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良好习惯 美好生活

2020-11-25刘向东

名师在线 2020年18期
关键词:良好习惯素质教育习惯

努力做好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是落实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也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根本任务。经多年的教育经验积淀,我校最终将“良好习惯,美好生活”作为德育工作理念。

一、立校以树人为先,树人以立德为本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党的十八大中提出的教育方针强调“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也正是学校总是将德育工作放在工作首位的原因。

在素质教育的道路上,近年来,我校定位学校之本为育人、育人之首为德育、德育之魂为立德,走出了一条康庄之衢;同时以“良好习惯,美好生活”为德育理念,从文化引领、主题教育、活动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等多方面、多维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素质,创新素质教育的内涵。

二、“知本”特色体现内涵,积极向上彰显精神

文化建设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2013年,为突破学校发展瓶颈,我校开始以“良好习惯”为中心,致力于系统的学校文化建设,以增强学校的向心力。经过深入研究学校的发展历史、反复研讨学校的发展方向、发动全校师生积极参与到其中,学校确定了“知本”文化特色。

首先,以“知本”为核心,重新修订了办学理念——“幸福学生,成功教师,发展学校”,即让学生得到最适宜、最充分的发展,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让教师在学校幸福地工作,体验成功的快乐,实现人生价值;有效地运作学校文化内涵,实现教育教学的可持续性发展。

其次,以“知本”为前提,明确学校之本为淳化风俗,播撒文明,培育品学兼优、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明确教师之本为以精湛的专业知识引领学生成长,以崇高的职业道德涵养终生并化育学生;明确学生之本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传承人类优秀文化,树立学成不忘报效家国的意识。

再次,以“知本”为中心,确定“博学勇毅、敦厚崇礼”的校训,“和谐进取、务实创新”的校风,“秉德、敬业、乐群、善导”的教风,“谦善、勤敏、乐学、善思”的学风,名为《八十一中人》的校歌及《八十一中励志铭》。

最后,围绕着“知本”,根据学生年龄段特点,每个年级明确了不同的文化主题,如七年级以“明礼”为本,八年级以“弘毅”为本,九年级以“扬帆”为本。

此外,我校精心设计橱窗、展板、标语,将办学理念、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及每个年级的文化主题彰显在校园和教学楼内的醒目位置,影响并鼓励着每位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精神;印发校本教材《石家庄市第八十一中学学校文化读本》,引导学生学习并践行“知本”文化的实践要求。

学校的“知本”文化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内在灵魂,统率了德育教学、教师发展、学生成才的各个方面,让“良好习惯,美好生活”的德育理念不再是一种口号式的存在。

三、主题教育全年统筹,习惯养成统领全局

经过多年的德育主题研究,石家庄市第八十一中学形成了固定的、系统的德育主题教育。学校将每学年的第十个月确定为固定的德育主题月,以主题不变、内容与时俱进的方式,通过形式多样的班会进行主题教育;以“执其规矩,以度天下之方圆”为核心的规矩习惯养成月,教育学生遵守校规、遵守法律、遵守社会公德、遵守游戏规则;以“孝悌”为核心的爱心习惯养成月,强调德育教育的根本,为学生创设被爱的环境,更为学生创造爱别人的条件,让学生在爱与被爱的环境中幸福成长;以“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为核心的诚信习惯养成月,强调诚信是立人之本、齐家之道、交友之基、为政之法;以“阳光冬季,体育艺术节”为载体的运动习惯养成月,力求使学生养成运动习惯,为学生生命健康护航;以复习为核心的应考习惯养成月,教给学生科学的复习方法,调节学生的情绪,帮助其克服紧张、焦虑等心理,使其发挥出应有的水平;以“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为激励的责任意识养成月,让学生提高责任意识的认知水平,从而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对他人负责、对集体负责和对社会负责。

在感恩习惯养成月,学校利用清明节,组织学生参加公祭活动祭奠先烈,把感恩作为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美德,帮助学生树立责任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在劳动习惯养成月,通过开展帮父母分担家务、劳动周、义务劳动进社区等活动,帮助学生树立劳动最光荣的意识,培养其热爱劳动的习惯;在卫生习惯养成月,学校通过卫生课、健康教育课,以及提出要求检查督导的方式,帮助学生养成讲究个人卫生、爱护公共卫生、注重心理精神卫生的好习惯。

多年来的实践证明,这种以习惯养成为核心、主题教育全年统筹的德育活动开展方式,能明确学校的德育管理目标,切实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素质教育提升保驾护航。每种活动的开展,既有明确的时效性特色目标,又与学生的习惯养成紧密相关。一切“美好”都从良好习惯开始。因此,学校时时关注学生习惯的养成,处处留意学生习惯的培养,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四、搭建教育活动平台,习惯养成蕴含其中

结合本地的社情和环境,根据教学需求,我们发现设计开展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各种学校文化活动,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因此,我校应以提升素质为核心,围绕习惯养成,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努力为学生搭建教育活动平台。

VC++6.0、LabVIEW和Qt等是水下机器人常用的其它编程环境。文献[12]使用的VC++6.0是微软在1998年发布的早期版本,版本过旧。文献[13]使用的LabVIEW与C++结合的方法,首先必须解决C++封装的问题。文献[14]虽然是针对水下机器人中的AUV类型,但是验证了Qt在水下机器人设计中的可行性。

(一)主题活动丰富多彩

配合主题教育月,我校会定期开展主题周活动,如安全卫生周、阅读周、文明礼貌周、法制教育周、爱心教育周、诚信教育周、感恩教育周。在活动周期间,学校组织开展活动,或为学生布置一些活动作业,将教育与活动相结合。每周的升旗仪式都有一个班级的三位标兵,在全校师生面前登台亮相、激情演讲。这既是学生锻炼自我、展示能力的平台,也是所有学生学习的榜样。学校利用这样的活动平台,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养成习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班级活动助推班风建设

学校结合传统节日或纪念日,开展主题教育班会;组织学生办好班级黑板报和宣传栏,利用教室各块专栏开展班务工作,争创文明班集体、流动红旗等评比活动,树立良好的班风、学风;建好图书角,认真开展读书活动,努力提高班集体的文化内涵。

班级活动的有效开展,有利于创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优良的班风与学风,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三)《八十一中励志铭》励志诵读

每一届七年级新生入学,学校带领学生结合《八十一中手册》学习背诵《八十一中励志铭》;逢开学典礼、休业式、九年级誓师大会、毕业典礼等重大集会时,学校让全体学生集体诵读。这一活动场面宏大,学生语调铿锵、文质兼美、情感丰沛。学校以此从立德和求学两个方面,感召和激励学生践行学生之本,将来报效祖国。

(四)国学教育滋养人生

一是以“让阅读成为习惯,让经典滋养人生”为宗旨在七年级开设阅读课,借助藏书80000 册图书的图书馆,激励学生博览群书,让学生从国学经典中汲取中华优秀文化之精神内涵,从而开发心智、提升智慧、陶冶品德和情操,感受到源远流长的民族精神,继承并发扬民族传统美德。二是设计墙壁、走廊文化,张挂《诫子书》《二十四孝图》《爱莲说》《劝学》等传统励志道德名篇,让触目可及的墙壁成为耳濡目染的育人文化阵地。

(五)文体活动彰显活力

学校重视文体活动资源的开发,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校园文体活动,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推进素质教育的落实。体育、艺术的融合,焕发了校园积极向上的朝气;迎新联欢的举办,促进了年级之间、师生之间的和谐相处;“六一”主题活动,激发了学生奔向青春的激情;倡导全民读书的校园读书节,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温润着学生的精神世界。

五、开发校本课程,助推素质教育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文化课的延伸,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协作和进取的精神,结出了丰硕的果实。2015年,机器人参赛队一路过关斩将,在第十五届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中喜获铜牌;2016年,再获殊荣,荣获银奖;2018年,获教育部中央电教馆主办的第十九届中小学创客比赛二等奖;2019年,获教育部中央电教馆主办的第二十届中小学创客比赛和中国科协主办的第19届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双项金牌,机器人社团已经成为我校的品牌之一。

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在培养学生习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宽学生视野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深受学生喜爱,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已然成为石家庄市第八十一中学的文化名片之一。

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等诸多方面,无论提升哪方面的素质,学校都应以学生的习惯养成为切入点,通过开展多层次、多维度、高品质的教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养成良好习惯、提升综合能力,也只有这样,才会创新素质教育的内涵。

也正由于养成教育的扎实落实、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石家庄市第八十一中学的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校办学质量有口皆碑。

猜你喜欢

良好习惯素质教育习惯
素质教育视域下超硬材料制造教学探索与实践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上课好习惯
幼儿午睡良好习惯培养之我见
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彰显育人风采
辽宁省盘锦市注重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
小学体育教学中良好习惯养成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