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快速康复护理干预对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负性情绪及疼痛的影响

2020-11-25张冬冬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26期
关键词:住院腹腔镜康复

张冬冬

(新民市妇婴医院,辽宁 沈阳 110300)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年来微创技术在临床被广泛应用。腹腔镜技术属于一种高效的微创技术,现今已趋于成熟,逐渐取代了传统模式下的开腹手术,得到了临床医师及患者的广泛认可[1]。与传统开腹术式相比,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患者疼痛程度轻、患者术后住院时间短等优势,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临床疗效[2]。但是对于很多患者来说,腹腔镜手术仍然会产生一定的应激刺激,对患者的身心产生不良影响。腹腔镜手术需在切口注入CO2以建立CO2气腹便于手术操作,但在术后CO2会对腹壁产生牵拉作用,导致患者持续疼痛,部分患者甚至会因此产生焦虑、不安等情绪。因此,对于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妇科疾病患者,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工作也至关重要,有利于减轻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减轻患者的痛苦[3]。近年来,快速康复理念得到了临床的广泛重视,并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护理干预中,效果明显。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6例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均于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新民市妇婴医院接受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1,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n=31,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早期快速康复护理干预)。对照组年龄26~60岁,平均(36.59±3.02)岁。观察组年龄28~59岁,平均(36.43±3.23)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妇科腹腔镜手术治疗指征[4];②患者对本研究方法知情,且自愿参与。排除标准:①恶性肿瘤疾病者;②存在腹腔镜手术禁忌证者;③既往存在剖宫产以及开腹手术治疗者;④合并存在其他严重器官疾病者。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主要内容包括生命体征监测、生活护理、健康宣教等基础护理工作。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早期快速康复护理。①健康教育:在术前,需根据患者的情况制订早期快速康复护理方案,并将护理方案的内容告知患者和家属,以取得其配合;护理人员仔细评估患者的病情,做好健康教育工作,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程度,并指导患者做好术前的常规禁水、禁食等肠道准备工作[5]。②心理护理:部分患者由于缺乏对相关医疗知识或者担心治疗费用较高,会出现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这对于患者的手术顺利进行以及康复是十分不利的,需要护理人员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以提高其治疗信心。③术后护理:尽早下床运动能促进胃肠蠕动,加快下肢静脉血液循环,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注意康复运动应以患者耐受为宜,并循序渐进地开展;在出院前,护理人员需对患者做好出院指导工作以及饮食干预工作,并嘱患者定期来医院复查[6]。

1.4 观察指标 ①记录两组患者的肛门恢复排气时间、疼痛缓解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②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估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程度,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越严重[7]。③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两组患者术1、2、3 d的疼痛程度,0分为无痛,10分为剧痛,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疼痛程度越严重[8]。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肛门恢复排气时间、疼痛缓解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SAS评分、SDS评分、VAS评分等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及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和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SAS、SDS评分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术后不同时间VAS评分比较 术后1 d,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3 d,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及住院时间比较()

表1 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及住院时间比较()

表2 两组护理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护理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术后不同时间VAS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术后不同时间VAS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目前,腹腔镜技术逐渐发展成熟,在妇科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腹腔镜技术属于微创技术,但仍然属于侵入性操作,患者会术后出现相应的应激反应,为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在手术期间加强护理干预十分必要[9-10]。临床外科手术属于一种应激刺激手术,对患者的生理、心理等均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在通常情况下,患者会产生焦虑、恐惧、不安、抑郁等消极情绪,治疗依从性往往较差,不利于患者的预后及康复。因此,护理人员应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通过心理护理改善其心理状态,提高治疗依从性,进而提升治疗效果。早期快速康复护理坚持以患者为中心,根据患者的病情制订针对性的康复计划,是一种有效的护理干预模式,主要包括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饮食指导、康复指导等,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减轻患者的痛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11-12]。快速康复护理模式目前已经在肝癌手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等手术中应用,能够有效促进患者术后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术后机体功能,缓解和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

本研究发现,观察组术后恢复情况、住院时间,护理后SAS评分、SDS评分,术后1 d VAS评分,术后2、3 d,V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将早期快速康复护理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治疗过程中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效果及护理质量,帮助患者缓解和消除术后不良情绪,降低疼痛感,促进患者康复。

猜你喜欢

住院腹腔镜康复
妈妈住院了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欢迎订阅2022年《护理与康复》杂志
3D腹腔镜下肝切除术在治疗肝脏肿瘤中的应用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昆明市2012~2020年HIV/AIDS住院患者的疾病谱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骨科住院患者双侧腋下体温比较
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预防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