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途径研究

2020-11-25史迎春

名师在线 2020年4期
关键词:教师应小学生文章

史迎春

(安徽省合肥市锦绣小学,安徽合肥 230601)

引 言

语文是一门基础课程,也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学习对其他学科的学习有着直接影响。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其不仅可以丰富学生学习汉字的途径,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还能提高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开展阅读训练,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小学生阅读教学也发生了变化。但当前部分教师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数字化阅读上,忽视了充满童趣的纸质阅读。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存问题

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不仅可以使学生积累文字、掌握语法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1]。但当前,无论是语文课堂上的阅读,还是课外阅读,小学生的阅读速度都较慢,达不到课程标准的要求。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小学生的词汇量较少,在阅读中会出现辨字困难,以及不能正确的断词、断句等问题。阅读速度较慢,学生就不能按规定时间完成教师的阅读任务,从而影响教师上课的正常进度。

二、提高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途径

(一)加强阅读训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小学生的阅读速度慢、阅读不流畅等问题,最主要的原因是阅读训练较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阅读训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环境中接受阅读训练。首先,教师应创新教学方法,把各种阅读形式融入语文阅读教学中,如分角色进行朗读、小组合作朗读等,教师还可以在班级内开展朗读比赛等。其次,讲故事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加入有教育意义的故事,使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学到为人处事的道理,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其阅读能力。阅读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增加阅读强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教师的教学方式也要有所改变,即要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所学的课文进行阅读,对不认识及不理解的字词进行预习,把文中自己认为重要的词语和句子记录下来并进行分析,在初步理解的情况下再对课文进行有感情的朗读,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其次,在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养成后,教师还应不断增加阅读的强度。小学生的阅读训练要循序渐进,从简单到复杂,如果难度过大就会影响学生对阅读的热情。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简单、易读、易懂的文章供学生阅读,使其能够顺利地完成阅读任务。在阅读时,教师应先引导学生对重点段落和意义深刻的句子进行记忆与抄写,使其尝试理解句子含义;之后引导学生对文章段落进行理解,让学生在理解文章重要知识点的基础上,对文章层次段落进行理解。最后,引导学生对整篇文章进行理解,并把句子段落的知识点进行连接,使学生对文章进行综合性的理解。这种从简单到复杂的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能逐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2]。

(三)鼓励学生发表见解,重视对学生读书方法的指导

在指导小学生进行阅读时,教师还应该注意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进行质疑。同时,教师还要教会学生产生质疑的一些方法,使学生敢于对阅读内容产生怀疑,并且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对于学生不同的见解,教师应给予适当的鼓励,并引导学生交流和讨论,使其在交流讨论中自主解决问题。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应采用灵活、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向学生介绍有效的阅读和学习方法,使学生自主发掘文章深层次的思想,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例如,在阅读完寓言《“公正”的狐狸》后,学生提出了各自的见解。有的学生认为狐狸欺骗了小猴、小熊,独自占有了一碗水,太狡猾了;有的学生却认为狐狸很聪明,它用智慧为自己争得了珍贵的水资源;还有一些学生认为,如果小猴、小熊能互相信任,水就不会被小狐狸骗走。对于学生的不同见解,教师应先给予鼓励,然后再引导他们讨论,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分析。阅读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是一种情感体验,学生对于阅读应当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应当尊重学生不同的阅读感受,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使其学会阅读。

(四)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积累、写读书心得

小学生入学学习语文,先学习生字词,再学习造句,最后学习写作。当学生具备阅读能力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把阅读文章后的感悟以读书心得的形式表现出来。读书心得的记录能够很好地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所记录的深刻感悟和阅读心得在课堂上与同学们分享,同时,教师应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与鼓励,让学生产生成就感,增加对读书心得的书写动力,提升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从而使学生能够主动地进行阅读,并逐渐提高阅读的质量。

(五)形成家校合力

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帮助,特别是家长的帮助。家长在家庭生活中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在安静舒适的环境中,学生才能提高阅读效果。家长应该为学生制订阅读计划,并以身作则,使阅读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在生活中养成阅读的好习惯。为了引导学生养成阅读习惯,家长在选择阅读材料时,应该选择多种阅读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好奇心理和对不同事物的探索精神,拓宽学生的视野,进而增加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促进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

结 语

提高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教师应和家长配合,挑选符合学生成长需要的阅读教材。同时,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的阅读训练,选择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适当增加学生的阅读强度,以提高学生阅读的有效性。此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对所阅读的文章发表见解,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的积累和读书心得的书写,在培养其阅读的能力的同时,提高其语文学习的效率。

猜你喜欢

教师应小学生文章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高中文言文教学刍议
教师应如“水”
本期文章英文摘要
我是小学生
小排经“点化”大文章
A Truly Outstanding Article一篇真正出类拔萃的文章
生物教师应如何进行创新教育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