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实现小学语文写作的有效教学

2020-11-25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一小学黄毅燕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20年22期
关键词:读后感助力习作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一小学 黄毅燕

当下,大部分教师虽然对新课标教学理念有所理解,在教学实践中有所应用,但是随着时间的延长,教学模式渐渐固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有效作文教学的实现。因此,教师不仅要不断学习专业知识,还应在教学经验的积累过程中,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时刻认清学生的特点,实现长期、有效的作文教学。

一、教导学生观察,勤于练笔

写作源于生活,学生的作文同样与生活息息相关。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一定要从丰富作文的源泉入手,也就是将学生的作文水平与其观察和认识周围事物的能力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习,让学生勤于练笔,不至于写作时无从下笔。

如在教学《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一课时,就以植物为主题教导学生学习观察。在教学豆荚成熟爆开的过程时,教师就结合本段描写,让学生根据自己可以观察到的植物进行描写。教师为了鼓励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展示了自己拍摄的夜晚昙花盛开的过程,并向学生展示了自己的练笔习作。学生听取了教师的建议,特意在课余时间对自己家中、公园中,甚至植物园中的植物进行了观察。

二、教授写作方法,精于作文

教师应注重教授学生习作方法,让学生更精于作文。作文是语文综合能力水平的体现,写作能力的培养是无法立竿见影的,它是一个细水长流的过程。学生不仅应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勤观察、常练笔,还应在学习中实际掌握一些写作技巧。

例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时,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完成单元写作练习,写出较好的文章,教师在平日教学中就注重了对学生写作方法的教学。在单元末尾的写作练习中,学生对自己喜欢的乐园的描写用到了多种手法。如针对植物的描写,可以写植物的形态,以及自己与家人围绕植物的形态生长环境、生长位置以及与其他同类植物的对比等等主题的对话,表达自己对植物的喜爱。总体来说,学生运用拟人、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以及对比、想象、侧面描写等写作手法后,让自己的文章内容更为充实,感情更为饱满。

三、扩大阅读范围,积累素材

教师应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鼓励学生进行更多的课外阅读,以积累更多的素材。鼓励学生阅读,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可以让学生在写作时,不必为写作资料的缺少而发愁,同时可以写出更有内涵的文章,助力教师实现有效的语文写作教学。

例如,教师在教学“缩写故事”时,就注重了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并根据本单元的课文特点和习作主题,为学生准备了大量的课外阅读资料,如《世说新语》《容斋随笔》等书籍。教师虽然没有为每个学生都准备一本,但是为学生将书籍中的故事打印出来,分发给了学生。为了顾及喜欢阅读长篇小说的学生,满足他们的阅读愿望,教师还为学生准备了长篇小说。学生经过筛选,都找到了自己感兴趣的阅读资料,并进行了大量的课外阅读。这样,在扩大学生阅读范围基础上,帮助学生积累了大量的写作素材,有助于学生在习作练习时写出更好的文章,助力教师实现了本单元的有效写作教学。

四、创设有效情境,助力写作

学生有了写作的技巧、写作的素材、写作的习惯,还需要更适合学生写作的环境。因此,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周边资源,为学生创设学生写作所需的情境,助力学生写出更好的作文,确保作文教学的高效。

例如,教师在教学“写读后感”时,为了让学生写出自己在阅读中真实的体会,通过情境的创设,帮助学生产生了更多的写作思路。如根据《景阳冈》一课的读后感写作练习,教师为了帮助学生回忆阅读感受,为学生展示了多张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通过情境资料的观看,学生对阅读文本实现了较为全面的回忆,写作灵感被激发,助力学生进行了有效的写作练习。不仅如此,教师在教学课文时,为了让学生在课文阅读后进行及时的“读后感”写作练习,也为学生展示丰富的情境资料,甚至根据阅读内容,组织学生进行课文内容的“故事演绎”。情境的多方面创设,助力教师不断实现课堂教学中有效的写作教学。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要实现有效的作文教学,应当认清对学生作文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在践行新课标理念的基础上,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写作教学。如教师应当教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阅读、学会思考、学会学习,整体提升学生自身的写作水平的同时,不断实现自身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写作教学。

猜你喜欢

读后感助力习作
助力成功七件事
春意盎然——《春》读后感
在爱和自由里成长——《狼王梦》读后感
助力“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自能”学习助力有机化学的学习
小果蝇助力治疗孤独症
《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
“读后感”等十七则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