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康复治疗的效果

2020-11-25童洪旺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26期
关键词:腰椎间盘腰椎常规

童洪旺

(清流县总医院,福建 三明 365300)

腰椎间盘突出症多发于20~40岁人群,其中比较典型的是髓核突出症[1]。经临床实践发现,L4~5、L5、S1之间的椎间盘最容易出现病变[2]。目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两种。无论哪种治疗方法都可能会导致患者在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组织退化问题。因此,在治疗的同时需为患者开展康复治疗,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旨在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康复治疗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于清流县总医院就诊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康复组,每组40例。康复组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18~60岁,平均(47.51±3.53)岁;病程1~20年,平均(8.59±1.62)年。常规组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18~60岁,平均(48.20±3.19)岁;病程1~20年,平均(8.60±1.39)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①纳入标准:所有参与研究的患者均备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所有患者均同意配合资料的收集;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均为腰骶痛、下肢肌力减弱、麻痹感强、跟腱反射出现改变、皮肤有明显触痛感等。②排除标准:存在合并型腰椎管狭窄、腰椎肿瘤、滑脱及骨折者;合并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者;合并精神疾病者;无法配合资料收集者。

1.3 方法 常规组患者采用药物治疗,并嘱患者多卧床休息。康复组患者给予综合性的康复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腰椎牵引、推拿等。两组患者的药物治疗方法及剂量均相同。康复组患者的腰椎牵引重力约为患者自身体质量的2/3,每日牵引1次,每次牵引时间不超过20 min。在进行推拿治疗时,嘱患者取仰卧位,以拳滚法、手拳大小鱼际擦法为主,每日推拿1次,每次30 min。持续治疗2个月,待治疗结束后,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3]。

1.4 评价标准 ①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评估两组患者的机体功能性障碍。②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定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③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两组患的功能恢复情况。④测量两组患者的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⑤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JOA评分、VAS评分、ODI、ROM等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治疗效果等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JOA评分比较 治疗后,康复组JOA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VAS评分比较 康复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ODI评分及ROM比较 康复组ODI评分低于常规组,ROM大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2.4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康复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1 两组JOA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JOA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VAS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VAS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ODI评分及ROM比较()

表3 两组ODI评分及ROM比较()

表4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3 讨论

腰椎间盘纤维环的后侧是比较薄弱的,而后纵韧带在脊柱中是不会出现间断的,但从第1腰椎平面开始后纵韧带会逐渐变窄,到第5腰椎及第1腰椎之间,其宽度只有原来的1/2。腰骶部是人体承受动力、静力最多的部位,后纵韧带变窄意味着会造成一个自然性的结构弱点,髓核很容易出现向后方两侧不正常突出的情况[4-5]。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原因可以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内因,一类是外因[6]。

一般来说,腰椎间盘外伤多因长期劳损造成,而劳损也是导致纤维环出现破裂的主要原因之一[7-8]。从生理结构上来看,腰椎排列具有生理性前凸,而椎间盘呈现出前厚后薄的状态,当向前弯腰时,髓核因受体质量、肌肉及韧带的影响会产生很强的反抗性弹力,而这种反抗性弹力与跟负重的压力成正比,如果负重压力越大,在椎间盘纤维环本来就存在缺陷的情况下,就极有可能导致髓核被冲破,从而使纤维环出现向侧后方突出的情况,最终导致腰椎的神经根及脊髓等出现压迫症状[9]。除了长期的劳损会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外,长期处于受寒的状态时,也有很大的可能会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10-11]。

随着中医理论在临床治疗中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推拿、针灸等中医治疗方法能够有效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症状,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牵引疗法能够有效缓解患者出现的肌肉痉挛等问题,减少疾病对患者神经、组织的压迫,使患者局部的血液循环情况得到刺激与改善;而推拿治疗则有助于加强患者的脊柱稳定性,使脊柱关节的活动度得以显著提升,进而使患者的疼痛程度大大缓解。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康复组JOA评分优于常规组,VAS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康复组ODI低于常规组,ROM大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康复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时辅以康复治疗,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且患者术后功能恢复较好。腰椎间盘突出症将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与工作,而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上可以根据不同患者的病情来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治疗,从康复治疗的效果来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问题上,这种治疗确实有着很好的疗效,患者的临床症状不仅仅得到了有效的缓解,患者的预后治疗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因此综合性康复治疗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被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腰椎间盘腰椎常规
针刺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研究
常规之外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腰椎
CT及MRI在腰椎管狭窄症诊断中的应用
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MRI和CT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腰椎滑脱可以靠按摩恢复吗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温针灸配合超短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探讨常规课的高效课堂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