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健康素养研究演进路径及热点分析*

2020-11-25张荷立

医学信息学杂志 2020年9期
关键词:载文聚类期刊

张荷立 李 菲 张 锋

(长治医学院卫生信息与管理系长治 046000) (1长治医学院卫生信息与管理系 长治 046000 2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北京 100038) (长治医学院护理系长治 046000)

1 引言

健康素养(Health Literacy,HL)由美国学者 Simonds于1974年首次提出[1],2005年郭欣和王克安将其引入国内[2]。健康素养是指个体有能力获取、理解和利用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做出正确判断和决定以主动维持并促进自己健康的能力。提升健康素养是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最根本、经济、有效的措施之一。2005年我国首次制定《全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规划纲要(2005-2010)》,2008年《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发布[3],2016年“共建共享”、“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写入新时期健康工作方针,发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4],2017年发布《“十三五”全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规划》[5],2019年《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出台。健康素养受到政府机构及研究者重视。本文对该领域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和总结,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2 资料与方法

2.1 资料来源

使用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期刊数据库,以“SU=健康素养 OR KY=健康素养”为检索式,来源类别为北大核心期刊和CSSCI来源期刊,检索时间为2019年11月6日。共检索文献902篇,经去重、整理得到880篇文献作为分析对象,时间跨度为2005-2019年。

2.2 研究方法

主要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使用书目共现分析系统(Bicomb)、Excel和可视化软件(Citespace Ⅴ)作为辅助工具,借助文献内外部特征,结合数学与统计学方法,绘制知识图谱揭示健康素养研究领域的知识结构和特征、研究热点、前沿领域。

3 结果

3.1 发文量及来源期刊

3.1.1 发文量 某一知识领域文献数量变化一定程度反映研究发展规律与热点。统计得出健康素养研究文献量随时间变化趋势,见图1。相关研究最早出现于2005年,随后总体呈现增长趋势,可分为3个阶段:2005-2009年缓慢发展期,年度文献产出量均为个位数;2010-2015年快速增长期,相关研究快速增长,至2015年达131篇;2016-2019年平稳发展期,年度发文量小幅度波动。通过拟合曲线可以预测文献产出量将稳步上升,该领域具有良好研究前景。

图1 健康素养研究发文量统计

3.1.2 来源期刊 反映该领域研究水平及程度。经统计880篇文献分布在155种期刊中,刊均载文量约为6篇,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教育学为两大主要专业来源。根据布拉德福定律,探索该领域期刊的核心趋势。将每种期刊按刊载文献数量递减顺序排列,以载文量大致相同为原则,将153种期刊分为3个区:载文量在25篇以上的期刊共有4种,发表论文183篇,平均载文密度45篇,此为核心区;载文量在5~18篇的期刊共有18种,发表论文156篇,平均载文密度8篇,此为相关区;载文量在1~4篇的期刊共有131种,发表论文208篇,平均载文密度2篇,此为离散区。通过实证分析,来源期刊分布符合布拉德福定律,其中核心区期刊共有6种,包括《中国健康教育》、《中国学校卫生》、《现代预防医学》、《中国公共卫生》、《中国全科医学》、《中国老年学杂志》。

3.2 研究机构与作者

3.2.1 高产机构与作者 将Notefirst格式题录信息导入Bicomb软件,经统计作者共2 380人,第1作者708人,涉及单位1 022个,发文量最多机构是健康教育研究中心(42篇),发文量最多的作者是李英华(22篇)。通过普赖斯公式:M=0.749(Nmax)1/2计算高产机构和作者分布情况,其中Nmax为统计时段内最高产机构或作者发文量,M为高产机构和作者最低发文量。经计算M值分别为5和4,可得高产机构31个,高产作者137人,见图2。

图2 健康素养研究高产作者(部分)

3.2.2 机构和作者合作情况 合作分析有助了解科研成果社群结构,理清科研知识互动关系。将refworks格式题录信息导入Citespace软件并设定参数,生成研究机构和作者合作知识图谱(图谱中线条粗细表示合作强度,线条颜色表示首次合作时间),见图3。根据图谱,目前已形成合作团体,由田向阳等13位作者形成最大合作团队,其中柴燕、钱国宏、李阳和田向阳的中介中心性较高,发挥关键性桥梁作用。但各机构和作者合作力度较小,团体间相互联系较少,跨地域、跨机构科研合作少,学术团体作者大多为同事或师承关系,阶段性合作较普遍。

3.3 研究热点

3.3.1 概述 论文关键词出现频次及关系可揭示知识结构演变状况和研究热点[6]。经统计2005-2019年间该领域论文关键词共计1 325个,总频次3 405次,频次≥10的41个。利用Citespace软件生成高频关键词时区图,见图4,从演进、主题分布角度分析研究热点。

3.3.2 热点演进 健康素养研究主题和内容不断丰富,可分为3个阶段:(1)2008年之前。2005年我国首次制定《全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规划纲要(2005-2010)》开启健康素养研究,研究关注点主要为居民、影响因素。(2)2008-2016年。研究热点逐渐丰富,其间“健康素养66条”发布;健康素养监测在全国31个省开展,首次将健康信息素养作为评估指标。更加关注健康教育、促进、传播,同时健康信息及素养、网络健康信息成为热点。(3)2017-2019年。全民健康促进提升至新高度,其间“共建共享”、“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写入新时期健康工作方针;国务院出台《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围绕健康中国战略开展健康文化建设、学校体育发展、慢性病自我管理等方面研究,同时电子健康素养相关研究成为热点。利用关键词突变性对研究前沿进行探测,得到2005-2019年突变词8个,其中近3年突变词3个,分别是“健康信息”(突变系数2.752 6)、“健康中国”(突变系数4.058 4)和“电子健康素养”(突变系数2.752 6),突变年份均为2017年,到2019年持续增长,见图5。

3.3.3 主题分布 形成#0-#7关键词聚类共8组,见图6。其中Silhouette值是衡量网络同质性指标,其值大于0.7,聚类结果具有高信度,见表1。

表1 关键词聚类部分参数信息

图3 健康素养研究机构和作者合作知识图谱

图4 健康素养研究热点关键词时区

图5 健康素养研究关键词突变探测

图6 健康素养研究论文关键词聚类知识图谱

将研究主题概括为7个方面并梳理每个方面知识流演进现状。(1)最大聚类(#0)。共包括16个节点,Silhouette值为0.913。有研究从4个维度构建健康素养内涵模型[7],建立与评估诸如呼吸道传染病健康素养[8]、网络健康信息素养[9]等方面自评量表及指标体系。(2)第2大聚类(#1)。共包括13个节点,Silhouette值为0.964。有研究建立基于临床视角的健康素养评价指标体系[10-11]。(3)第3大聚类(#2)。共包括12个节点,Silhouette值为0.914。(4)第4大聚类(#3)。共包括11个节点,Silhouette值为0.76。有研究对上海、合肥、广州居民网络健康信息行为进行调查研究[12-13]。研究对象主要是健康人群,针对患者研究较少[14]。(5)第5大聚类(#4)。共包括11个节点,Silhouette值为0.633。健康素养与健康状况和健康危险行为关联性较高,学校健康教育可提升学生健康素养水平,应形成长效机制、进行综合干预[15]。(6)第6大聚类(#5)。共包括10个节点,Silhouette值为0.977。针对不同时期、群体在健康素养现状调查基础上分析影响因素。(7)第7大聚类(#6)。共包括10个节点,Silhouette值为0.925。健康素养被国际公认为维持全民健康最经济有效的策略,了解自我管理和疾病预防相关信息可显著降低慢性病医疗花费,改善健康结局[16]。(8)第8大聚类(#7)。共包括10个节点,Silhouette值为0.903。有研究基于《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从教育模式、传播机制、服务机制、教育内容、人才培养、监测评价方面探讨健康教育创新机制[17]。

4 结论与展望

4.1 研究结论

发文量持续增长,研究处于成熟发展期,具有良好研究前景。期刊分布上,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教育学构成两大主要专业来源,核心效应较明显。已形成较强研究队伍,包括多个合作团体,跨地区跨学科合作较少,阶段性合作较普遍。研究主题和内容不断丰富,主要涉及8个方面,围绕健康中国战略展开多方面研究,将向纵深发展。

4.2 研究展望

国外开发诸多健康素养评估工具,强调沟通性和批判性健康素养测试与评估。国内则以公共卫生视角评价为主,应重视适合我国国情、临床视角下健康素养评估工具的深入研究,为缓解医患矛盾、改善患者康复效果、减少卫生资源浪费及提高国家健康产出起到积极作用。此外,从不同群体角度出发探究如何培养其电子健康素养将一定程度提高研究实用性[18]。

猜你喜欢

载文聚类期刊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向本期载文的审稿专家致谢
向本期载文的审稿专家致谢
向本期载文的审稿专家致谢
文以载道与道以载文
期刊问答
基于K-means聚类的车-地无线通信场强研究
基于高斯混合聚类的阵列干涉SAR三维成像
基于Spark平台的K-means聚类算法改进及并行化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