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管圈护理在降低肾小球肾炎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中的效果

2020-11-25陈燕妮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26期
关键词:肾炎品管圈肾小球

陈燕妮

(盘锦辽油宝石花医院,辽宁 盘锦 124010)

肾小球肾炎属于常见肾脏疾病,患者患病后双侧肾小球出现局灶性、弥漫性病变,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给患者家庭带来沉重负担,在对肾小球肾炎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容易发生不良事件,影响护理效果,所以必须加强患者护理干预[1]。本研究特收集我院收治的100例肾小球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实施品管圈护理后的效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00例肾小球肾炎患者均为盘锦辽油宝石花医院于接受治疗,时间为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中23例为男性,27例为女性;最小年龄22岁,最大年龄75岁,平均年龄(48.52±4.23)岁;病程1~12年,平均病程(6.55±0.67)年;其中16例为急性肾小球肾炎,19例为急进性肾小球肾炎,15例为慢性肾小球肾炎;观察组25例为男性,25例为女性;最小年龄21岁,最大年龄74岁,平均年龄(47.56±4.08)岁;病程1~10年,平均病程(5.53±0.57)年;其中18例为急性肾小球肾炎,19例为急进性肾小球肾炎,13例为慢性肾小球肾炎。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SPSS20.统计软件分析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知情且自愿参与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②均确诊为肾小球肾炎者。排除标准:①精神疾病者;②心脏病、肝肺疾病者;③认知功能障碍者;④临床资料不全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实施常规护理,护理内容包括生命体征及病情监测、健康宣教、环境护理、并发症预防、出院指导。

1.3.2 观察组 开展品管圈护理:①组建品管圈小组:抽取科室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组建品管圈小组,圈长由护士长担任、辅导员由质量管理办公室主任担任,明确圈名、口号及圈徽,小组成员共计8人,并在医院质量管理办公室办理注册备案。②计划阶段:由小组讨论设计护理计划表,计划表包含质量追踪及质量改进方法,将每周五设定为小组活动日,召集小组成员交流、讨论、学习,运用头脑风暴的方式对护理实践的问题进行讨论,讨论时间为1~2 h。③护理阶段:以常规护理为基础,参照标准化护理计划表,详细了解患者受教育程度、依从性,有针对性的制订个体化护理方案,做好压疮、外周静脉留置针脱出、药物过敏、医疗设备故障、院内感染预防措施;提高呼叫应答速度,加强交接班管理,监督三查八对落实情况,提高手卫生合格率,了解药物有效期、种类、医疗垃圾分类情况、急救车,并在档案上详细记录。④检查阶段:每日清晨查房时,由圈长对圈员前一天反馈情况进行检查,分析质量不过关原因,通过不断指导、改进,将解决方案落实到实处,并对落实情况进行调整、跟踪,观察下一阶段改进效果。⑤巩固阶段:加强圈员培训,提高圈员基础理论知识、问题处理能力及预防方法,特别是日常操作中存在的缺陷,应加强专项训练,并对圈员进行定期考核;不断对圈员护理中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行改进,分析其原因,并寻求解决方案。

1.4 观察指标 ①采取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对患者精力、社会生活、睡眠情感、家庭生活、躯体活动进行评分,得分越高患者生活质量越好[2-3]。②观察两组患者不良事件(药物过敏、外周静脉留置针脱出、压疮、院内感染、医疗设备故障)发生率;③采取医院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调查表满分为100分,非常满意(得分≥80分),基本满意(得分为61~79分),不满意(得分≤60分)。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做统计学分析,以()表示计量资料(生活质量评分),组间行t检验;计数资料(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以[n(%)]表示,组间行χ2检验,P<0.05时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分,)

表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分,)

2.2 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 对照组(50例):药物过敏5例(10.00%),外周静脉留置针脱出9例(18.00%),压疮4例(8.00%),院内感染5例(10.00%),医疗设备故障3例(6.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00%(26/50);观察组(50例):药物过敏2例(4.00%),外周静脉留置针脱出4例(8.00%),压疮1例(2.00%),院内感染1例(2.00%),医疗设备故障2例(4.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10/50)。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22.2222,P=0.0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对照组(50例):非常满意33例(66.00%),基本满意9例(18.00%),不满意8例(16.00%),总满意度为84.00%(42/50);观察组(50例):非常满意41例(82.00%),基本满意8例(16.00%),不满意1例(2.00%),总满意度为98.00%(49/50)。观察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χ2=11.9658,P=0.0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肾小球肾炎属于变态反应性疾病,患病不受年龄段限制,儿童、青少年、中老年均可能患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蛋白尿、高血压、水肿、肾功能不断减退等,该疾病患病机制较为复杂,病情发展缓慢,可迁延,治疗时间长,病理类型较为复杂,并发症多,随着患病时间延长,可能转为急性肾功能衰竭,也可转为慢性肾小球肾炎,出现无症状性血尿和(或)蛋白尿,护理难度较高[4-5]。既往常规护理主要以观察患者尿量、水肿情况为主,指导患者保持卧床静养,选择低脂低盐饮食,控制机体蛋白质、钾离子量,增加尿量,减轻水肿,降低血压,为患者营造一个良好的病房环境,保持病房空气流通,合理控制病房温度和湿度,勤换床单、被褥;密切观察患者脉率、心率、血压,及时对患者异常情况进行处理,降低患者并发症;加强健康宣教,详细为患者讲解肾小球肾炎相关知识,提高患者治疗信心和依从性。但常规护理主要以满足患者实际护理需求为主,缺乏系统性、创新性及追踪性,难以达到理想护理效果[6-7]。

品管圈也常被称为质量控制圈,是一种新型的质量管理模式,具有科学性、目的性、民主性、自主性、群众性等特点,通过品管圈小组成员讨论,不断对护理中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并寻求解决方案,通过发现问题、制定行动、实施行动、评估结果,形成良性PDCA环,不断对管理流程进行改进,从根源上减少患者护理风险,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达到最终护理目标[8-9]。在实施品管圈活动期间,通过加强护理人员培训,为护理人员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成长环境,加强培训考核,有助于激发护理人员潜能,提升其工作技能和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可有效提升护理质量,避免患者治疗期间产生连带损失,取得患者信任,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患者护理满意度更高[10-12]。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P<0.05。由此可见,实施品管圈护理有助于加强护理人员团结合作,激发护理人员工作能力及潜能,护理效果更为显著[13-15]。

综上所述,对肾小球肾炎患者实施品管圈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并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肾炎品管圈肾小球
马鸿杰教授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临床经验总结
外周血B细胞耗竭治疗在狼疮性肾炎中的应用进展
赵振昌教授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经验
白藜芦醇改善高糖引起肾小球系膜细胞损伤的作用研究
品管圈在持续改进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全周期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肾炎康复片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品管圈活动在普外科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用品管圈活动方法提高急诊生化检验及时率
品管圈活动在糖尿病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肾小球系膜细胞与糖尿病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