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皮筋松挂中药化腐疗法治疗小儿肛瘘的临床体会

2020-11-25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26期
关键词:患部皮筋创口

王 霖

(营口市胃肠病医院,辽宁 营口 115200)

小儿肛瘘是常见的小儿肛肠科疾病,主要发作原因是患儿年纪尚小,肛门直肠发育不全和自理能力不强,无法有效的管理自身,造成肛门受到感染[1]。小儿肛瘘女患儿较少,多发于男患儿,原因是男患儿直肠与肛管更为接近,患儿的粪便对肛门黏膜的压迫和破坏更重,更容易造成患儿肛门附近细菌感染形成肛瘘[2],女患儿则因为直肠受子宫影响,与肛门处较远,对肛门黏膜的破坏较小,因而不易发生肛瘘。由于小儿肛瘘极容易复发,而常规的手术在患儿痊愈和手术后遗症、术后复发率方面均不理想[3]。根据相关试验,采用皮筋松挂中药化腐疗法对小儿肛瘘极有疗效,并且能明显的提升患儿痊愈率,降低患儿的并发症率和后遗症发生率,因此本文针对性的进行常规治疗和皮筋松挂中药化腐疗法治疗,旨在比较两种方法对患儿的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12月至2019年5月收治小儿肛瘘患儿患儿42例,将患儿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其中试验组21例,其中男患儿19例,女患儿2例,年龄5个月~14岁,平均年龄为(5.51±0.93)岁;病程6个月~2.5年,平均病程为(2.51±0.55)年。对照组21例,其中男患儿20例,女患儿1例,年龄6个月~13岁,平均年龄为(4.82±1.33)岁;病程5个月~3年,平均病程为(1.09±1.14)年,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和病程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试验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进行,试验前所有患儿及其家长均知晓本次试验并签署同意书。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为患儿施行常规的治疗方法。对尚未完全形成瘘管的患儿,施行肛门脓肿部分切除并排除脓肿,若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瘘管,采取一次性根除的方法,将肛瘘病根一并切除,并对疑似感染处进行预先处理,在最后为患儿进行肛门清理,从而提升肛门的康复速度,降低复发率。手术完毕应注意观察患儿的伤口缝合处,由于患儿的创口恢复速度较快,一般1~2周左右即会愈合,因此医护人员需要及时为患儿进行拆线。另外长时间肛瘘会导致习惯性腹泻,在进行手术后,医护人员需要为患儿喂食止泻药物,并进行食物调理。避免患儿因为多次腹泻造成手术创口二次感染,影响愈合。

1.2.2 试验组 ①对患儿采用皮筋松挂中药化腐疗法进行手术治疗,治疗过程中对患儿进行基础麻醉后在肛门附近行二次麻醉,以防止患儿在手术因为害怕恐惧出现意外。在麻醉后根据患儿的肛瘘部位为其采用左侧卧位或右侧卧位,完成后先对患儿肛门部位进行消毒。②主刀医师确认患儿生命指标正常后找准患儿的肛瘘部分,以手指将肛瘘部分挑出,用手术刀沿肛瘘部分附近组织进行浅表面切开并扩大,若患儿肛瘘深入肛门周围组织,则采用高频电刀进行扩大,将患儿整个肛瘘周围组织进行切除并电凝伤口,采用这种方法进行能够将患儿的病变组织进行有效的切除,并且尽量减少了对正常组织的误切;使用电凝能够及时的将患者伤口进行愈合,减少了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这对年龄较小的患儿是极好的保护。③在完全切除浅表面病变组织后,采用细线先将患儿被切组织部位进行拴缚,并用橡皮筋扎紧挑出组织,然后根据被拴缚组织的长短进行合适深浅的松挂,这样做不会对患儿造成较大的术后伤口,可以预防患儿在术后因为多种原因造成伤口二次破坏,也降低了患儿术后被感染的概率;另外采用橡皮筋对切除的组织进行束缚则是在保留原本这些组织仍有的功能,避免因为手术切除造成了患儿肛门功能立即出现缺失。④在对切除组织进行皮筋束缚后立即进行止血、消毒与伤口缝合,之后护理人员每次换药时对患儿进行肛门检查,并根据患儿的手术伤口的具体情况对皮筋进行松紧,待1~2周被挑出的瘘管增生组织因为缺血枯竭而自行脱落。⑤相较于常规小儿肛瘘手术治疗,皮筋松挂中药化腐疗法整个手术过程更加简单,手术完成后,对患儿进行中药外敷。首先采用忍冬藤、黄柏、蛇瓜子、苦参、明矾、芒硝、红花等药材熬煮为清洗药剂对患部进行清洗,其次采用九一丹或八二丹磨粉调和香油制作为膏剂,用纱布固定在患部并及时更换,然后采用生肌消炎止痛的药物涂抹于患部,帮助患儿伤口恢复,在每次换药和清理前后以及患儿大便后,均采用硝矾洗剂进行患部清洗。护理人员除了对患儿每日进行检查皮筋松紧程度是否变化和调整外,只需要进行与对照组患儿相同的饮食、用药和患处清理即可。

1.3 疗效标准 在手术和药物护理3个月后,护理人员对两组患儿进行痊愈率的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患儿是否有肛门失禁、肛门狭窄及变形等后遗症或其他复发症状,调查评价标准为:完全痊愈为患儿肛瘘症状已痊愈,且无复发现象和后遗症;基本痊愈为患儿肛瘘症状已痊愈,但有复发现象或后遗症;未痊愈为患儿肛瘘症状未痊愈或已复发现象,并伴有后遗症。总痊愈率=(完全痊愈例数+基本痊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患儿痊愈率)以χ2检验,以[n(%)]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两组患儿接受手术和药物护理3个月后进行统计,对照组患儿痊愈率为71.43%(15/21),试验组患儿痊愈率为95.24%(20/21)。试验组痊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痊愈率比较[n(%)]

3 讨论

采用皮筋松挂中药化腐疗法进行小儿肛瘘治疗的重要原因是小儿的肛门系统组织尚未发育完全,尤其是肠道系统和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全,因此小儿肛瘘最重要的是保护患儿的肛门组织不被破坏,而试验组采用的这种方法便是基于这一目的而开展的[4]。常规方法是将患儿的瘘管找到后进行整体切除,手术创口会直达皮下最底部,这会导致患儿的创口较深、创面较大,而皮筋松挂中药化腐疗法则是改平刀为斜刀,沿着皮肤将浅层病变组织割掉,保证了正常组织的安全,手术的创口极浅,创面较小,保护了肛门周围组织[5]。而创口浅则有利于发挥中药化腐的优势,由于创面较小,药物可以与创面进行充分的接触并发挥其化腐生肌的作用[6],创口极浅则有利于药物渗透至皮下,祛除存在的病变因子,促进了患部的血液循环,有助于患者自我修复。

由于异物的刺激作用,部分组织能够分泌一些促进伤口愈合的黏液,帮助创面进行自我修复,在这个过程中,皮筋起到了引流的作用[7]。由于皮筋连接创处和良好处,既能够帮助促进愈合的黏液流动至伤患处,又能隔绝与限制创面脓液流动至伤患处,避免了伤口的感染,而中药药剂中消炎化脓的药物质能起到抑制脓液产生的作用,以及促进愈合黏液分泌的作用[8]。另一方面,由于扎紧的被切组织并未完全与肛门组织脱离,而是继续与原组织保持连接,保留了一部分肛门功能,虽然在1~2周后由于无血液流通并最终枯竭脱落,但由于在枯竭脱落的过程中周围的良好组织逐渐的适应并取代其功能[9]。在加上采用的中药药物对患部良好组织有放松功能,解除患部组织术后紧张的症状,对创口处起到了消炎化瘀的作用,有效的促进了患部的创面症状的消失,避免了患儿出现肛门功能缺失和肛门功能与创口面同时恢复的现象,极大的降低了患儿术后出现肛门失禁、肛门狭窄及变形的不良状况,促进了伤患处尽早恢复[10]。另外由于患儿较小,皮肤娇嫩,对西药和化学清洗存在过敏的风险,而中药则没有这方面的风险,熬煮后的中药清洗剂药性温和,不仅不会对创口皮肤造成伤害,还能很好的促进创口的愈合。

在试验过程中发现,对患儿进行身体检验后,可以适当的对麻醉剂量进行调整,体质较好或年龄在2岁以上患儿可以只在肛门周围进行局部麻醉,并在确定患儿采用左侧卧位或右侧卧位后进行身体固定,但要注意的是,采用此方法需要手术人员事先对患儿进行病情了解,并尽快完成手术过程,在手术结束后要及时对患儿进行受压侧肌肉按摩,防止患儿出现肢体损伤;对2岁以上和体制较差的患儿也尽量不采用基础加局部两次麻醉。尽量不采用高剂量麻醉的原因是患儿年龄较小,神经系统发育不全,且体内自身循环系统尚未完全成型,麻药剂量过高会导致患儿无法代谢而对神经系统造成损害。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对患儿的心理安慰,由于患儿年龄较小,无法克制自身对于手术和打针吃药的恐惧心理,因此在进行手术前,医护人员和患者家属应先对患儿进行一定程度的心理安慰,在不影响患儿身体智力发育的情况下对患儿进行辅助睡眠,并尽量轻微无痛的为患儿进行麻醉。整个麻醉、手术过程中尽量不要让患儿看见手术刀、针管等相关器械,在术后每日检查中也尽量在患儿休息睡眠时进行检查。所使用的药物除必须静滴外,尽量采用可溶于食物的药物[11]。

综上所述,对小儿肛瘘患儿采用皮筋松挂中药化腐的治疗方法能够有效的提升患儿的恢复速度和痊愈率,降低患儿的病症复发率 。

猜你喜欢

患部皮筋创口
比缝合更好的创口封闭方法
防控家兔疥癣病验方20例
封二、封三/马兰开花二十一
会跳高的猫
心灵创口贴
皮筋小船
卷纸套皮筋
改良型创口贴
小伤口都能用创口贴 ?
夏天热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