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糖控制对高血压糖尿病合并脑出血患者的影响

2020-11-25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26期
关键词:压疮脑出血医护人员

柴 杨

(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辽宁 沈阳 110000)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疾病的患病率逐渐呈上升趋势,这不仅会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还会危及老年患者的生命安全[1]。糖尿病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具有病程较长、并发症多等特点,多数患者在发病后会出现排尿次数增加、食欲增加、体质量下降等症状。据相关资料显示,老年人群患有高血压的患病率与日常生活方式以及家族遗传因素有关。多数高血压患者极易出现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相关并发症。高血压糖尿病合并脑出血是其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且该疾病的发生主要与患者的情绪起伏较大有关,患者可能具有昏迷和部分感觉症状,对患者的危害较大[2]。相关研究证明,血糖控制质量与并发症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3]。本研究旨在分析血糖控制对高血压糖尿病合并脑出血患者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高血压糖尿病合并脑出血的患者,根据血糖控制情况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血糖控制差)和观察组(血糖控制好),每组34例。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后实施。其中对照组男20例,女14例;年龄53~82岁,平均(60.20±2.90)岁;糖尿病病程6~19年,平均(10.50±2.10)年。观察组男18例,女16例;年龄49~81岁,平均(58.90±3.10)岁;糖尿病病程5~19年,平均(10.90±2.80)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高血糖合并糖尿病的治疗指南》中的相关诊断标准及我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脑血管病诊断标准。排除标准:患有恶性肿瘤者;存在严重心、肾功能障碍者;既往有精神疾病者。

1.3 方法 对所有入院患者均实施降低颅内压、降血压、降血糖、止血以及保护脑细胞等对症支持治疗。在日常生活中,辅以饮食治疗,禁止患者食用含糖量以及高脂肪类食物,在此基础上按时指导观察组患者进行康复训练,以使患侧肢体保持原有的功能,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血糖监测所用仪器为生物电子快速血糖仪。在患者入院后,严格监测患者三餐前的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根据监测结果及时为患者调整治疗方案。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PG)、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病死情况,其中并发症包括肺部感染、应激溃疡、压疮等。

1.5 统计学 分析 采用SPSS 16.5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FPG、ADL评分等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并发症发生情况、病死情况等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FPG及ADL评分比较 观察组FPG低于对照组,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FPG及ADL评分比较()

表1 两组FPG及ADL评分比较()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病死情况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病死情况比较[n(%)]

3 讨论

糖尿病是内科较为常见的疾病,多数患者在患病后血糖水平高于正常水平,这不仅会对患者的心脏、大脑和肾脏等重要器官造成严重损害,而且会显著降低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临床治疗难度往往较高[4]。多数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由于受体内的血糖、血压的双重影响,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会进一步增加,若不及时进行干预将加剧病情的发展。相关研究表明,控制血糖对高血压和脑出血患者的预后十分重要[5]。然而,由于多数高血压糖尿病合并脑出血患者的年龄较大,对疾病和日常饮食无明确的限制,再加上自身遗传因素的影响,极易导致胰岛素用量不足,从而引发血糖升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加重病情[6]。值得注意的是,对于病程较长的糖尿病患者,应特别关注患者的肺部感染情况。若患者存在肺部感染,需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以防病情加重。这主要是因为:在患者血糖值持续升高的情况下,会对自身杀伤细胞的活性进行抑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体内淋巴细胞的分裂及中性粒细胞的产生,降低了患者对外界细菌的防御能力,进而导致肺部出现细菌感染。此外,多数血糖控制较差的糖尿病患者极易发生血管病变,进而影响肺部原有的循环功能,导致肺组织杀菌、灭菌能力较差,进而降低了机体免疫力。多数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在治疗过程中逐渐增加,同时高血压糖尿病合并脑出血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与患者体内的血糖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7]。因此,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对高血压糖尿病合并脑出血患者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积极有效的治疗原发疾病,降低血糖水平是提高患者预后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关键。

对于出现肺部感染的患者,医护人员应增加巡视病房次数,及时清除呼吸困难患者的口鼻腔内分泌物,预防患者出现窒息的危险,促使呼吸道处于通畅状态,有效减少细菌的侵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8];医护人员应保持病房内干净整洁、温湿度适宜,定时为病房进行通风换气和清洁消毒处理,定期为患者更换床单、被罩,降低说话音调,禁止家属在病房内大声喧哗,为患者营造良好的住院环境[9];此外,医护人员应严格限制家属探视次数,以免探视次数过于频繁而出现交叉感染的现象,加重病情的进展[10]。对于出现压疮的患者,医护人员应定期对压疮的发展程度进行评估,根据患者压疮的分级,提供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针对压疮程度较轻的患者,护士应每2 h为患者进行1次翻身,再用50%乙醇按摩患者骨骼隆突部位,以促进局部皮肤的血液循环,预防压疮的产生;针对压疮程度较重的患者,护士应为患者准备气垫床,同时在骶尾部为患者放置橡胶圈,一方面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皮肤与气垫床的受压面积,另一方面有利于降低患者机体的垂直压力,预防压疮加重[11-12]。对于应激性溃疡的患者,医护人员应加强患者的口腔护理,在餐后指导患者用生理盐水进行漱口,同时为患者涂抹有效的治疗药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3-14]。此外,医护人员应严格监测患者三餐的血糖值,积极控制患者的血糖在合理范围内,对于血糖水平较高的患者,医护人员应告知患者合理饮食的重要性,加强其对自身疾病的了解,提高患者对自控能力,进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医院应定期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对高血压糖尿病合并脑出血疾病进行宣传,使住院患者能充分掌握疾病相关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FPG低于对照组,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应严格控制高血压糖尿病合并脑出血患者的血糖水平,及时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案和护理措施,进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15-16]。

综上所述,在高血压糖尿病合并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加强对患者血糖的控制,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效果。

猜你喜欢

压疮脑出血医护人员
脑出血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相关性分析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实习护生压疮相关知识及预防态度的调查分析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调中益气汤联合外洗汤剂治疗压疮的效果观察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进展
法国用免费拳击课感谢医护人员
《海峡姐妹》志愿者为医护人员送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