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多维一体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2020-11-25赵楠楠

无线互联科技 2020年22期
关键词: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方式案例

赵楠楠

(遵义师范学院,贵州 遵义 563002)

1 教学问卷调查现状分析

通过学习通平台发放问卷调查表,对“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前学情进行调查,分析学生学习需求、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内容熟悉程度等,以今年授课班级19历史(2)班调查为例。

现状分析如下:

(1)中学开设有计算机课程的情况虽开设,但很少上课 35人占74.5%

(2)对计算机学习很感兴趣的29人占61.7%

(3)对计算机的Word,Excel,PowerPoint等知识感兴趣的32人68.1%

(4)对于英文和中文的键盘输入,可每分钟录入30个以上汉字或英文词汇、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管理文件和文件夹、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安装和卸载常用软件、Word中设置字体、段落、页面格式、Word中表格制作和图文混排、Excel工作表中填写数据,数据的格式化、Excel中使用公式和函数、Excel中使用排序、分类汇总、筛选功能、收发电子邮件、上网知识不熟悉的40人占85.1%。

(5)回答学习方法主要有预习、上课认真听讲、复习、反思及总结、理论联系实践、 团队合作、互帮互助等,有助于学习效果提升。

分析得出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主要是办公软件部分,学生对许多知识点并不熟悉,虽有一定的学习方法,但学习的积极性有待提高。

2 教学理念及模式

“微教育”是指教育者利用片段化的时间,以微课、微信、微视频等为主要的“微”载体,通过手机、电脑等可接入网络的通信设备,随时随地对受教育者进行显性或隐性教育的一种教育形式。目的是以微载体的形式实现课堂上资源与信息的实时共享与交流。

多维一体教学模式:在微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设计符合教学大纲的各种教学活动微载体,依托信息技术的发展选择新的教学环境,引入多元教学方式,最后进行教学综合评价,并设计教学过程的程序性策略体系,其中“微”载体、教学环境、多元教学方式、教学评价机制分别作为教学模式的多个维度,形成各种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和框架,称为多维一体教学模式[1]。

3 教学环境的选择

当今的教育,信息化教学环境主要指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学平台等教学环境,不受时空的限定,给学生选择适合的教学环境。

选择适合“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环境:在计算机教室选择PPT软件、红蜘蛛教学平台进行线下教学,学习通APP进行线上教学、计算机等级考试模拟系统进行随机考查。特别是本学期疫情期间学习通平台比较方便,教学内容可录播并发放任务以及自动分析统计学习情况,教学过程可发放课堂活动,可签到、互动、随机分组等[2]。

4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设计不同的教学方式,如在上课前进行师生互动,包括学习分享提高学习积极性的语言、上节课内容的复习及知识点总结、学习感受和学习方法的总结,在主要的教学内容如Word、Excel、PPT部分采用案例教学方式,在模拟题答疑时选择启发-引导方式,在团队分组互助学习中采用分层、分组互动互助方式,在实验任务布置课堂教学案例的实践时采用任务驱动方式,在计算机基础知识测试时采用自主-辅导方式,在课后辅导时采用答疑辅导方式,将以上多种方式综合运用于教学中,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教学效果较好[3]。

5 教学过程设计

将以上教学方法与理念运用到教学过程中,下面以Excel 2010 数据管理部分的设计为例,说明教学过程的设计。讲课题目是Excel 的图表与数据管理;规划学习2学时,知识目标是理解数据清单的概念,掌握图表的创建编辑的一般方法,掌握使用排序、筛选、分类汇总等功能对数据进行分析管理。能力目标是能够熟练地使用Excel 2010绘制一般图表,对工作表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团队合作。情感目标是增强学生学好Excel的信心,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促进团队互助、互学、乐于分享的品德。重点是图表的建立和编辑;对数据进行排序、筛选、分类汇总等,难点是高级筛选和数据透视表。教学过程设计步骤一,用讲授法分享一句话,进行学生学习态度引导,如分享“学习过程不能超越,经历不能替代。”引导学生注重学习过程和体会学习经历是独特的,要亲历才有收获。步骤二,用互动法进行师生互动,即学生上台分享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或者学习收获,教师总结。步骤三,用提问法复习旧课。步骤四,案例展示导入新课。步骤五,用讲授法与引导法讲授新课知识点。步骤六,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案例分析与演示,教师进行数据管理相关操作。步骤七,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上机实践、最后归纳小结收获或者做题感受。

6 制定教学评价机制

以教学过程评价为主来制定教学评价机制,包括视频学习、课堂互动活动,章节测试、课后案例作业、模拟模块测试、考勤等。

本学期因为疫情关系实际运行的评价体系为视频观看占18%,章节测试占10%,讨论2%,课堂案例及模拟测试作业占10%,课堂互动5%,考勤签到5%,期末考查50%。

但今后线上线下实施时,评价体系调整为视频观看占15%,章节测试占10%,模块测试占10%,课堂表现分为课堂案例提交占5%,课堂互动5%,考勤签到5%,期末考查50%,课后发放教学效果问卷调查表、教师记录学生平时学习情况。

7 课堂特色

微教育还可理解为与学生的每一次微互动,作为大学生学习的班级,如何建立学生与老师、同学之间关系融洽的学习氛围是值得探索的。同学们分组学习,一人分享,全组加分,一人出错,其他同学帮助回答,树立团队互帮互助的精神。

学生体会到学习出错是正常的,从不会到会的过程;允许学生多次提交作业,提高成绩,像游戏过关一样;发现许多同学都愿意不断反复练习,有的同学从0分提高到满分,从而提高了学习能力和成绩。

帮助学生掌握正确处理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的方法。如学习中突然电脑死机怎么办?怎样与同学老师沟通学习生活问题?测试成绩不理想怎么处理?同学间如何互帮互助?学习竞争的目的是为了共同提高,教学生多关注正能量的信息、多看人长处、遇到问题多去想“怎么解决”,使他们懂得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认定自己的身份。

树立学习过程无法超越,学习经历无人替代的思想,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需要学习,如何建立团队、如何设立学习目标,真正明白学习的意义是改变命运、提升能力,去体验学习中的苦与乐的转变,就能主动学习,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提高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学生书写学习总结,每组同学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过程来总结,有些学生很用心、很积极,相信他们会超越自己,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情商和能力。

8 结语

该教改课题以遵义师范学院“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为例,深入研究“微教育”理念,微载体、教学环境、多元教学方式、教学评价、教学活动框架等多维一体教学模式的组成要件并实施。在教学中根据遵义师范学院“计算机文化基础”课堂教学前后的问卷调查表进行教学情况、教学效果分析并及时对多维一体教学模式进行优化,根据教学大纲、注重教学过程设计,以“微”载体的形式建立微课资源,选择以学习通+红蜘蛛教学平台的教学环境,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互助学习、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总结,注重提高学生对学习目标及学习意义的认知,在课程中实践了多维一体教学模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猜你喜欢

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方式案例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高职院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探讨
高职院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微课在高职《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中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基于CDIO理念的高职计算机文化基础项目化教学改革研究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