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对性护理在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0-11-25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26期
关键词:支气管炎针对性入院

张 爽

(新民市人民医院,辽宁 沈阳 110300)

慢性支气管炎属于临床常见呼吸道疾病,主要是因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的炎性症状[1]。因老年人机体功能下降,抵抗力、免疫力均较差,发生慢性支气管炎的概率较高,对老年患者的身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2]。由于慢性支气管炎的病程相对较长,治疗难度往往较大,疾病的反复发作不但使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增加,还可能诱发肺气肿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3]。因此,临床需及时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同时加强护理干预,这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本研究旨在观察针对性护理在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新民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8例慢性支气管炎老年患者进行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4例。对照组中男32例,女22例;年龄60~81岁,平均(68.34±3.27)岁;病程5~18年,平均(10.72±2.53)年。观察组中男33例,女21例;年龄61~83岁,平均(68.73±3.14)岁;病程6~19年,平均(11.24±2.31)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入院时均伴有咳嗽、胸闷、咳痰、气短等症状;②经肺部X线检查,确诊为慢性支气管炎;③所有患者对本次研究均知情,并同意参与。排除标准:①精神异常者;②恶性肿瘤者;③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

1.3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含密切监测患者体征、对疾病知识进行宣教、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等。观察组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①入院指导:入院后,护理人员及时了解患者生命体征及状态,向患者介绍主治医师、责任护士,介绍住院环境、管理制度等,使患者尽快熟悉陌生环境,避免心理上产生抵触情绪,医护人员通过热情、亲和的入院指导,使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增强,为后续积极配合治疗奠定基础。②心理护理:多数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存在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对治疗工作的开展产生不良影响[4];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加强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实施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使患者在面对疾病时,保持乐观情绪;对患者提出的问题及疑虑耐心解答,以加深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避免其因对疾病相关知识不了解,在心理上产生悲观情绪,使其能正确认识疾病,提高治疗积极性与依从性,确保治疗期间积极配合。③呼吸道护理: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在急性发作期,呼吸频率往往增大,导致呼吸道水分过度丢失,痰液黏稠度增加,咳嗽、咳痰症状加重;因此,在护理过程中,呼吸道湿化护理是重点内容,为提高患者呼吸道水分,可给予患者湿毛巾捂鼻或吸入适量水蒸气补充水分,如有必要可给予雾化吸入护理;在进行雾化吸入时,需指导患者取半坐位、侧卧位或坐位[5],并合理控制吸入温度,尽量与体温保持一致,避免吸入温度过低导致呼吸道平滑肌受刺激而发生痉挛,导致咳嗽症状加重;日常控制好室内温度,减少户外运动,尤其是在天气寒冷时,必须要外出时,需佩戴口罩等护具,避免粉尘、烟雾等对呼吸道产生刺激[6];此外,做好保暖、御寒干预措施,嘱患者增加活动锻炼,提高其对病毒的抵抗能力及对寒冷的抵御能力,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憋喘加重等情况,护理人员需及时给予患者吸氧治疗,直至症状缓解。④排痰护理:咳痰是该病的主要症状之一,在护理过程中,针对痰液难以排出的患者,指导患者多饮水,以增加体内水分,使呼吸道痰液得到充分稀释,促进排痰[7];同时,可给予患者拍背以促进排痰,具体方法为五指并拢,掌指关节屈曲,大小鱼际与指前部和患者皮肤接触,由外向内、自上而下均匀用力对患者背部叩击,通过规律的振动使肺泡周围支气管壁痰液松动排出[8];如果患者痰液黏稠度过高,较难排出,可给与患者机械排痰处理。⑤抗感染护理: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生与患者机体免疫力下降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在常规治疗后予以抗感染治疗十分重要,临床通常给予抗生素药物治疗;在用药期间,需对患者病情、体温等进行密切监测,避免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9];如患者已经出现感染,则需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隔离治疗;对新入院患者及恢复期患者均应分区治疗,防止发生院内交叉感染;医护人员在与不同患者接触时,需做好隔离、消毒工作,防止病毒、细菌随医护人员传播给其他患者。⑥出院指导:为促使患者尽快康复,可指导患者进行肢体活动、呼吸保健操等,以改善呼吸功能,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关节活动度;在出院时,嘱患者日常保持良好心态,避免情绪波动过大,保持心情舒畅;嘱患者家属为患者准备清淡、营养丰富的饮食,多食用新鲜水果蔬菜,尽量确保患者良好的饮食,生活及作息规律;出院后遵医嘱用药,坚持有氧运动,如有异常情况,及时入院检查。

1.4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评价标准:显效为肺部X线检查结果正常,临床表现健康,咳痰、咳嗽症状消失,无并发症发生;有效为肺部X线检查病理变化范围缩小,咳痰、咳嗽症状明显缓解;无效为肺部X线检查结果、临床症状均较护理前无明显变化或加重。治疗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②采用生活质量核心问卷(Core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QLQ-C30)评估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内容包括情绪、躯体、认知、角色、社会5个维度,总分0~100分,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QLQ-C30评分等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治疗效果等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n(%)]

2.2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情绪、躯体、认知、角色、社会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慢性支气管炎属于临床常见疾病,随着我国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加,该病的发病率呈增长趋势。慢性支气管炎具有病程长、易反复、迁延难愈等特点[10]。临床研究认为,该病的发生与气道上皮细胞受损有关,可能与生活中有害气体、粉尘颗粒及香烟等刺激性气体接触有关,还可与遗传、病毒侵袭等因素有关[11]。多数慢性支气管炎老年患者在患病初期因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方法不合理,导致延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病情进一步加重[12]。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辅以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有重要意义。针对性护理干预从入院开始一直延续至患者出院,从心理、呼吸道、排痰、抗感染等方面针对性的进行护理干预,使患者在对自身疾病加强了解的同时,能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接受治疗,对患者疾病康复、生活质量的提升以及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在慢性支气管肺炎患者的护理过程中予以针对性护理,可促进患者的症状缓解,提升治疗效果;观察组情绪、躯体、认知、角色、社会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针对性护理的实施可使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表。

综上所述,将针对性护理干预运用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支气管炎针对性入院
利用信息技术再造急诊入院管理流程*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入院教育指南(2021年版)》解读
冬病夏治综合疗法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硫酸镁对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治疗分析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分析、诊断和防治
应时而著,为事而作——议论要有针对性
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辨证治疗体会
晓有机化学必考方向 提升备考针对性
学会“针对性”写作
有的放矢,始得鲜明——议论要有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