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蓝墨云班课的大学物理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2020-11-25陈文钦

无线互联科技 2020年13期
关键词:云班蓝墨云大学物理

陈文钦

(海南大学 理学院,海南 海口 570228)

0 引言

教育部高等学校非物理类专业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制定的《非物理类理工科学科大学物理课程基本要求》[1],知识目标上要求学习者对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有比较系统的认识和正确的理解;能力目标上要求学习者有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科学观察和思维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素质目标上要求学习者具有求实精神、创新意识和科学美感。因此无论是传统的大学物理教学模式,还是进入21世纪以来的精品课程、慕课、私播课和翻转课堂教学,虽然每种教学模式都有独特的评价标准和体系,但基本的要求是不变的[2-3]。

精品课程、慕课、私播课和翻转课堂教学的教学模式更注重的是“以学生为中心”,这就对学习者的自觉性有了更高的要求[4]。从慕课学习的高注册率、低通过率中可以看出,绝大多数的学习者学习目标不够明确,自觉性较差。从慕课发展过来的混合教学模式,可以有机地将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结合起来,有研究表明,这对不同自制力的学习者有不同的效果[2]。

慕课和私播课都只能依靠大的、成熟的课程平台,如学堂在线、中国大学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MOOC)、好大学在线等平台开展教学,虽然私播课可以针对某一班级有特定的设置,但整体上来说不太适合每个不同教学风格的教师开展混合式教学,而蓝墨云班课就是解决这种在建立个性化课程基础上,开展个性化混合教学模式的有效方式之一。

1 蓝墨云班课及其建设

蓝墨云班课是一款对学生和教师免费开放的移动教学助手,是融入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教学工具。它基于移动互联环境,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资源推送、即时互动和作业任务;它的激励与评价体系能激发学生在移动设备上的自主学习;它对学生学习行为进行实时记录,实现对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考核,能为教师提供高质量的教学研究大数据。注册云账户后,可以以教师身份建立班课,开展教学;也可以以学生身份参与其他班课的学习。利用蓝墨云班课,可以开展多种混合式教学,如在大班课堂试行同伴教学法[5]。

云班课的建设内容丰富多彩,但首先的是教学资源的建设,其次是配合课堂开展的教学活动准备。在建设的开始,需要对自己课程的整体框架做好设计,有的人喜欢按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类型分类,有的喜欢按章节内容分类,这样都必须在“分组”中设置“组名”。大学物理课程学时有多有少,少则50学时左右,多的学时达到120,所以大学物理课程适合按章节内容进行“分组”,可以按一本教材的章节直接进行分组,也可以按自己实际教学内容进行分组。海南大学物理课程是参考一本教材,然后按教学内容进行分组。

教学资源建设主要包括录制好的教学视频、教学课件和其他的一些教学辅助材料,这些通过计算机网页直接按分组上传即可。教学活动的准备,主要是教学题库的建设、课堂测试的组建,其次还可以进行“投票问卷”“头脑风暴”“答疑讨论”和“作业/小组任务”等活动的准备。题库的建设一定要在上传前设计好标题和关键信息,这样在选题时才能方便查找。其他教学活动的标题也非常重要,只有简要写明章节信息和主题信息的教学活动,才方便自己今后使用,也方便打包成“教学包”后共享给其他人,可以是同事引用,也可以共享给其他学校的老师引用。

2 利用云班课的大学物理课堂教学

教学资源的建设是用于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所以课前和课后需要及时推送。但教学的中心环节是在课堂。云班课对教学的助手作用主要通过手机版的APP进行,这是充分利用手机教学功能,避免学生在课堂因为手机分心的好方法。

云班课可以利用手机的签到功能掌握班上同学的到课率,可以用“一键签到”“手势签到”以及结合手工签到快速、准确地完成签到过程。通过平台签到也会出现学生不在课堂,但在同学转告签到信息后签到,这就需要适当结合课堂抽查,杜绝部分学生耍小聪明。

检查学习者预习情况,可以通过预习测试进行。预习测试可以通过“活动列表”中的“测试活动”进行,也可以通过“活动列表”中的“投票问卷”,还可以通过“活动列表”中的“头脑风暴”进行。测试活动和投票问卷都是通过选择的形式进行,可以快速得到测试结果。头脑风暴需学生输入回答内容,且必须是简洁的,同时结果必须逐条检查,但可以看到学生较详细的答题信息,包括学生的理解思路。对于开展同伴教学来说,比较适合的是采用“投票问卷”,“投票问卷”虽然不会直接看到每位同学的测试结果,但可以看到全班同学对每项的测试的选择比例,同时还可以加入学生对回答把握性的选择。

同伴教学法就是需要通过学生回答的比例,选择哪些知识点只需浅要讲解,哪些知识点需要开展同伴讨论后再做测试,然后再根据测试正确比例确定讲解的深度。以“杨氏双缝干涉”知识点为例,实施过程如下:课前将知识点测试题“用很薄的云母片(n=1.58)覆盖在双缝实验中的一条缝上,这时屏幕上的零级明条纹移到原来的第七级明条纹的位置上。如果入射光波长为580 nm,试问此云母片的厚度为多少?(A)7 000 nm;(B)5 800 nm;(C)4 060 nm;(D)无合适选项。”输入蓝墨云班课的“投票问卷”栏目。课堂上,在播放完知识点视频后推出该测试,首先要求学生独立测试。学生独立回答3分钟后统计有63%同学回答正确,适合同学间同伴讨论,根据学生在教室座位情况,3~4人自由组合成一个小组自由讨论。同伴讨论约4分钟后,推出测试再次作答,有97%同学回答正确。老师可以不再讲解,公布正确答案即可,接着进入下一个知识点的学习。在本环节中,如果学生首次独立测试,答对率小于30%,则说明 3位同学可能没有一位同学知道解答,此时需要老师进一步讲解后让学生再次作答。

选择性的测试有时只是看到一些枯燥的数字,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活动列表”中的“头脑风暴”“答疑/讨论”都可以作为课堂活跃气氛的教学活动,同学们都喜欢回答一些简洁的问题。还有,通过APP中“课堂表现”中的“举手”“抢答”“小组评价”和“选人”等几种形式开展课堂教学,也是活跃课堂的重要手段。特别是“抢答”,大家已经习惯了微信中“抢红包”之类的游戏,不管自己理解程度如何,都习惯加入到“抢”中,所以课堂气氛会非常活跃。

“头脑风暴”和“答疑/讨论”中只能输入文字性的信息,而大学物理的教学中经常有公式和图表,所以课堂教学和课后作业都可以通过“作业/小组任务”进行,在此处,还可以实现小组间互评。

3 利用云班课做好课后巩固和评价反思

学生一个知识点的掌握除了课前预习已经解决一些浅显内容,课堂教学解决部分教学中一些重点问题,更多知识点的掌握还是靠课后自我理解和巩固,这就需要适当的巩固测试题。为了更好地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此时需要一些思考和计算的主观题。这些题可以通过云班课“作业/小组任务”进行,学生可以通过用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形式提交,提交后可以根据学生课后时间和学生兴趣,适当设置一些小组互评。

云班课记录的相关数据可以方便每次课、每个知识点和每个阶段教学进行总结和分析。分析相应的数据,不仅可以随时调整该班级教学方法和手段,也可以为今后教学班级的相应教学提供经验,同时还可以给其他教师的教学提供参考。

4 结语

通过建设云班课,在大学物理课程教学中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混合方式和混合中线上线下的比例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等随时调整。这种方式可以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实现“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的参与度提高了,教学效果也更好。一次性建设云班课后,经过每学期逐步改进和完善,可以为备课节省大量时间;同时,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平台和大数据分析,也可以让教师从繁重的教学中解放出来。

猜你喜欢

云班蓝墨云大学物理
蓝墨云班课混合式教学满意度实证分析
形成性评价驱动的高职大学英语“云班+课堂”混合式学习模式构建与实施
基于“蓝墨云班课”的过程性评价对终结性评价影响的实证研究——以“基础会计”课程为例
蓝墨云班课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云班课的SPBTC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基于蓝墨云班课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反思
基于云班课的移动学习在信息化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基于蓝墨云班课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大学物理与高中物理衔接教育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