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舒肝宁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

2020-11-25王晓禄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26期
关键词:护肝黄芩黄疸

王晓禄

(葫芦岛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感染科,辽宁 葫芦岛 125000)

慢性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所导致的临床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虽然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会有所好转,但由于体内的乙型肝炎病毒未能得到彻底有效的清除,故病情反复发作并逐渐由急性乙型肝炎转变为慢性乙型肝炎[1]。该病症的临床表现为黄疸、转氨酶升高等症状,如果长时间不能治愈,患者病情将发展成为肝硬化甚至是肝癌,这将严重地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对家庭与社会造成严重的负担。中医理论认为急、慢性病毒性肝炎属肝胆湿热证型,临床治疗以抗病毒、护肝、退黄及对症治疗为主要策略。舒肝宁注射液是一种纯中药制剂,具有利湿退黄、清热解毒、益气扶正的功效[2]。本次研究着重对采用舒肝宁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40例、女性32例;年龄最小27岁,最高46岁,年龄平均(36.4±5.2)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20年,病程平均(15.5±3.3)年。7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病程、年龄、性别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比较可行。

依照《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和《中医内科学》对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诊断。西医诊断标准:肝炎急性期超过6个月,乙型肝炎病毒检测呈阳性,B超结果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诊断标准:临床表现为身目尿黄、苔黄脉弦缓等症状。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门冬氨酸钾镁、甘草酸二铵等进行常规护肝治疗,严格控制高脂肪食物的摄入量,停止服用其他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药物。对照组给予乙肝解毒胶囊(哈药集团世一堂制药厂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3022097)进行治疗,用法用量:口服每日2次,每次10 g。观察组给予舒肝宁注射液(贵州瑞和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025660)治疗,用法用量:将舒肝宁注射液10~20 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50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

1.3 观察指标[3-4]显效:治疗前后肝功能情况,记录相关肝功能各项指标检测水平较治疗前下降幅度≥50%;有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所改善,肝功能各项指标检测水平较治疗前下降幅度<50%;无效:治疗后未达上述标准,甚至加重。

1.4 数据处理 所有数据用SPSS22.0处理和比较分析,肝功能相关指标为计量资料行t检验、治疗总有效率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时判定为两组之间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肝功能相关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肝功能相关指标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丙氨酸转氨酶(ALT)、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2周后均有明显降低,两组的TBil和DBil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的ALT和AST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治疗4周后观察组的TBil、DBil、ALT和AST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1 两组治疗2周后肝功能相关指标比较

表2 两组治疗4周后肝功能相关指标比较

2.2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对照组的显效率为25.00%(9/36),有效率为30.56%(11/36),治疗总有效率为55.56%(20/36);观察组的显效率为52.78%(19/36),有效率为44.44%(16/36),治疗总有效率为97.22%(35/36)。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χ2=17.326,P=0.000<0.05)。

3 讨论

临床主要采用药物常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通过药物的护肝养肝、抗病毒作用来控制病情,然而长期用药容易引起病毒发生变异并产生耐药性,降低药物治疗的效果。中医理论认为,慢性乙型肝炎属肝胆湿热证,属中医“黄疸”中的“阳黄”范畴,患者因受到湿热邪毒侵袭后蕴结于肝脏,导致疏泄失司、湿热中阻、脾胃失和,出现身目尿黄、纳差、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5]。舒肝宁注射液是依据“茵陈蒿汤”药方加减而成,是从茵陈、黄芩、栀子、板蓝根和灵芝等中药材中提取有效成分而制作出来的纯中成药制剂,所遵循的是辨证施治、对症下药、清热利湿退黄的治疗原则。药方中茵陈为主要成分,可清热解毒、除湿、利胆、退黄,用于治疗黄疸、湿疮瘙痒、小便不利、传染性黄疸型肝炎等具有显著的效果。黄芩能够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同时还具有止血安胎作用,中医多用于治疗湿热痞满、黄疸、泻痢、肺热咳嗽、痈肿疮毒、高热烦渴以及胎动不安等[6-7]。栀子可清热、泻火、凉血,在黄疸、淋病、咽痛、热毒疮疡、扭伤肿痛等治疗中可获得比较理想的效果。板蓝根则可以用于清热解毒、凉血利咽,同时板蓝根还能够提高人体免疫力,可用于治疗多种病毒性疾病,如湿热黄疸、肺热咳嗽、痢疾、上呼吸道感染、咳血等。灵芝滋肝养胃、保肝解毒、益气和中。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茵陈能够利胆、保肝,阻止肝细胞进一步坏死,同时还能够解热、抗炎,起到扩张冠状动脉、降血脂和降血压等作用。栀子保肝作用显著,能够促进胆汁分泌,同时可以抗感染,让肝脏微循环得到改善。黄芩中的主要成分为黄芩苷,黄芩苷对脂加氧酶具有抑制作用,可减少氧自由基的产生,同时对于蛋白激酶也具有抑制作用,从而使血管平滑肌得以松弛,减轻因缺血造成的损伤。板蓝根抗病毒和解毒效果显著,还可大大提高人体免疫力。灵芝能够对人体的免疫状态进行双向调节,加强肝脏解毒功能,并让肝脏得以再生。其主要成分包括香豆素类、黄酮类,含量较高的6,7-二甲氧基香豆素、绿原酸、京尼平苷、黄芩苷等,为抗菌解毒的主要有效成分,可以清除氧化自由基,降酶保肝,能显著抑制肝纤维化及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与β1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的表达,让肝脏纤维化进程受到抑制,让肝功能得以恢复,同时能够对肝硬化腹水起到治疗作用,让肝纤维化减慢,具有利胆和保肝护肝的作用[8]。上述药物合用可发挥协同效果,其中氨基葡萄糖、生物碱和多种有机酸等主要成分还能够抗过敏、提高人体免疫力,共同起到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益气扶正和保肝护肝的效果,用于急慢性病毒性肝炎可获得显著的效果[9-10]。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采用常规护肝治疗的基础上增加舒肝宁注射液治疗,2周后肝功能相关指标均有明显降低,两组的TBil和DBil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的ALT和AST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的TBil、DBil、ALT和AST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显效率为52.78%,有效率为44.44%,总有效率为97.2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5.00%、30.56%和55.56%(P<0.05)。综上所述,舒肝宁注射液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益气扶正和保肝护肝的功效,在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中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护肝黄芩黄疸
护肝布祖热颗粒通过抑制凋亡减轻小鼠免疫性肝损伤
新生儿黄疸治疗箱常见故障处置及预防性维护实践
鲁晓岚:黄疸
黄芩主要化学成分对口腔疾病作用的研究综述
不同炮制方法对黄芩活性成份含量及抗氧化作用的影响
向你普及新生儿黄疸相关知识
碳氧血红蛋白在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中的临床意义
黄芩苷抗肿瘤机制研究进展
张永新:种植黄芩迷上了“茶”
春季养生六个字 春捂 养胃 护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