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人理财需防范衍生产品风险

2020-11-25沈子荣官佳莹编辑白琳

中国外汇 2020年10期
关键词:理财产品收益工具

文/沈子荣 官佳莹 编辑/白琳

个人投资者在购买理财产品前,要充分了解其内嵌的衍生产品的价值和潜在风险,并通过正规销售渠道和销售人员,选择符合自身需求和风险承受能力的产品。

随着金融市场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理财市场正在发生深刻的转型变化。适逢资管新规过渡期,银行理财纷纷转型,保本理财产品逐渐退出,净值型产品发行规模不断提升,不合规非标资产持续压降。在金融科技蓬勃发展和利率下行趋势下,银行理财面临着更加激烈的业内和业间竞争。为满足客户的差异化需求,提升理财产品的竞争力,衍生工具将被更广泛地运用。

现阶段,内嵌衍生工具的理财产品在银行理财市场中的占比并不高,但未来发展前景广阔。面对银行理财已经打破“隐性担保、刚性兑付”,个人投资者需加强风险防范意识和专业的知识水平,在购买理财产品前,要充分了解其内嵌的衍生产品的价值和潜在风险,并通过正规销售渠道和销售人员,选择符合自身需求和风险承受能力的产品。

银行理财产品正在向投资型、净值型转型

根据《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18年第6号)的相关规定,商业银行销售理财产品应按照约定条件和实际投资收益情况向投资者支付收益,但不保证本金支付和收益水平。理财产品,按募集方式的不同,分为公募理财产品和私募理财产品;按投资性质的不同,分为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权益类理财产品、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理财产品和混合类理财产品;按运作方式的不同,分为封闭式理财产品和开放式理财产品。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民间财富的快速增长,银行理财迅速发展。2019年年末,中资商业银行理财存续数量91921款,规模达26.84万亿元。其中,非保本个人理财存续数量为61282款,同比增长6.85%,占比逾三分之二;存续规模为20.87万亿元,同比增长17.18%,占比逾四分之三。

当前,银行理财也面临许多新挑战:一是金融科技发展和金融脱媒削弱了银行的触客优势;二是利率市场化持续深入推进,叠加经济下行,基准利率大概率将在较长时间内保持低位,资产收益率下降,理财产品收益率承压;三是全球经济衰退、地缘政治风险隐显、金融市场黑天鹅事件频发等,加大了市场波动。在此背景下,自主管理的投资型、净值型理财产品,将成为银行理财未来的发展方向。越来越多的理财产品开始引入远期、期货、掉期(互换)、期权等衍生工具,以对冲风险(保本套利)和投机获利(加杠杆增厚收益率)。衍生工具可以挂钩的标的资产包括汇率、利率、股票、商品、信用、指数以及以上标的组合。

衍生工具在理财产品转型发展方面前景广阔

现阶段,内嵌衍生工具的理财产品的市场占比并不高。但鉴于衍生产品独有的风险对冲和收益增厚功能,用好衍生工具可以在推动创新、个性化定制、扩展预期收益率区间、提升风险管控能力等多维度助力理财产品转型发展,未来的发展前景广阔。

一是推动理财产品创新。衍生工具拓展了理财项目配置的金融资产范围,直接推动了理财产品的持续创新。通过挂钩汇率、利率、股票、商品及混合资产等不同标的资产,以及做多做空、杠杆交易、组合产品、结构设计等不同方式,可以参与投资各类资产市场的趋势性或波段交易机会。

二是实现个性化理财产品服务。衍生工具有与基础资产的价格联动性、交易的杠杆性等特点。通过对基础产品和衍生工具的灵活组合分解,可以创造出具有不同风险收益结构的产品组合,实现理财产品的个性化“量身定制”,满足不同风险偏好投资者的差异化需求。

三是扩展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区间。衍生工具高杠杆、可做空,运用衍生工具可以设计出不同于现货资产的高风险、高收益组合,提升理财产品的竞争力。以结构性理财产品为例,可以通过调整固定收益部分和衍生工具部分的投资比重来灵活配置产品的风险收益类型,并借助衍生工具的高杠杆特性来博取较高的杠杆收益。部分挂钩权益类的结构性理财产品的最高收益率甚至可达10%。

四是提升对理财产品的风险管控能力。投资传统基础资产及其组合的理财产品,极大地依赖市场条件和投资能力,只能通过投资多样化来分散风险。一旦发生系统性风险,投资回报必然受到巨大冲击。运用衍生工具与现货基础资产进行风险对冲,可以用较低的成本灵活调节仓位,实现保本套利和套期保值。

个人投资者面临的主要风险

投资理财产品面临的主要风险有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法律风险等。衍生产品具有跨期性、联动性和高杠杆性,投资风险要高于普通金融产品。预期收益率通常和所承担的风险成正比,预期收益越高,面临的风险越大。

信用风险,又称违约风险,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交易对手失去履行合同的能力或意愿,从而构成实质性违约,导致投资遭受损失的不确定性。衍生产品交易,特别是场外交易,由于交易对手分散、信息不对称,信用风险更加难以预测和管理。以雷曼兄弟破产为例。在2008年9月15日雷曼申请破产保护时,其共有约60万份金融衍生产品合约和数千亿发行在外的债券,均因无法履约而给投资者和交易对手造成了巨大损失。2011年5月31日,针对尚未完成的金融衍生产品交易,雷曼兄弟向部分交易对手(十三家华尔街大银行)提出衍生产品诉讼和解方案,赔偿金额达100亿美元,而这还仅为这些机构先前索赔额的一部分。

市场风险。由于金融市场价格波动,投资者将承担一定投资资产市值下跌的风险,包括但不限于因汇率、利率、股票及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导致的风险。挂钩标的资产的市场价格和供求关系变化,还可能导致衍生工具市值下跌,使投资者面临持仓风险。以“迷你债券”事件为例。雷曼兄弟倒闭导致中国香港地区、新加坡等多地的雷曼“迷你债”个人投资者损失惨重,引起轩然大波。“迷你债券”实际并不是债券,而是包含了担保债务凭证(CDO)、信用违约互换(CDS)及利率互换的结构性债权产品,是一种信用联结票据(CLN)。雷曼破产直接导致与其相关的结构性理财产品被提前赎回,“迷你债券”投资的金融资产、抵押品被迫在次贷危机的恐慌市场中低价抛售,投资者得到的清算价值严重缩水。

流动性风险,是指在急用资金时可能面临无法提前赎回的风险,或按照不利的市场价格变现所致的亏损风险。衍生产品交易可能会面临两种流动性风险:一是与具体的产品或市场相关的市场流动性风险;另一种是与衍生产品交易中的总体资金量相关的资金流动性风险。以2020年3月的“美元荒”为例。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蔓延,导致标普500指数四次熔断,衍生产品杠杆投资者恐慌性抛售股票、债券、黄金等几乎所有可变现资产以应对追加保证金(Margin Call),股票、债券、外汇、大宗商品市场因此全面崩跌。这次美元流动性紧张最终是在多国央行强力干预后才逐渐缓解。

法律风险,是指受金融监管政策以及理财市场相关法规政策的影响,理财产品的投资、偿还等不能正常进行,从而导致理财产品收益降低或无法取得任何收益,甚至导致本金部分或全部损失的风险。衍生交易合约本身也有不能依法执行而产生损失的可能性,包括合约本身无效、合约约定不明确、交易对手不具备法律授权、相关条款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等。以国际基准利率改革为例,40多年来LIBOR(伦敦同业拆借利率)成为逾350万亿美元金融产品的基准利率,然而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FCA)已经明确表示,不再强制要求银行在2021年之后继续提交该利率。尽管各国推出了新的基准利率,如美元SOFR(担保隔夜融资利率)、EONIA(欧元隔夜平均利率指数)、SONIA(英镑隔夜指数均值利率)等,但LIBOR的不可持续将导致衍生产品市场与基础市场的利率不一致。基准利率转换使2021年后未到期的交易面临巨大的法律文本风险。

此外,内嵌衍生工具的理财产品,还可能面临提前终止风险、延期清算风险、信息传递风险等。

对个人投资者的建议

第一,投资前应充分理解理财产品内嵌的衍生产品的价值和潜在风险。在选择内嵌衍生工具的理财产品前,要熟悉该衍生产品的特点、价格影响因素、交易规则,对其投机程度、杠杆水平、小概率极端风险等也要有充分的认识和理解。此外,不仅需要清楚理财产品的收益设计方法,还要对其内嵌的衍生工具所挂钩的标的资产的走势有所判断。

第二,选择符合自身需求和风险承受能力的产品。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因此不可一味追求高收益,而应在明确投资目的的基础上,根据自身财务状况、投资交易经验和风险承受能力选择合适的理财产品。对于内嵌衍生工具的理财产品,优先选择基础的、简单的、挂钩标的资产熟悉的、自身具备定价估值能力的内嵌衍生工具。

第三,选择正规的销售渠道和投资顾问人员。过往业绩、预期收益不等于实际收益。在了解所选理财产品及其内嵌衍生工具的收益和风险时,可以选择向通过资格认定并获得有效授权的投资顾问人员咨询;同时,还应杜绝盲从盲信,要独立自主决策,并应从柜面、网银、官方APP等正规渠道购买理财产品。

第四,认真阅读理解产品介绍和风险揭示的书面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投资组合、资金投向、杠杆水平、估值方法、收益分配、托管安排、主要风险和收费等重要信息。此外,还需关注对内嵌衍生工具挂钩的标的说明,相关交易风险的控制措施,对产品现金流的分析、压力测试、最差可能情况的模拟情景分析与最大现金流亏损分析等。

第五,及时了解理财产品披露的信息。可以通过银行官网或者信件、电子邮件、传真等可记录的约定方式,及时了解理财产品的披露信息,如市值重估报告、风险提示函、衍生产品公允价值变化、调整投资范围、投资资产种类或投资比例信息等。对公募理财产品还应关注其披露的定期报告、到期公告、重大事项公告等。其中定期报告包括了理财产品的存续规模、收益表现,会分别列示直接和间接投资的资产种类、投资比例、投资组合的流动性风险分析,以及前十项资产的具体名称、规模和比例等信息。

猜你喜欢

理财产品收益工具
波比的工具
波比的工具
准备工具:步骤:
“巧用”工具
勵駿首季收3.5億跌3.7%
建设银行利增6.1% 日赚6.2亿
12
非保本理财产品
保本理财产品
非保本理财产品保本理财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