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2020-11-25樊嵘崎盛玉梅

名师在线 2020年4期
关键词:蛋糕情境游戏

樊嵘崎 盛玉梅

(1.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会馆巷小学,甘肃武威 733000;2.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高坝镇丁家园小学,甘肃武威 730000)

引 言

在传统小学数学课堂上,理论知识的单方向传输占据主导地位,课堂氛围严肃、沉闷,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尊重,学习兴趣的培养及数学能力的提升相对困难。10~12岁的小学生已经形成了较高的自我意识,正处于提升数学素养、培养正确学习观念的黄金时期。为使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充分适应新人才培养计划的要求,教师必须对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策略进行重点研究。

一、创设数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理论知识相较其他学科活泼性不足,加上长期以来单向传输式的教学方法,使数学学科在学生心中留下死板、严肃的印象。然而,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意在初步构建学生的数学思维,教材内容设计多与有趣的生活现象相关,希望通过数学课堂教学,传递给小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观念。尤其在高年级数学教材中,存在大量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有趣案例。数学课堂教学的固有形象并不来自知识本身,而是受到教学方法的严重影响。因此,在探讨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时,首要任务就是打造灵活、丰富、生动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与生活高度相关的情境中学习知识,进行思考,并实现学习兴趣的激发[1]。此过程既为有效课堂奠定环境基础,也可打通高年级小学生有效的知识汲取渠道。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与性质》一课时,教师可使用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引入分数概念。首先,巧妙设计课堂提问,以“切蛋糕”引发师生间有关生活中分数的对话,观察学生是否已经对分数有了基本的了解。其次,利用教室的多媒体设备播放切蛋糕的动画,有条件的课堂,还可直接使用电子白板让学生进行切蛋糕的操作。准备两组蛋糕动画,其中一组为四个相同的蛋糕,一组将蛋糕切成4份。教师对比提问分别拿走两组蛋糕中的1个(块),剩下的部分为多少。对比组的存在,可帮助学生建立原本数量与改变后数量间的关系联想。最后,引入分数概念:两组蛋糕中,四个蛋糕和四块蛋糕做分母为4,拿走的1个(块)做分子为1,因此,剩余的两组蛋糕都可用分数3/4 表示。原本比较抽象的分数经过教学情境的创设,转化成生活中最简单的例子。情境教学法就是帮助学生将数学概念、原理与生活相连,促进学生思维的发散。高年级小学生已经积累了较多的生活经验,开展情境教学时,受到的限制较小,很多生活案例都可拿到课堂上作为辅助理解的工具。因此,教师要深度挖掘高年级数学教材内容,筛选学生理解相对困难但举例即可轻松解释的理论内容,以情境教学法进行讲解。

二、开展小组学习,突出学生地位

课程改革之后,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得到更多的重视,原因是希望通过将更多的课堂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通过授课教师的放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意识,将被动教育变为主动汲取。这样,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效果、对知识的深层理解程度大大提高,同时培养了自主学习的优秀习惯。在突出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过程中,教师要将讲授、指挥变为引导、组织,借助师生、生生之间的良性互动,打造以学生为核心的数学课堂。想要实现上述效果,小组合作学习无疑是最高效的方法。小组学习过程中,学生与教师处在同等位置,就课堂中的某一问题自由发表见解,并通过小组成员间的合作和探讨,得出最终结论,将小组讨论成果在班级内分享。无论组内学习还是成果展示,学生都有机会站在教师的角度上,将自身的学习成果讲解给其他同学。讲解过程就是学生正确数学思维构建、梳理的过程,经过长时间的锻炼,学生即可掌握科学的思考方法和学习方法。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一课时,教师可将全班学生分为8组,每组配备不同尺寸外观的长方体或正方体模型,并要求学生利用一把直尺和学过的数学知识,测量、计算有关该模型的一切数据,总结其中的方法。由于存在小组间的竞争,学生间相互合作,集思广益,可尽可能多地得到有关模型信息,如棱长、表面积等,并尝试计算体积。开展小组学习过程中,授课教师应走到学生周围,观察每名学生的参与情况,及时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提醒。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尽量不要直接回答,而是给出正确思考方向的提示,鼓励学生独立解决问题。为了确保每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小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设置组长、记录员、测量员、画图员等职位,辅助学生明确小组学习重点,让每位学生都能找到自身在小组中的位置,增强学习自信。与情境教学法类似,选用小组学习方法时,也要根据高年级数学知识特征酌情使用。当前,小组合作学习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占用课堂时间较长,对学生自主讨论成果的质量控制比较困难。因此,在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优化中,如何弥补不足,发挥优势,是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法的关键。

三、进行课堂游戏,提高数学素养

目前,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在小学教育中非常盛行。即使对于高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在游戏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也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寓教于乐的教学法充分贴合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若能够将趣味性强的教学小游戏融入课堂教学,彻底改变小学数学课堂的固有模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数学知识点容易遗忘、对知识的理解较浅无法灵活运用等问题,均可得到不同程度的解决。这无疑是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最佳方式。

本文所探讨的课堂游戏并不仅仅局限在角色扮演、数学实验、情景模拟等较大型的游戏上,任何学生感兴趣的元素都可被赋予“游戏”的属性融入课堂教学活动。例如,讲解“位置”部分知识时,教师可随机在班级内请学生起立,即可构建一个真实的位置游戏场景,分析不同学生间的位置关系,对教材中的知识进行模拟。这种小游戏的开展非常便利,且不会占用过多的课堂教学时间,却能让数学课变得更灵活、丰富,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轻松达到对知识的深刻理解。

当然,课堂游戏也可以高年级数学生活实践课的方式开展。例如,教师可将学生带到操场上,以站位、扯绳、划线等方式,细化课上的位置游戏,并呈现部分知识应用题中描述的情境,一边实践一边讲解。这一形式的课堂游戏适合放在知识总结环节,将某一教学周期的知识重难点整合到一起,以游戏的方式带领学生回忆、巩固,弥补以前遗留的学习死角。授课教师还可设计课堂游戏执行方案,将执行难度不同的游戏放在合适的时间节点,让每一阶段的数学学习都能引发学生的热烈反应。

结 语

本文对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措施进行了总结。具体措施的选择,要结合本班学生数学学习程度、现有教学设备、教学时间安排及具体数学知识的性质来进行,从而实现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构建规范化的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创新教学计划,全面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蛋糕情境游戏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情境新颖的概率问题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创意蛋糕
切蛋糕
做蛋糕之前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