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面护理在微创技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中的应用效果

2020-11-25李春莉由丽丽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26期
关键词:微创下肢常规

李春莉 由丽丽

(朝阳市第二医院,辽宁 朝阳 122000)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创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微创技术具有手术切口小和组织损伤少等优势,且患者术后的恢复速度较快[1-2]。目前,在外科手术后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病率十分高。但实施微创手术治疗可减轻创伤,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缩短其住院时间,但在进行手术治疗的同时需加强护理干预,以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本研究旨在探讨全面护理在微创技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于朝阳市第二医院接受微创技术治疗的50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全面护理组,每组25例。全面护理组男17例,女8例;年龄21~72岁,平均(45.89±2.26)岁。常规护理组男16例,女9例;年龄22~71岁,平均(45.55±2.33)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常规护理组给予传统护理干预,内容包括术前常规准备、术中密切配合医师操作、术后常规巡视病房、加强查房和了解患者基础情况等。全面护理组进行了全面护理。①环境护理:为患者安排舒适、干净的病房,确保通风和光线良好。②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医务人员与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及时进行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并根据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不同表现,帮助患者树立治疗的信心。③健康教育:术前向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普及有关微创技术的相关知识,避免其产生不必要的精神负担。④术后护理:为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早期功能锻炼提供科学的指导,协助和鼓励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以正确的方法循序渐进地开展锻炼;术后6 h,指导患者进行床上活动,并逐渐过渡至下床活动,以促进患肢的血液的回流,同时密切观察患肢脚趾皮肤的温度、颜色及动脉搏动情况,注意绷带的松紧度,避免过松或者过紧;术后遵医嘱给予抗凝药物治疗。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②记录两组患者的下肢术后开始床上活动的时间、下床时间。③分别于护理前后监测两组患者的下肢血液流变学指标。④统计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4.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术后开始床上活动的时间、下床时间、下肢血液流变学指标等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情况等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全面护理组患者满意25例,护理满意度为100.00%,常规护理组患者满意15例,较满意5例,护理满意度为80.00%,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下肢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护理后,全面护理组下肢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9.58±0.21)、(4.18±0.22)mPa·s、(1.62±0.11)mPa·s]优于常规护理组[(10.28±0.24)、(5.43±0.14)mPa·s、(1.81±0.12)mPa·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

表2 两组下肢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表2 两组下肢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2.3 两组下肢术后开始床上活动的时间、下床时间比较 全面护理组下肢术后开始床上活动的时间、下床时间分别为(6.49±1.28)h、(1.41±0.43)d,常规护理组分别为(12.48±1.90)h、(2.42±0.44)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924、6.713,P<0.05)。

2.4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全面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1/35),低于常规护理组的28.00%(7/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57,P<0.05)。

3 讨论

下肢静脉曲张是常见的外科疾病,如果不进行手术治疗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部分传统手术方法并不适应该疾病的治疗,虽然疗效较好,但会导致更大的创伤,并会给患者带来更多的术后并发症。微创激光手术优于传统手术,其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并发症更少,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更短。随着人们对护理意识的不断提高,多数医院的护理水平也相应提高。全面护理是医院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3-4]。全面护理通过优化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措施,不仅可为手术患者提供更舒适的治疗环境,还可以提高操作的安全性。术中通过全面护理可为患者创造可视化的治疗方法,包括术前教育、心理疏导、术后早期活动、饮食指导、用药指导等,可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出现[5-10]。本研究结果显示,全面护理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护理后下肢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术后开始床上活动的时间、下床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常规护理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运用微创技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时辅以全面的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下肢血液流变学指标,且患者术后恢复快,满意度较高。

猜你喜欢

微创下肢常规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持续骨牵引复位在近节指骨干骨折微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肺癌的微创介入治疗——专访北京医院肿瘤微创治疗中心主任李晓光
术后强化护理预防下肢骨折老年患者便秘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研究
高频超声联合彩超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诊断价值
常规之外
无痛微创拔牙技术在智齿拔除术中的应用进展
探讨常规课的高效课堂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别受限于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