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下信息安全隐患和防范措施分析

2020-11-25王玉铮

无线互联科技 2020年22期
关键词:计算机系统漏洞信息安全

王玉铮

(河南大学,河南 开封 475001)

0 引言

随着科技发展,大数据技术开始应用于众多领域,普遍且深入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由于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随之而来的“信息安全问题”,也引起更多人关注。面对信息泄露、信息遗失、信息存储系统遭破坏等一系列问题,唯有采取积极的防范措施,才能降低信息风险的发生概率。其实在大数据时代,信息安全问题之所以很突出,与信息自身的特征有一定关联。在防范信息风险的过程中,首先要深刻认识大数据时代的信息特征。

1 大数据时代的信息特征

1.1 信息的开放性

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信息资源越来越丰富。面对海量的信息资源,现有的网络平台更多的是呈现一种“开放”的状态。在这样的情况下,用户虽然可以广泛地获取信息资源,但也同时面临着信息被泄露的风险。进入大数据时代,信息的“开放性”往往与信息的“风险”存在着一定联系。信息的开放性程度越高[1],伴随的风险系数也越大。“开放性”是信息资源的优势之一,要想规避信息风险,不能破坏这种开放性,而是要妥善地协调这种开放性。

1.2 信息的共享性

在网络平台上,活跃着众多用户,这些用户可以获取信息资源、利用信息资源、整合信息资源。尤其在大数据技术普及后,用户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更强。从这个角度来说,在大数据时代,信息的“共享性”表现的明显[2]。“共享性”是信息资源优势之一,但共享信息的过程中,主观意愿、隐私保护、文明沟通等问题,也应该引起关注。目前,大部分信息风险都是基于这种信息共享性而来。随着网络用户的逐渐增加,如何规避信息资源共享性背后的风险问题,是极其重要的课题。

1.3 信息的高传播性

在大数据技术的作用下,网络环境的格局也越来越大,不同地区的网络信息资源,可以进行优势互补,可以实现信息资源之间的优化配置。对于网络用户来说,更全面、更丰富的信息资源,是一种信息价值的体现[3],用户为了发挥这种价值,会对这些信息资源进行“再利用”。再利用的过程,其实就是一种信息传播的过程。随着信息的传播范围越来越广,信息的扩散影响力也越来越大。这个时候,信息风险就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因此,当信息具有“高传播性”时,人们要特别注意控制信息内容、信息质量,要具备识别信息的能力,才能更好地维护健康的网络环境。

2 大数据下信息安全的隐患分析

2.1 安全意识比较淡薄

信息安全方面的隐患,往往来自于人们的安全意识。由于安全意识淡薄造成的信息风险很多,一方面,在大数据时代,有些信息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比较淡薄。相比较安全防范工作,这些工作人员更关心技术性问题。对于网络用户来说,信息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就是一道屏障,可以阻挡一部分风险,如果信息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不到位,用户就会丧失这道屏障[4],给用户带来更多信息风险;另一方面,在大数据时代,有些用户的安全意识也比较淡薄。比如说,网页上突然弹出一些信息,有些用户不假思索地就点击了,结果导致计算机系统中病毒。这种情况并不是个案,非常普遍。要想防范信息风险,加强用户的安全意识是重中之重。毕竟在网络环境中,用户是主导,是核心。

2.2 出现各种网络漏洞

出现网络漏洞的情况比较复杂,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在大数据时代,各种网络软件层出不穷,虽然这些网络软件在某一方面具备很强大的功能,可以满足用户的精准化信息需求。但网络软件本身也会有一些漏洞,有一些需要完善的内容。第二,在大数据时代,计算机系统处于不断完善中,具备的安全系数也越来越高。但不可否认的是,计算机系统本身还是会存在一些漏洞[5]。而非法分子攻击计算机系统本身的漏洞,也是一种窃取信息资源的途径。第三,在大数据时代,网络协议方面的漏洞也比较突出,许多信息安全方面的问题就是从这里产生。

2.3 黑客和病毒等恶意程序攻击

来自病毒程序方面的风险,是威胁信息安全的重要因素。具体来说,一方面,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病毒也呈现出更“多样化”的格局[6],越来越多具有相当高技术含量的计算机病毒,开始威胁信息安全。一旦遭遇这样的病毒袭击,不仅会导致信息遗失、破坏,还会阻碍整个计算机系统的正常运行。对于企业来说,黑客利用黑客工具和技术手段,可以对信息系统进行攻击和入侵,直接影响企业运行,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另一方面,随着信息资源的获取途径越来越“多元化”,有些用户很容易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比如说“钓鱼网站”。钓鱼网站的创建目的,主要就是为了迷惑用户,甚至是欺骗用户。有些钓鱼网站就是借用了大数据技术,才可以伪造一些信息资源,开展欺骗行动,严重威胁用户的信息安全、财产安全,甚至是人身安全。

3 大数据下信息安全的防范措施

3.1 发挥大数据统计作用,强化信息安全意识

为了更好地强化安全意识,可以从这些方面去注意:一方面,要提高信息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审计制度、应急响应机制,并做好数据备份工作。针对这一类工作人员,不能只是以技术提升作为考核依据。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7],以“保护用户信息安全”为工作原则,发挥大数据技术的统计作用,整合优质信息资源,更好地服务用户。另一方面,要加强用户的安全意识。对于常见的网络信息风险案例,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进行汇总,开展必要的科普,例如:不要随意点击弹窗,不要下载路径不明的软件,不要设置较为简单的访问密码等。如果用户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案例分析,了解信息风险的危害性,就可以在思想层面上提高安全意识,规避一些常见的信息风险。

3.2 基于大数据理论依据,改进各种网络漏洞

如何更好地改进各种网络漏洞呢?第一,面对层出不穷的网络软件,计算机系统不仅要提供兼容、支撑服务,还要充分发挥大数据技术的识别功能,将风险过滤在外面。相关部门要加强“网络安全管理”,对各种网络软件实行更严格更系统化的“评估机制”,杜绝一些系统不完善软件的出现。第二,对于计算机系统存在的漏洞[8],基于大数据视角,工作人员可以进行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形成有效的理论依据,然后用于指导系统开发。随着计算机系统的开发日趋深入,可以解锁更多功能,实现计算机系统的优化、升级,进一步完善计算机系统漏洞。第三,针对网络协议方面的漏洞,可以采用更安全的网络协议、防火墙等,给用户创造更安全的网络环境。

3.3 通过大数据追踪功能,规避病毒程序风险

针对来自病毒程序方面的风险,可以从以下方面去加大防范力度:一方面,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病毒的技术含量也越来越高。因此,相关工作人员要从“技术”的角度出发,提高计算机系统的抗攻击能力。尤其对于一些企业来说,要高度重视信息资源的安全性问题,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来应对病毒程序方面的风险。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不能只是依靠计算机系统来抵御病毒风险,还要结合大数据技术,制定“安全监督管理方案”。举例来说,可持续攻击载体很容易损害计算机系统,生成隐性的APT,造成信息风险。这个时候,计算机系统是无法很好地识别这种风险的,而大数据技术可以做到这一点。大数据技术通过寻找APT攻击网络的痕迹,可以找到APT攻击源头,从根源上解决信息风险。另一方面,要提高用户辨别信息资源的能力,即使是面对一些虚假的钓鱼网站,也要提醒用户保持冷静的头脑,不要随意访问这些钓鱼网站。为了更好地规避人为操作造成的信息风险,可以通过“智能数据管理”,构建计算机信息安全模式,一旦出现信息风险,就会有相应的预警机制,第一时间提醒用户。这样一来,即使面对钓鱼网站,用户也可以具备一定的抗诱惑能力。

4 结语

总体来说,个人的信息泄露,会带来个人安全问题,而国家的信息资源泄露,则会造成多方面的重要影响。进入大数据时代,关于信息安全问题,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都要引起高度重视。在防范信息风险的过程中,不仅要从“技术”的角度去努力,还要从“安全意识”的角度去重视。对于重要的信息内容,人们要养成信息备份的习惯,还要设置一定的访问权限,在最大程度上规避信息风险。

猜你喜欢

计算机系统漏洞信息安全
漏洞
IBM推出可与人类“辩论”的计算机系统
保护信息安全要滴水不漏
高校信息安全防护
三明:“两票制”堵住加价漏洞
分布处理计算机系统研究
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刻不容缓
MIMD 并行计算机系统结构与定量分析
高铁急救应补齐三漏洞
信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