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简驭繁 有趣味才更有层次—以习作为中心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浅谈

2020-11-25王舒凡

名师在线 2020年4期
关键词:学段综合性形式

王舒凡

(福建省泉州市鹤山小学,福建泉州 362000)

引 言

综合性学习不论是过程还是成果汇报,都不能只流于形式。虽然形式变化多样,学生充满新鲜感,但如果只浮于形式没有深入,也是没有语文味的。

教育需要充分发挥教与学两方面的智慧。教师的教学呈现方式应该有明确的重点、中心,一次活动就围绕一种语文能力中的一个具体结构开展,“以简驭繁”是关键。

一、习作本是“融”

习作是由审题立意、选材组材、组织语言、评价批改多环节组合。每个环节无不需要用到学生的知识储备,无不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习作教学的意义在于提高学生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健康的审美情感[1]。

习作教学不仅提供了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这一工具的机会,更能从学生的文字中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学生语言组织过程中又可以看出学生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等多种智力因素的差异。习作本身就是调动学生语文综合运用能力,需要动笔前的口头交流表达,即口语交际训练;需要有一定的阅读积累,才能有意或不经意地书写出自己内心的想法。

虽然语文课可以分为识字教学、拼音和写作教学、阅读教学、习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和语文综合性学习几方面,但它们相互融合,贯穿语文学习的全过程,不可分割。“融”应该成为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艺术的自觉追求。然而,一堂语文课不是做到“大杂烩”就是成功的,课堂时间有限,如何在40分钟内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才是“融”的最高艺术。

在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策略探究过程中,以融合为追求,寻找“食材”融合点,以语文能力为主味,才是美味佳肴。

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慧”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以及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语文综合性学习也充分体现了语文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学习途径的多样性、学习过程的实践性和学习目标的综合性等特点。

语文综合性学习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分为四个学段,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时间跨度长达九年。这九年恰恰是一个人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塑造至关重要的。如何让学生学会运用知识,自觉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是教师的教育智慧所在。学生若能够将所吸收的知识进行运用,这就是学生的智慧。学生如何自觉地启动智慧,关键在于兴趣。正如钱理群在《钱理群语文教育新论》中提到的“兴趣,正是一切说话、作文的前提;有兴趣,自然就有想法,也有话可说”。教育现状下,课业的负担、家长对成绩的重视、培训辅导班对时间的侵占,导致学生对学习本身失去兴趣。管建刚老师点出了激发学生兴趣的关键——“小学生对写作的兴趣与热情,大都不是来自写作本身,而是来自教学的呈现方式。”放之于大语文教学来说亦同。教学呈现方式有趣味,游戏性强,学生尤其是小学生自然对这门课的学习有兴趣,有了兴趣,学习自然就变得主动积极。

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可以发现,不论是低年级还是高年级学生,一听到教师要上“活动课”,眼神立马放光。因为在“活动课”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再单一、枯燥地用讲读或者串讲的形式学习知识,而是以主人翁的身份开展活动。在小组合作、收集准备阶段,他们是自由独立的;在与教师交流提问时,通过平等对话,他们更像是朋友间的探讨,是开心、安心的;成果展示时,他们或自信满满、谨小慎微,但都能站上讲台做一回“主讲人”。不同身份的切换,学习形式的交叉变换,使他们总有一股新鲜气息,对每个环节充满期待。

但目前,有些公开课以“活动成果汇报课”呈现,流程固定,形式落于俗套。直接将综合性学习活动成果汇报课分解为词、句、篇三个部分进行,看似围绕一个主题,调动学生字、词、句、段、篇的运用积累,实则没有内涵深意。

综合性学习不论是过程还是成果汇报,都不能仅仅流于形式,虽然形式变化多样,学生充满新鲜感,但若只浮于形式没有深入,也是没有语文味的。

三、以简驭繁的大智慧

将相关知识内容统摄在某一简单的命题里,然后再将这个命题展开,才能取得“恶虎掏心”的效果。

在有效的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即使第一学段的学生,都能写出一篇文章。每一个有效参与综合性学习的学生都有事可做,有话可说,即有文章。所以,语文综合性学习可以选取“习作”为主味。契合学习活动的习作可以是多方面的:写作前的综合性学习,让作文有话可说;写作中的综合性学习,让学生学会观察、审题立意、选材组才;写作后的综合性学习,可以是以评为主,可以是以赏为主,还可以是以展为主。

一次有效的综合性学习,不只是为了写作。写作是结果的生成,是过程的回忆,不需要把习作要求作为语文综合性的功利性要求,而应鼓励学生在活动中记录实事、写下感受,让每一次语文综合性学习之后的习作成为一种自觉。

当然,以习作为主味的语文综合性学习,要把习作这一主味品得再细一些。尤其在第二、三学段实施时,在第一学段中“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受”的目标基础上,还要逐步提高,学会细节描写,运用修辞手法等,以达到第三学段习作目标——“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好的作文是改出来的,是真实的,真实的素材总能流露出真情实感。这时候,教师应该趁热打铁,培养第三学段的学生对作文的评改意识——修改自己的习作,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整齐,书写规范、整洁。

结 语

以习作要求为主味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以简驭繁,既保留了语文味,又让繁复的语文技巧都有所运用。切记,语文综合性学习不是仅为形式而活动,不能让其流于形式,而是要用这种形式让学生有所学、有所用。

猜你喜欢

学段综合性形式
2022 年本刊可直接使用缩写形式的常用词汇
基于C50混凝土综合性能的水泥优选试验研究
国外舰载直升机助降与牵引装备综合性能对比分析
放缓坡度 因势利导 激发潜能——第二学段自主习作教学的有效尝试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积累真素材 表达真情感 彰显真性情——第三学段作文指导教学策略探索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湖州试行普通高中学校学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