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生活化策略探究

2020-11-25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桃城中心小学杨玉琼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20年28期
关键词:习作生活化小学生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桃城中心小学 杨玉琼

作文考查了小学生对语言的综合应用能力,其教学过程直接反映了小学生的语文思维与表达能力。为了提高作文教学效果,提高学生习作水平,发挥出学生的创造性,教师可以从生活化的角度出发,尊重小学生在作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使其对习作产生亲近感、熟悉感。而作文教学生活化需要从学生的体验与实际感受上展开,帮助学生用文学视野去看待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在写作实践中升华情感与认知。同时,具体化的写作对象也能提高习作的真实性,学生能在习作过程中积极主动地思考,为教学带来更多的活力。以下介绍了教学生活化在应用上的一些策略,从应用意义与教学效果上进行了简单分析。

一、营造和谐氛围,激活写作欲望

小学生常常将写作视为困难、不必要的学习任务,一方面,这是由作文篇幅所决定的;另一方面,学生更为偏向于阅读而不是参与写作。但是在习作生活化的前提下,通过短篇的叙述与模仿,学生对写作表达表现出了一定的积极性。

例如,教师可以从气候环境入手,让学生从冬景着手,写一小段关于冬天的文字。有同学写出了比较出彩的句子:“冬天来了,辞去了落叶的微凉,迎来了雪装的静美。”这样的美句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当众表扬,激起学生的创作欲望,形成积极的写作氛围。更多的学生也会投入到对冬天的描写中,积极化用各种意象,表现出明显的写作兴趣。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积极观察身边的景象,从雪花的形貌到凋零的植物,从温和的阳光到凛冽的寒风,利用学生敏锐的观察力与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学生能越写越有精神,内容也会更加充实饱满,教学效果也会更好。

实践证明 ,这一方式使整个班级的习作氛围变得更为轻松与和谐,一些短小精悍的文字更能流传在学生之间,激起小学生的创作欲与表现欲,将环境因素转变成人的主观因素,再形成实质上的心理刺激,客观上诱导了写作心理的形成。这样,作文教学能从生活化的角度上展开,起到了良好的促进效果。

二、引入生活素材,引发多元观点

写作往往来源于素材的积累与灵感的爆发,而作文生活化的教学过程可以从素材上出发,让学生从生活中的事例去表达自己的观点与认知,使习作更有深度。对此,教师应结合新闻时事与生活现象,在素材的应用下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其从多样化的观点角度去看待问题,完成对素材的深度解析。通过真情实感的表达,学生能逐渐学会突出自己的写作主旨,灵活应用生活素材来进行创作,而这也能为学生进一步的习作打基础。

例如,六年级下册《家乡的风俗》这一习作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去观察各种节日活动、方言俚语、生活习惯等,让学生初步在写作中形成地方性的文化意识,分析某些习俗的来源,从文化、经济的观点去看到风俗造成的一些影响,例如,旅游业的开发、经济冲击下一些优秀传统文化的失传,从而升华学生习作的立意,使文字表现更具张力。

可以说,在生活素材的应用下,小学生的思维被充分调动与开发起来,多元化的写作观点也会进一步丰富其世界观、价值观,提升个人的思考能力。

三、创造生活情境,巧妙教学比对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众多的内容,从古人的行动、先烈的事迹到外国人的故事,都是不同人的生活历史,都是学生了解世界的一面镜子。而作文教学生活化可以教材为蓝本,创设出相应的故事情境,把他们的生活与孩子们现在的生活进行对比,从而让学生进一步品味故事中所包含的情感与意志。

例如,在《狼牙山五壮士》的阅读学习中,教师可以给出抗战时期的背景资料,给学生讲述那一个特殊历史时期下人民的生活,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物资严格管控,缺少娱乐活动,底层人民苦不堪言,而人民军队就是在这样的生活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反观学生现在的生活,可形成强烈的对比,学生更能感觉到抗日战争背景下人民的艰辛与先烈的不易,更为深入地了解了先烈的精神与意志,理解了还有千千万万的“狼牙山五壮士”活在人民之中,体会了中华儿女不屈抗争的奋斗历程,对课文主旨的发掘更上一层楼。在生活化的情境创设之下,学生的写作与表达更为具体。

可以说,教师还可以进行情境模拟,让学生代入故事角色中,融入自己的语言动作,结合想象与创造,深入理解故事内核,从而推进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在比对学习中,小学生能了解到更多关于习作的技巧,丰富了个人的写作认知,提升了整体的语文素养。

总之,小学语文作文生活化是一个良好的教学趋势,小学生能在教学过程中加深对写作技巧与写作思路的掌握,习作参与的积极性也能得到有效激发。同时,学生能在生活化策略的应用下提升文化知识底蕴,强化个人的语言表达,使教学效果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因此,语文教师可以积极尝试进行作文生活化的应用,进一步推动教学的完善与发展。

猜你喜欢

习作生活化小学生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中班幼儿生活化美术活动的实践探索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我是小学生
习作展示
非常小学生