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BIM技术与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融合

2020-11-25唐吉颖

建材发展导向 2020年17期
关键词:施工现场项目管理建筑工程

唐吉颖

(聊城银田置业有限公司,山东 聊城 252000)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是一项涉及面广而复杂的科学。从横向看,建筑工程项目部除了与其直属业务管理单位即施工总包建立经常性的沟通联系外,还要与工程设计单位,工程建设单位、工程监理单位、政府管理部门、工程分包等单位协作;从纵向看要,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涉及人员管理、材料管理、机电设备管理、招投标管理、造价管理、安全管理等。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建设工程项目结构越来越复杂,建设施工专业性越来越强。为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效率和效益,必须引入先进的管理手段,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建筑工业的发展,BIM技术与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相融合成为必然趋势。

1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健全的管理制度。全项目周期内以传统项目管理工作为主,但其各个环节所需内容及管理侧重点各不相同,传统的项目管理方式难以进行协调。其次,管理人员缺乏专业能力与实战经验,参差不齐的管理水平,无法实现施工管理工作的实质性价值,缺乏明确的项目合格标准及现场施工要求使得施工难以有序开展。2)缺乏科学的成本管理工作。材料价格、人工费作为建筑工程在其日常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工作,只有依据市场数据进行全面预算,才能合理控制项目成本,但大多数施工单位在预算管理工作中忽视施工环境的实际情况,以至于无法全面把控项目整体成本,不健全的财务制度使得材料在采购过程中无法达到设计图纸要求,对施工质量也造成一定影响。不符合工况的材料大量堆积、反复议价的施工单位不得不延长工期进展,进而出现预算超额的情况。3)难以把控项目进度。建筑结构各方面作为项目施工阶段的重要内容,需要相互协调与配合才能实现统筹兼备,但建筑图纸与施工现场不符的情况在传统建筑项目中屡见不鲜,设计人员在设计图纸时没有全面调查现场情况,在设计后也没有及时勘察现场,使得施工人员依据自身经验擅自改动施工位置,严重影响施工进度。只有按时完工才能保证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但因错改、乱改等情况严重影响工程的连续性与衔接性。4)项目信息过于滞后。因各级管理部门缺乏有效沟通,使得实际施工环境与设计图纸相差较大,开发商的基本要求的得不到满足,阻碍施工工作无法开展,而过于滞后的信息使得项目整体进度无法随时上报,影响后续工作。

2 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2.1 构建沟通平台

BIM技术在进行建筑信息模型的构建中能够解决二维设计图纸中专业化过强的问题。一般而言在没有通过系统的学习前,对于立面、剖面、平面等都难以明确,因此在进行应用的过程中,管理层往往也只能通过管理途径进行管理,对于工程的了解则往往比较片面。而使用建筑信息模型,工程的设计则是完全能够理解的,三维的立体模型能够通过肉眼察觉到其中存在的问题,对于管理而言也能够增强对工程的认识,通过模型可以生成效果图以及报表,在设计及建造和投运过程中,也能够在可视化状态下展开沟通以及决策,能够明确问题、提升沟通效率。

2.2 实现事前协同

建筑工程项目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发生施工单位与设计单位、业主之间的矛盾问题,而这些问题出现通常是召开接口会议进行协调,从而找出接口问题的解决方案。但是这类问题发生的频率相对较高,如果每次都是开召集会议不仅浪费时间还浪费很多资源。BIM技术平台的构建成功的解决了这种问题,通过平台业主可以反映自己对建筑的需求,这样就可以做到工程施工前的有效沟通。例如,施工时管线的铺设,管线铺设中是否存在问题可以通过BIM模型的碰撞检查程序进行检查,通过不断地改进达到管线科学合理的铺设的目的。

3 BIM技术与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融合及应用

3.1 场地分析

在建筑工程的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的情况影响建筑工程整体设计方案的科学性,施工前必须对施工现场进行实地勘察,收集建筑施工时相关的数据信息。首先,对施工现场的地理位置、地形的实际情况以及建筑现场周围的环境情况等进行系统分析。过去进行施工现场分析时,对定量问题实际人员不能给出准确的值,只能给出定性的结果。然而运用BIM技术能对实际施工现场进行模拟,通过定位系统,将所有需要的数据采集到,然后通过对物理数据的处理为施工现场规划与设计提供可靠数据.

3.2 用于建筑工程三维设计

建筑工程设计如果采用二维工程图纸的方式进行表达,不仅缺乏直观效果,难以满足业主的愿望,而且设计效率低,对工程局部进行修改时,需要重新绘制图纸,设计周期延长,影响工程进度。将BIM技术应用于建筑工程三维设计具有明显的优势:一是可以提高设计工作的效率,二是因为其构建的是三维的可视化模型,设计表达较二维平面图更直观,三是在与业主进行交流时,设计人员可在电脑中对三维建筑工程设施进行旋转,展示空间效果,四是可以方便地更改数据,优化工程设,提供多种效果图,供业主选择。

3.3 现场勘查与现场分析

在进行方案设计的过程中,首先需要进行现场勘查,对施工现场的地形、地质、地貌、交通等条件进行综合论证分析。BIM能够与定位系统对接,对整个施工现场及周边环境进行模拟,进而得出有关数据,为建筑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提供可靠依据,不仅方便快捷,节大量人力,避免传统的过于重视定性分析,而忽略定量分析的问题。另外,采用BIM在虚拟的环境下进行现场勘查,可全天候进行,相关数据保存和调用方便。

3.4 建筑工程质量的BIM技术管理

首先,通过使用BIM技术模型,可以将建筑中所用到的材料、机器设备等进行标注,从而可以全面了解施工项目,分析材料的种类、质量和数量。项目管理人员通过对信息实施监控,对工程项目的质量做好严格的把控,从而使建筑的施工质量得到保障。其次,当模型中的数据与实际有偏差时,采用BIM技术可以更好解决这种问题。原来的设计模型中,当建筑的项目质量管理被客观因素所影响,项目的建筑质量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同时施工工期会被延误,主观意识和施工环境的影响尤为重要,采用BIM技术可以科学合理地解决这一问题。BIM技术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的广泛应用,不仅解决了建筑工程所受的质量问题,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工期不被延误,为企业节省了成本支出,从而为企业赢得了更多的收益。

3.5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

建设工程项目逐年增多,其结构越来越复杂,工程造价的专业性也越来越强。这一背景下,BIM技术与建筑业不断融合发展,其在建筑工程造价中的作用日渐凸显。一是储存造价数据:BIM可以方便的储存相关数据信息,为后续造价分析、施工管理及维护等提供信息数据,提高工作效率,以免在后期建筑工程中遇到类似工程进行重新计量和计价;二是全过程造价管理:决策阶段,利用BIM储存的同类工程造价信息,估算拟建工程造价;设计阶段,利用BIM优选设计方案;招投标阶段,招标人利用BIM编制工程量清单和标的控制价,投标人利用BIM编制报价表;在施工阶段,利用BIM优化工程施工设计,三是成本管理:利用BIM进行成本的动态管理,为竣工决算奠定良好基础;四是结算:应用BIM按劳务分包的施工范围,计算工程量和价格,以便甲乙方按月结算劳务或按照标段进度成本结算。

3.6 建筑工程安全中BIM技术的管理

BIM技术可以运用大数据进行建筑的仿真模拟,可以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暴露出来。同时BIM技术可以针对建筑模型将建筑施工完成后存在的安全问题体现出来防患于未然,从而有效地保障施工工人的人身安全。尤其是对于城市地下工程的建设中,视觉技术人员可以通过BIM技术对地下施工情况进行有效地监督管理,从而获取数据反馈信息,然后利用数据推算潜藏的事故并合理的进行规避,从而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实现施工中的安全保障。

4 结语

我国项目管理模式应用BIM技术得到较大程度的完善与优化,建筑施工人员在其工作中应当正确认知BIM技术的重要性,掌握工程项目的模型转变。在提升专业能力的同时充分利用BIM技术的优势,有效融合项目施工各项活动,优化现有项目管理手段,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增添助力。

猜你喜欢

施工现场项目管理建筑工程
小型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庐山站改移武九客专上下行过便线拨接施工现场
项目管理在科研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公路工程施工现场常见的『三违』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