻尼器,彻底解决了传统油阻尼器漏油缺陷,目前已在张家界大峡谷玻璃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等项目中应用。学院“隔离型建筑涂装”团队制定了全国第一本隔离型涂装行业标准,引领涂装行业高质量发展;学院“高性能生物质建筑材料”团队结合乡村实际,变废为宝,推出防火、保温建筑材料,两个项目均获得湖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

加强新媒体管与用,突出覆盖与创新,实现网络思政“最大增量”和思政教育“最大辐射”。学院团委积极推进“红网工程”建设,建立健全网络信息员队伍,构建“学院-年级-班级”三级联动机制,将时尚元素注入到新媒体平台的建设当中,进行灵活的隐性植入式思想引领,将大道理通过通俗化、接地气的方式转化为听得进、能共鸣的小故事深植于青年学生心中,引导青年学子传播正能量,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成为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最大增量”。每年推文约1000篇,最高浏览量破万,各微信公众号总关注量1.2万余人次。

猜你喜欢

育人学院思想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悦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乐绽放
我得了一种叫手痒的病
极限思想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海盗学院(12)
一次函数中折射的重要思想方法
海盗学院(7)
西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