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甲状腺全切除术在甲状腺良性疾病患者首次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2020-11-25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26期
关键词:良性复发率出血量

王 琳

(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医院普外科,辽宁 沈阳 110000)

甲状腺疾病是一种常见的普外科疾病,通常为良性病变,女性患者中十分常见[1]。临床通常采用手术方法给予治疗,早期采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治疗后残余的甲状腺组织极易再次引发病变或癌变[2-3]。近年来,甲状腺全切除术在甲状腺良性疾病中被广泛应用,将病变组织彻底清除后,术后复发再手术率可有效降低,进而减少了甲状腺癌的发生率[4-5]。为探究甲状腺全切除术对甲状腺良性疾病首次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本研究选取我院院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首次接受手术治疗的88例甲状腺良性疾病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予以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对比不同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于本院首次接受手术治疗的88例甲状腺良性疾病患者,全部患者签订同意书,获得了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并按照双盲法分为两组,对比组44例患者中,男性17例,女性27例,年龄25~71岁,平均年龄(48.36±23.45)岁;甲状腺种类:结节性甲状腺肿、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突眼分别有24、6、14例。试验组44例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25例,年龄26~72岁,平均年龄(48.45±23.56)岁;甲状腺种类:结节性甲状腺肿、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突眼分别有26、5、13例。两组患者在甲状腺种类等资料比较中没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比组 全身麻醉,平卧位,头向后仰,于患者前下颈部做一弧形切口,切口至胸锁乳突肌后缘,分离皮下组织和颈阔肌。于胸锁乳突肌前缘将颈深筋膜浅层切开,牵拉胸锁乳突肌,使患侧甲状腺完全显露,结扎甲状腺上、下动脉和中静脉,游离甲状腺组织,切除患侧大部分甲状腺组织,保证与维持生理功能,最大程度的避免复发。检查患者创面,有效止血,选择生理盐水有效冲洗,置入引流管,对切口进行间断缝合。

1.2.2 试验组 全身麻醉,平卧位,头向后仰,于患者前下颈部做一弧形切口,切开颈白线,于真假包膜间对甲状腺组织细心解剖,离断甲状腺峡部,使甲状腺组织和气管间疏松组织有效分离,对甲状腺上、下动脉和中静脉予以结扎和切断,有效识别和保护后返神经和甲状旁腺。于甲状腺组织贴近慢慢离断背侧部分。移除样本后检查创面,充分止血,选择生理盐水有效冲洗,置入引流管,对切口进行间断缝合。

<1),且各件产品是否为不合格品相互独立.

1.3 观察指标[6]①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情况;②并发症:对于产生呼吸困难、声音嘶哑与声音改变的患者予以喉镜检查,如果术后半年内没有恢复声带运动,可考虑为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术后存在受阻麻木与抽搐表现者,钙剂与维生素D口服不足半年,可考虑为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钙剂与维生素D需长时间服用者,并且血浆中没有检测到甲状旁腺素的患者,判定为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③复发率:术后进行超声影像学检查出现甲状腺肿块;术后甲状腺功能低下,指导患者暂时应用左甲状腺素钠与甲状腺素,服用时间14 d,随后复查甲状腺功能FT3、FT4都比正常值低,TSH复查高于正常水平。

1.4 统计学分析 统计软件SPSS21.0分析,计数资料(如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与计量资料(如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分别以百分率(%)、标准差()表示,检验分别为χ2、t,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比较 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均比对比组少,两组数据比较,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比较()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比较()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54%,对比组为9.09%,两组数据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n(%)]

2.3 两组复发率比较 对比组患者随访12个月复发率20.45%(9/44),试验组患者随访12个月复发率4.55%(2/44),试验组复发率比对比组低(χ2=5.0909,P=0.0241)。

3 讨论

甲状腺良性疾病在普外科中十分常见,临床通常采用甲状腺切除术治疗,包括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与甲状腺全切除术,前者不能完全切除病变组织,残余组织或微小结节会产生增生表现,需要再次接受手术治疗,增加了并发症发生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直接影响[7-9];后者在甲状腺良性疾病的治疗中被广泛应用,可将病变组织完全去除,防止残留病灶复发或再次手术,但此种方法对手术操作具有较高的要求,如术中操作不细心,术后极易产生喉返神经损伤与甲状腺功能低下的表现[10-11]。因此,为提高甲状腺全切除术的治疗效果,要求手术人员需熟悉掌握甲状腺的解剖特点,操作认真,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持续应用药物治疗,使患者的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12-13]。

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和随访12个月复发率均明显优于试验组,两组数据比较,P<0.05。王运良[14]学者探讨了甲状腺良性疾病采用甲状腺全切除术的治疗效果,其选取本院收治的160例甲状腺良性疾病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予以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全切除术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与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喉返神经损伤与甲状腺功能低下发生率的比较没有显著差异,全切除术组患者复发率1.25%,次全切除术为8.75%,说明甲状腺全切除术的治疗效果优于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此研究结果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总之,甲状腺全切除术对甲状腺良性疾病患者给予首次手术治疗,可减少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降低患者的复发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良性复发率出血量
走出睡眠认知误区,建立良性睡眠条件反射
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应用疗效和复发率分析
甲硝唑配合红外光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有效性及对复发率的影响
称重法和升级容积法并用对产后出血量的估算调查
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ALA-PDT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及复发率分析
呼伦贝尔沙地实现良性逆转
良性胆肠吻合口狭窄球囊扩张与再手术治疗的疗效比较
综合护理对无痛分娩产妇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的影响
改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于胆囊良性疾病中的效果观察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