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言语行为理论视阈下英语教学探究

2020-11-25陈巧英

现代英语 2020年22期
关键词:言语语境理论

陈巧英

一、引言

对于中国人来说,我们从小就浸入在基本全母语的生长环境中,不管是学习、社交还是工作,都以汉语交流为主,学习汉语相对其他语言而言轻而易举。而学习英语不同,由于环境和文化等很多因素的影响,英语和汉语存在相通之处却也存在很多不同之处,所以英语教学的模式不能就简单搬运汉语教学的模式来进行。学习语言的主要目的在于运用,在这方面,作为语用学理论之一的言语行为理论,能给英语教学带来很大启发。文章将从言语行为理论的含义和发展简单介绍,再从言语行为理论的视角探究现阶段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而在言语行为理论指导下提供一些可行的针对性建议,以期供大家参考。

二、言语行为理论的含义及发展

语用学是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语言的使用及其规律。在20世纪50年代,言语行为理论由牛津著名哲学家John Austin提出,逐渐发展为语用学的三大基本理论之一,以下是言语行为理论含义及其发展的简要介绍。

(一)言语行为理论的含义

Austin认为:“语言不只是用于阐述或构建关于世界的理解的工具,语言更是一种行为。”他主张语言是人的一种特异的行为方式,人们在实际交往中离不开说话和写字这类言语行为,而言语行为跟普通的行为区别在于,言语行为是指人们为实现交际目的而在具体的语境中使用语言的行为,在言语行为中,语境会影响话语解释的各个方面,在此语境下的言语隐含着说话人的某种意图和目的。

比如两个熟悉的人见面,互道了一句“Morning”,这里表达了早上好的问候;而两个陌生的人见面,其中一个人说了一句“Morning”,有可能是作为搭讪,表达我想和你聊聊天或者我们是否可以认识一下的对话开始,再或者是有什么请求;如果是老师走入教室之中对学生说“Morning”,这个词就同时具备了问候学生和告诉学生要上课了的意图。

Austin将行为分为三种:“言内行为(发话行为)”,即字面意义的行为;“言外行为(行事行为)”,即表达说话人意图的行为;和“言后行为”,根据某些语句实施的行为。且行事行为中的“行事语力”可以被理解为说话人的言外之意。

比如在一个教室里,如果有学生说“It is so hot.”这是一种言内行为,也就是它的字面意义表达的是“这太热了”,而这句话里也可能隐含着“希望有人去开一下风扇或空调”的意图,这是言外行为,最后真的有学生去开了风扇或者空调使整个教室凉快下来,证明前面的语言已经达到了表达的效果,所以这是言后行为。

(二)言语行为理论的发展

美国语言学家John Searle在Austin的基础上发展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他更强调语言的目的性。正因为话语本身是一种带有目的性的行为,所以在一定语境中,言语行为不仅指“言之所述”“言之所为”,更涉及“言后之果”,三种行为共同构成了整个语境中语言发挥的作用,即以言行事。John Searle不仅进一步系统化了Austin的思想,也更深入地阐明了实现言语行为的有效条件和言语行为的分类及标准,为语言哲学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目前在我国,一些语言学家也对言语行为理论展开了研究,并且也有将言语行为理论结合英语教学展开的研究,研究内容主要体现在言语行为理论对基础教育或高等教育的整体或某方面,如英语阅读教学,英语听力教学,英语口语教学或课堂反馈语等。但在现阶段,由于英语教育专业的教师对语言学的知识涉猎较少,将语言学和教育学结合起来探究的英语文献相对就针对教学法探究的文献还是较少。

三、言语行为理论视阈下英语教学现存问题

在言语行为理论视阈下,英语教学的问题主要体现在阅读中的语篇理解和听说中的表达交流问题。

(一)阅读中的语篇理解问题

由于英文中的字面意思并不完全表达了实际的意思,学生会对阅读文本的理解存在偏差,不能完全捕捉到文章的准确信息。如下是一篇阅读的片段:

“Marcus!I can't read!Go away.Be a farmer.”

“I am a farmer who takes pictures,” he said proudly.“I am a photographer-farmer.”

在上面这篇阅读中,如果学生只看画线字体,没有结合具体语境去理解,只从字面意思上的“做一个农民”,可能只能理解到祖母让祖父去做一个农民去干活,其实结合了上下段具体的语境,祖母是想表达“去做农民该做的事情,停止拍照”,这样才会有后面的祖父的辩驳“我是一个摄影师兼农民”。

如果教师对学生没有很好的阅读方面的指导,只是按照传统的方法让学生泛读来抓主旨和精读来找细节而没有理解具体语境的话,学生对这篇文章就可能理解不到位。

(二)听说中的表达交流问题

在英文当中,即使是简单的问候和回答都会与具体的场合和语境密切相关。如果学生只知道一些问候和回答语的意思而不懂得如何使用,会显得自己不够礼貌,还可能会让别人曲解自己表达的意思。比如说去商场买东西,如果售货员问:“Do you need a plastic big?”(你需要塑料袋吗?)学生如果选择回答:“Of course.”或者“Sure.”(当然)在字面上看来是可以的,但是结合语境是不妥的,而换成“Yes,please.”(是的)隐含着“请帮我拿一下”则更有礼貌更为妥当。再比如catch本来的意思是“接住,抓住,赶上”,但是在用于“I couldn't catch the information you have just said.”方面指的是“捕获信息”,在此处就比receive(收到)更准确。

如果教师没有让学生在不同的语境背景下交流,学生则对单词短语和句型的应用只停留在“言内行为”,即字面意义的行为表面,如果学生没有机会去锻炼表达能力,甚至就会造成“哑巴英语”的现象。

四、言语行为理论视阈下英语教学改善建议

结合上述言语行为视阈下英语教学存在的阅读和听说方面的问题,笔者根据此理论提出了一些课堂上和课后可以改进的策略以期供大家参考。

(一)课堂改进策略

1.传统教学方法结合现代多媒体技术

教师在英语教学方面可将现代多媒体技术融入传统的教学当中,实现在技术上更新,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学的支持功能,在吸引学生兴趣的同时为学生提供多种交流的语境。如可以多提供英美等英语国家的电视剧和电影片段作为正式课堂的引入,让学生更多地去直观地接触地道的英语,了解西方国家真实的生活场景,在这些场景中,在理解英语字面含义的基础之上,更深入地去体会说话人表达的意图。

2.构建英语言语互助小组,活动形式多样化

在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特别重视实践英语学习活动观,着力提高学生学用能力,里面提到“教师应设计具有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特点的英语学习活动,使学生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一系列融语言、文化、思维为一体的活动,获取、阐释和评判语篇意义,表达个人观点、意图和情感态度,分析中外文化异同,发展多元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提高英语学习能力和运用能力”。

所以,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构建英语言语的互助小组,提供给学生不同的场景,在课上可以多组织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的讨论、辩论、角色扮演等多样化的活动,在高中课堂可以让学生就某个主题如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生态环境、展开活动;而在大学的课堂,也可以灵活进行。如在商务英语这门课中,教师可以组织商务招待,商务会谈,宴会致辞,模拟联合国等活动,再如在英语教育这门课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教师、学生与家长等角色进行交流,以此多增加师生之间,特别是生生之间的交流机会,老师从旁协助,实现小组成员的互助,增强学生开口表达英语的自信,提高他们对所学知识的应用。

3.加强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培养

新课标(2020)提出:“运用语言技能获取、梳理、整合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深化对语言的理解,重视对语篇的赏析,比较和探究文化内涵,汲取文化精华;同时,尝试运用所学语言创造性地表达个人意图、观点和态度,并通过运用各种学习策略,提高理解和表达的效果,由此构成六要素整合、指向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英语学习活动观。”

对此,教师可以尽量使学生广泛阅读,广泛阅读可以让学生体验更丰富的语篇文体,如:对话、小说、传记、新闻报道和报刊文章、网络媒体的代表性文章等语篇类型。一些英语故事和小说的文本,如《小王子》等,或者其他真实语言材料,如国外的报纸、广告等也可以被融入课堂教学中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在提高他们词汇量的同时,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通过阅读发展阅读能力,通过阅读学习语言和人文、科学知识,通过阅读拓展思维,提高审美、鉴赏和评价的能力,也能增强他们对于辨识“言外之意”的敏感性。

4.加强课堂反馈语的针对性

教师应该构建多样的评价体系,其中正确合理且有效的反馈语能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助推作用。对于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除了可以用“good”“nice”“great”等简单肯定的反馈语,可以结合具体表现给予针对性的评价,如“You really did a good job!”“You are very careful!”而对于即使在口语锻炼时表达中存在一些问题的学生,教师也应及时疏导,如“It doesn't matter,you can be better next time.”这样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鼓励,让学生学习英语更有动力,发挥好老师的引导作用。

(二)课后改进策略

1.创建英语文化交流角

英语角是课后提升学生英语交流能力的又一形式。在英语角,教师可以粘贴学生在课上完成的英语海报和英语作文等作品实现资源共享,也可以不定时组织课后交流活动在英语角进行,多给学生创造英文使用的环境。

2.积极开展文化体验节

教师在课后可以积极开展外国文化体验节,在讲好中国故事的同时,英语教学也不能忽视对学生关于目标语文化方面的渗透。教师可以通过加强学生对于英语文化的体验,比较与中国文化的异同,由文化联系语言进行拓展,能够提升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比如教师在文化节上可以拓展文化小知识,开展文化活动,如英语竞赛、英语歌曲比拼等。

总之,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结合现代教育技术开展多样化的活动,使同学们之间形成英语言语互助小组帮助他们提高阅读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从自身方面加强反馈语的针对性;在课后,教师可以创建英语文化交流角和积极开展外国文化体验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建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

五、结语

在素质教育要求下,英语的实用性愈显重要,因此教师需要加强学生的语用能力,如何结合言语行为理论在实践上改进教学是一个在未来依然值得仔细探究的问题,教师可以结合言语行为理论在课内和课外都加强学生的阅读和听说方面的输入和输出,并且注意目标语文化的渗透和体验,让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猜你喜欢

言语语境理论
创作与做梦:精神分析语境下的“植田调”解读
坚持理论创新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1)
主题语境九:个人信息(1)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世说新语》中的“言语”趣味故事
跟踪导练(三)2
关于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