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的整体化护理效果

2020-11-25常素银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26期
关键词:阑尾炎外周血急性

常素银

(喀左县中心医院,辽宁 朝阳 122300)

阑尾位于右侧髂窝,形似蚯蚓状盲管,长约5 cm,直径约0.5 cm。阑尾炎多见于年轻人,且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1]。急性阑尾炎病死率为0.10%~0.50%。急性阑尾炎是外科最常见的急腹症,主要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痛、反跳痛和腹肌张力,查体可见右下腹部压痛点固定[2]。临床治疗该疾病以手术为主。多数患者能及时就诊,且可取得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但有少数患者确诊较为困难。如果治疗不及时或不恰当,可能会发生一些不良反应,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3]。如果处理得当,多数患者均能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在手术治疗过程中,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十分重要,对预后有积极的影响。本研究旨在了解临床普外科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的护理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12月喀左县中心医院普外科收治的7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5例。研究组年龄21~78岁,平均(42.68±2.45)岁;男22例,女13例。对照组年龄22~77岁,平均(42.21±2.68)岁;男23例,女12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标准化护理,内容包括根据手术流程常规做好术前的准备工作和患者生理准备工作,并在术中密切配合医师的操作,术后告知患者和家属相关注意事项。研究组开展整体化护理。①术前护理:了解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情况,在与患者及其家属建立良好沟通的基础上,讲解和安慰患者,稳定患者情绪,减轻其焦虑心理;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急性阑尾炎相关知识,说明手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高其对疾病的认识,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加强病情观察,定期测量体温、脉搏、血压、呼吸;加强巡查,观察患者腹部症状、体征,尤其应关注腹痛的变化情况;禁止使用吗啡等镇静药物,以免掩盖病情;如果患者腹痛程度加剧,并伴有发热等症状时,应及时通知医师。②术中护理:对进入手术室的患者,护士应详细核实患者的基本情况;在手术期间,应尽量注意保护急性阑尾炎患者的隐私;在手术操作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程序进行操作,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和生命体征;在手术完成后,要第一时间通知患者及其家属手术成功,以减轻其心理压力[4]。③术后护理:返回病房后,根据不同麻醉方式给予适当体位干预,当血压稳定时,采用半卧位;在肛门排气后,应严格控制饮食,以流质食物为主,根据患者术后恢复具体情况,逐渐过渡至半流质食物和软性食物,嘱患者多食用富含蛋白质的食物,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术后护士需帮助患者正确下床,以预防肠粘连的发生;对于病情相对较轻的患者,术后当天即可下床,重度患者应积极卧床,待病情稳定后尽早下床;术后阑尾炎患者会伴有疼痛,护理人员应提前告知患者疼痛的原因、机制等,协助患者采取按摩、放松等护理技巧,以消除其恐惧和紧张心理;阑尾炎患者术后易发生腹胀、腹痛、失血性休克等,出现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缝合过紧,阑尾残端结扎松动,最终结果导致血液渗入肠道,造成下消化道出血,如果术后出现出血症状,必要时需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手术止血;术后阑尾炎患者较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切口感染,主要原因是手术污染、异物血肿滞留、引流不畅,患者的临床主要体征为切口局部红肿、疼痛、体温升高等,若遇到该情况应予以拆线、清洗伤口、定期用药,直至感染症状消失[5]。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包括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满意度=(满意例数+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②分别于护理前后检测两组患者的外周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包括肿瘤坏死因子(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计数、白细胞介素(IL)-6。③采用SF-36简明健康状况量表(36-item Short-form Health Survey,SF-36)[6]评估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总分0~100分,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④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⑤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感染、出血、发热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外周血清炎性因子指标、SF-36评分、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护理满意度、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研究组的满意度是35例(100.00%),对照组则是27例(77.14%),P<0.05。

表1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

2.2 两组外周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护理前,两组外周血清TNF-α、hs-CRP、白细胞计数、IL-6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研究组外周血清TNF-α、hs-CRP、白细胞计数、IL-6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外周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表2 两组外周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2.3 两组SF-36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SF-36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SF-36评分比较(分,)

2.4 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65.35±0.55)min、(7.21±2.41)d,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78.35±2.81)min、(8.41±2.41)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860、2.083,均P<0.05)。

2.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在临床消化内科中,急性阑尾炎的发病率较高。急性阑尾炎的致病原因与患者自身饮食习惯和病原菌感染密切相关。在发生急性阑尾炎后,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是腹胀、食欲缺乏、上腹痛,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饮食等习惯的改变,急性阑尾炎发病率呈上升趋势[7]。在治疗过程中,急性阑尾炎患者的饮食习惯和心理状态会导致治疗效果降低,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因此,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有效降低上述因素对疗效的影响成为多数学者关注的焦点。整体护理是伴随着综合医学的产生和发展而出现的。整体护理是一种新的护理模式,具有全方位、全面性、规范化、实效性等特点。近年来,临床逐步将其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护理干预中,均取得了良好的效益。整体护理能有效提高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护理质量,满足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护理需求,有助于提高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8-10]。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外周血清TNF-α、hs-CRP、白细胞计数、IL-6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研究组外周血清TNF-α、hs-CRP、白细胞计数、IL-6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在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护理干预中,运用整体化护理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护理工作质量,且有利于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加速患者康复的进程,促使患者的满意度得以提高。

猜你喜欢

阑尾炎外周血急性
急性心包炎1例
外周血B细胞耗竭治疗在狼疮性肾炎中的应用进展
ACS患者血清FSTL-1、外周血淋巴细胞中PPAR-γ、 MMP-9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
外周血红细胞膜脂肪酸C20:1n9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研究
超声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中西医结合治疗HBV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HBV DNA转阴率的Meta分析
阑尾炎能自愈吗?
根部穿孔性阑尾炎的腹腔镜治疗策略
腹茧症合并急性阑尾炎并腹股沟斜疝1例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SIRT1 mRNA的表达及氨氯地平对其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